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同居为夫妻共同生活的基础要件 ,不仅涉及到夫妻关系的维系 ,更关系到子女的抚养、老人的赡养等问题。各国立法中 ,在明确规定夫妻有同居共同生活义务的基础上 ,对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一般都进行了规范。我国现行立法对同居问题几乎是一片空白。值此修订《婚姻法》之际 ,在法律中设立夫妻同居义务之规范 ,并对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分居等问题加以明确规定 ,才能使法律条文的内容和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贴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居住在一起的现象,大胆的提出了非婚同居这一概念,并就非婚同居的性质、危害及相应法律规范的缺乏,阐述了对此应立法予以规范的必要性以及对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非婚同居"予以界定,将非婚同居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定位,并与合同进行比照,认为它是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应理性、宽容地对待。而后针对我国现有立法中对"非婚同居"规定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小三"补偿是这样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约定了财产性补偿,一方要求支付该补偿或支付补偿后反悔主张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意味着,"小三"将无权向已婚同居男友索取补偿。而不久前召开的《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会上,有专家指出,《婚姻法》规定,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但对配偶权的  相似文献   

5.
何群 《河北法学》2011,29(9):145-149
中国婚姻家庭领域中内地人与港、澳、台人之间的同居关系,由此所引起的危害性后果及其他法域政策的改变不容忽视。对中国四法域相关的法律﹑判例比较分析可知,四法域对同居关系的法律态度:差异是主要的,但也存在共性,且三法域的法律、判例与中国大陆相比有其特色。解决中国区际同居关系法律问题的设想:中国区际未婚同居关系法律冲突,可运用"直接适用的法"解决;中国区际婚外同居关系民事责任法律冲突,应当允许受案法官根据个案自由裁量;中国区际婚外同居关系刑事责任法律问题的解决,应对相关的法律或司法解释作修改。  相似文献   

6.
合法丈夫是否可以成为强奸罪主体?借鉴国外立法,分析国内学者的不同观点,可知性自主权和夫妻同居权的正确认识是认定婚内强奸罪是否构成的关键,性自主权主张与夫妻同居权保障之间的权利冲突,需要作理论、立法和司法对策诸方面同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 一、同居义务根据婚姻夫妻有同居的义务。同居本来是作为夫妻同住在一家的意思,并不意味着性交的必然性,但一般解释夫妻双方互有性交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如夫对妻有性交须支付金钱的约定时,这种约定只不过是把在法律上履行的义务做为约因而已,所以应视为欠缺约因而无效。而且违反妻子的意思,以暴力进行性交不构成强奸,没有理由而拒绝性交应作为遗弃成为离婚的原因,从结婚当时即没有性能力的,可以成为撤销婚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别居在我国婚姻家庭立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育 《中国律师》2001,(6):82-84
别居 (separation)是指国家用以调整夫妻关系而规定的一项特别的法律制度,它依法院判决或双方协议而免除夫妻的同居义务。显然,别居是针对同居而言的。同居是指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双方以配偶身份共同居住生活,同居是夫妻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别居是指因夫妻不和,而夫妻一方拒绝夫妻共同生活,且不愿建立共同家庭关系时,夫妻称为别居。在别居期间,婚姻关系并不因此而解除。别居在我国婚姻家庭中是新问题,但笔者长期在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深感在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中确立别居制度,不论在保障妇女权益上还是在解决婚…  相似文献   

