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6年2月9日一大清早,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图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他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  相似文献   

2.
一著名医学家钟惠澜,1901年6月出生于葡属东帝汶的叻利岛,他祖籍广东梅县,与叶剑英元帅同乡。其父亲是贫困农民,因生活所迫,卖身去南洋打工。钟惠澜12岁时到香港一家客栈当童工,直到13岁才开始上学。但他学习十分勤奋,仅用3年的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全部课程。1917年,钟惠澜回梅县念书。得知父亲因贫穷无钱治病而死于中毒性痢疾后,他立志学医,要为劳苦大众服务,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3.
1946年2月9日,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将军,一大早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想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两手。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  相似文献   

4.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为实行停战协定,决定在北平设立由美国和国共双方共同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深厚的渊源高度的评价 叶剑英出生在著名侨乡广东梅县。他的三位伯父是马来亚华侨,父亲叶钻祥留家守业,亦曾往返于南洋和梅县雁洋堡之间,为华侨和侨眷捎钱送物,传递信息。 1915年,叶剑英从东山中学出来,次年随水客赴马来亚怡保谋生。1917年,云南都督唐继尧派人到南洋宣慰华侨,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就学。胸怀大志的叶剑英顺利通过了考试,被正式录取。 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叶剑英回到广东,追随孙中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却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定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按照三方协议,军调部受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的领导.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和美国代表饶伯森进行三方谈判,调处国共间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7.
1948年12月13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叶剑英担任即将解放的中共北平(后改称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8日,新华社公开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电讯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担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在历时不长的8个多月的市长岗位上,不仅经历了新北平的诞生,而且直接领导了北平的和平接管、新政权的建立、整顿社  相似文献   

8.
一百天战斗的历程——北平《解放》报从创办到被查封于光远张沛孙政1946年2月22日清晨,一张报头为毛泽东手迹的“解放”两字的报纸,在北平街头出现。这是一张党中央决定创办、从各地调集干部,由北平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的委员叶剑英领导的报纸。它是在国民...  相似文献   

9.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面对这种形势.中共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规定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  相似文献   

10.
1980年6月25日,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关于在全军有关大单位成立元帅传记编写组并展开工作的请示报告,经胡耀邦总书记批准下发。叶剑英元帅传记编写任务由军事科学院负责完成。7月9日,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收到文件,阅读完后,他立即批示:“提议:请政治部研究,提出方案(宜快不宜慢)报常委审决。”对于在我党、我军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叶参座”,宋时轮是非常熟悉的。1946年初,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后,由美国出面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当时,叶剑英任军调部中共代表,宋时轮任中共…  相似文献   

11.
1948年冬,炮火连天,平津解放在即,北平已成解放军囊中之物。而接管筹备工作迫在眉睫,身处西柏坡的毛泽东自然有着自己的打算,他相中了两个人……傅作义起义后,毛泽东命林彪亲自谈判和平改编……毛泽东笑称叶剑英宣布“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的讲话“声嘶力竭”。  相似文献   

12.
一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的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各方面情况,为做好党中央毛泽东驻北平的警卫工作做准备;同时,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入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任务.  相似文献   

13.
胡飞 《党史博览》2010,(5):27-28,53
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盼望中国从此走上和平建国的道路。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并未能阻止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张群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后来又达成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根据该协议,  相似文献   

14.
叶剑英(1897—1986) 广东梅县人。1917年进入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炮科学习,1920年毕业回广东,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4年参加创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7月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长征途中,拥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作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解放华南的作战会议和华南分局扩大会议,制定解放  相似文献   

15.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一户酿酒、做豆腐的贫苦人家。他在三堡学堂小学毕业后,升入私立东山中学,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7岁时去马来西亚投奔三伯父,经人介绍当了一名小学国文教员。两年后毅然回国弃文习武,在云南督军唐继尧办的讲武堂炮科攻读,三年后取得炮兵少尉的毕业证明,投奔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1927年7月,经李世  相似文献   

16.
王兵 《党史博览》2018,(7):24-27
正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一个小商人家庭。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坚持送他入学读书。从1902年至1920年,叶剑英先后入钟傲泉私塾、古玉泉私塾、怀新学堂、三堡学堂、务本中学、东山中学、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读书,不仅在才学、品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有优异表现,而且最终选择了革命事业。纵观叶剑英的学生时代,无疑是他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逐渐成长为一代儒帅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练惕生,又名警兴、文勋,字揖五。福建武平县岩前镇人。189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18岁时考入广东蕉岭中学,一年后考取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在那里他结识了叶剑英。1922年毕业后,先后在粤军和叶剑英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军官。1927年12月,叶剑英率部参加广州起义  相似文献   

18.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同志出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下虎村的一个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时期,他就立志报国,191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后跟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和北伐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面对国民党的大屠杀,共产党内一些不坚定分子脱党、退却、逃跑甚  相似文献   

19.
1897年4月,叶剑英同志诞生在广东省梅县。他早年参加革命,身经百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曾这样赞扬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相似文献   

20.
广东解放初期,叶剑英受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委托,主持华南并代理中南地区工作,身兼数十项职务,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1949.9.6——1955.5)中共中央于1949年7月决定叶剑英任此项职务。8月11日离开北平前往华南,9月3日抵达赣州。9月6日中午,原华南分局书记方方率分局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