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城市里的流浪猫狗的数量在增多.这类流浪伴侣动物的麇集对城市的卫生防疫.安全秩序工作造成了压力.而关爱动物的人士也愈来愈多,许多人自发照顾流浪伴侣动物.但“流浪伴侣动物”在概念定性上存在问题,相关制度亦未完善,因之照顾流浪伴侣动物的行为生发出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对其进行讨论并得出权宜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猫狗不准抽雪茄在伊利诺斯州扎伊恩市,有一条法律禁止任何人将点燃的雪茄给猫狗或其他任何家庭宠物抽。伊利诺斯州诺姆市的一条法律则禁止人们对狗做鬼脸,否则将面临罚款、逮捕或监禁。  相似文献   

3.
荒谬法律     
《江淮法治》2014,(2):40-40
正猫狗不准抽雪茄美国的伊利诺斯州扎伊恩市,法律禁止任何人将点燃的雪茄给猫狗或其他任何家庭宠物抽。法律同时规定,禁止人们对狗做鬼脸,否则将面临罚款、逮捕或监禁。乘机不准打喷嚏美国的堪萨斯一条法律规定:禁止在机场上打嗝。大概是怕打嗝喷出的气息太大,将飞机"吹跑";而特拉华州的一条法律却禁止在飞机上打喷嚏,估计是怕将飞机给"震下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流浪儿童有100多万,流浪儿童犯罪群体也有其特殊性.我国在流浪儿童犯罪预防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也没有相关经验.本文分析了流浪儿童犯罪的原因,并在参照世界流浪儿童犯罪预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符合中国本土化的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犯罪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流浪儿童在社会上的大量出现,让我们认识到流浪儿童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社会救助机构对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也让我们反思对现今我国对流浪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和法律上缺失。现在流浪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环境下让我们更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造成流浪精神病人的原因出发,分析了流浪精神病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针对如今流浪精神病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监护和救助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流浪乞讨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城市的一个社会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已任的收容遣送工作近年来可谓步履艰难,虽费力很大,但收效甚微。为此,不少同志撰文指出,解决城市流浪乞讨问题首先应明确流浪乞讨行为的性质,健全有关收容遣送法规。但具体到如何给流浪乞讨行为定性,有关法规怎样健全,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就流浪乞讨行为的性质及有关立法问题略陈管见,以供参考。一、流浪乞讨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于曦乔 《法制与社会》2012,(33):219-220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流浪乞讨人员的大量出现、流浪乞讨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或是规制犯罪的流浪乞讨,或是保护流浪乞讨中真正的弱势群体。然而纵观之,随着流浪乞讨儿童现象的日益普遍,对于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则显得非常不足。这便要求我们加快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真正解决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的相关问题,真正把保护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问题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三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相似文献   

10.
流浪儿童问题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该问题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措施及其局限性,打破了传统的问题视角模式,将优势视角引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构造了城市流浪儿童发展的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其在救助主体、救助内容和救助方式上都实现了对现有体制的优化,推动了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良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日,北京、长沙等地接连传出流浪人员的御寒衣物遭"不明身份"人员抢走的消息。发布消息的网友在描述被抢原因时,都用到同一个词:影响市容。如此寒冷的冬日,看到如此冷酷的新闻,不禁让人感到心寒积冰。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有流浪人员存在,即使是欧美国家流浪乞讨和无家可归人员的数量也很庞大。针对美国的流浪者和乞丐问题,美国政府提出了在三百个城市实行旨在帮助流浪者的"十年计划",专门预留了44亿美元用于帮助流浪者。他们对待流浪人员是由管理变为救助服务,不让一个  相似文献   

12.
防治流浪儿童犯罪并非单纯的刑事司法问题,国家应当将这一问题纳入社会福利的范畴,依靠广泛的社会救助网络实现对流浪儿童犯罪的综合治理。本文指出防治流浪儿童犯罪必须构建一个以制度为中心的,多机构互动合作的,包括立法、司法、社会工作等内容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外出务工农民年老生活得不到保障,将可能成为城市流浪贫民,带来社会问题。目前,东部沿海省市城乡交接处的租赁屋内、火车站广场、立交桥下,已经出现了不少流浪贫民,如果加上老无所养的农民工,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庄蕾 《法制与社会》2012,(27):167-168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但其立法本身及其在运行中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设立“禁讨区”问题的法学思考,现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立法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静 《江淮法治》2010,(8):18-18
目前,《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正在网上公开征集意见,建议稿中对猫狗的生命权予以保障,明确规定对食用猫狗肉的行为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或者行政拘留。然而,该建议稿中禁食猫狗肉的规定,亦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搜狐网、凤凰网等网站发起的有关“是否赞成禁食猫狗肉”的投票结果显示,近一半的网友表示反对禁食猫狗肉入法。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目前各地流浪儿童的救助主要是临时性的食宿供给和返乡护送.而那些长期流浪街头的未成年人在获得临时救助和返送回乡后,由于导致他们流浪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并没有真正得到改善,因此,重复流浪率一直高居不下.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流浪儿童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他们的救助应改变目前临时救助的模式.把重构流浪儿童成长路径、实施保护性特殊教育作为救助的决定性环节.科学认识这种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再社会化内涵,构建适合流浪儿童再社会化需要的特殊教育机制,则是转换救助模式、帮助流浪儿童重建自我成长能力和回归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送他回家     
去年是个冷冬,节气真的应了那句谚语:三九四九,被窝儿猫狗。2012年1月10日,旧历已是腊月十七,辽西地区伴随着一场小清雪的飘飘洒洒.气温骤然下降,北风呼着号地刮,冰冷的街上少了行人。  相似文献   

18.
流浪、乞讨现象的存在,是社会、流浪求乞者以及施舍者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法律对此进行规制时,须客观正视诸方面因素,追寻因果链条,设定规范,调整策略。在兼顾秩序和自由的价值的同时,亦可以尝试以新的方式——沟通和说服——来引导、重构流浪乞讨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的立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我国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工作又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此项工作的专门规定,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对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文霞  胡小明  杨必皓  陈亚仙 《法制与社会》2014,(16):232-233,241
通过对青岛高校流浪动物致人损害问题的调查,分析现行有关流浪动物法律的缺陷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基于此建议能够较好地完善现行有关流浪动物的法律规定并有益于司法实践中解决流浪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