9.
婚前同居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宇 《中国律师》2001,(3):63-63
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否认可,也无论社会的接受程度存在多大的差异,我们身边婚前同居、婚外同居的同事、朋友、同学,以及间接认识的那些男男女女,向社会或父母公开的不公开的同居,越来越多。   选择同居生活的人们,或者认可他人同居生活的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认识,就是同居完全是个人的私事,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人们可以选择同居方式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婚姻方式的生活。因为,大多数同居者认为,同居方式的生活还算是“轻松”、“幸福”和“无碍”,在同居后的财产关系、子女问题、爱情和感情等方面问题,能够处理得…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婚姻是人类处理两性关系的唯一合法手段。婚姻生活中,无论是性生活还是情感生活,都具有单一的、排他性的特征。婚姻所追求的一夫一妻制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私有制后的产物。是两性冲突的必然选择。因此,婚姻排除婚外同居行为。我国婚姻法亦明确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司法解释明确将其界定为“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该条法律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就是:法律不禁止无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纵观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同居问题的不同规定,可以看出立法态度和价值判断已经发生变化,由“非法”转为“中立”,既不鼓励也不禁止,表现为对待同居问题先后出现了3种不同的规定: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同居关系3个概念,且司法解释主要是以解决善后问题为重心,不注重同居关系存续期间所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无明文规定不违法”,非婚同居在我国目前法律框架下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1.
同居作为婚姻关系之外的一种社会现象.同居关系特别是非婚同居所引发的当事人身份地位、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侵犯人身权等纠纷屡见不鲜,而现行法律却没有对各种形式的同居关系予以规定和厘清,造成实践中出现问题后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去解决,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不稳定.因而有丛要在理论上对同居制度予以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规定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举证证明对方存在"与他人同居"的事实过程中,由于同居行为的隐秘性和连续性,无过错方很多情况下只能采用偷拍的方式获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那么偷拍是否会侵害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者以及与有配偶者同居的人的隐私权呢?这要因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女性在日益普遍的非婚同居中受到损害的事实较为普遍,但侵权法在解决同居损害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局限;而在现有的婚姻家庭法框架下,又缺乏规范非婚同居的相关制度,导致女性在非婚同居中受到的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损害难以得到法律的救济.因此,应该在婚姻家庭法体系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对非婚同居中女性的权益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规定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举证证明对方存在"与他人同居"的事实过程中,由于同居行为的隐秘性和连续性,无过错方很多情况下只能采用偷拍的方式获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那么偷拍是否会侵害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者以及与有配偶者同居的人的隐私权呢?这要因场合和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夫妻同居义务与忠实义务剖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比较分析了夫妻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的基本内容 ,论证了我国婚姻法规定这两项义务的理由 ,并提出了设立这两项义务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一场无情的大火过后,房东的两间出租房烧得满目沧夷,屋顶见天,房客放置在屋内的全部家当也是尽数吞噬、一点不留。大火虽已扑灭,但造成的损失究竟由谁来承担,房东房客因此大动肝火。最后,这起因出租房火灾引起的矛盾纠纷在海宁市海洲街道两级调解组织的积极调解下,终使当事人肝火平息,达成人民调解协议。  相似文献   

17.
徐静莉 《政法学刊》2011,28(4):23-27
规范非婚同居已经成为我国婚姻法学界的共识,但同居中女性的健康权问题却被忽略了。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法官往往用侵权法规则来解决相关的法律纠纷,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女性在非婚同居中的健康权不仅仅是女性健康不受侵犯的一种私法上的消极权利,也是一种积极的权利,国家有义务通过相关法律制度来保障女性健康权,这一点需要通过尽快制定非婚同居的法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孟令志 《律师世界》2001,(2):14-1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第 46条规定;因一方重婚或即使不以夫妻名义但形成婚外同居关系,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失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该条规定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不以夫妻名义的婚外同居关系,并将此区别于重婚行为。本文拟对该提法的不妥之处加以阐释。   一、不以夫妻名义的婚外同居关系之提法,过于模糊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存在两个婚姻关系。其中,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构成法律上的重婚;虽未经结婚登记,…  相似文献   

19.
财产关系在非婚同居法律调整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外对非婚同居财产所有权归属分为独立财产主义和共同则产主义两种理论,我国对非婚同居的财产规制采取以协议财产制为主、辅以共同财产主义的形式。目前我国有关非婚同居财产纠纷的立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本文指出构建我国非婚同居财产纠纷法律制度应从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内部法律效力和外部法律效力两个方面对我国非婚同居财产纠纷问题进行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20.
近来,非婚同居的现象日益普遍。但是,由于社会、法律对非婚同居的监督与保护力度不够,不少非婚同居的双方在解除非婚同居关系时因财产问题而发生纠纷,甚至出现一方或双方因此而自杀的惨状。因此,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认清非婚同居的关系,处理好非婚同居引起的财产纠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