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年前,《光明行》系列丛书走进了我的服刑生活。警官说《光明行》丛书有直抵心灵的力量,嘱咐我们服刑人员好好学习。一开始,我觉得这不过是套走形式、讲空话的书,准备将其束之高阁。突然,扉页上那句"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话直抵我的心灵,让我不由得捧起书读了起来。没想到这一读,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这套《光明行》丛书,我最喜欢的是《道德与践行》。书中浓缩的传统文化精华,教给我为人处事的哲学和人生的智慧。学习的过程,也是检视和挑战自己的过程。我曾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因积极抗击"非典"火线入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我没能抵御住利益的诱惑,接受了医药代表的药品回扣,犯受贿罪被判处10年重刑,成了行业的反面典型,事业前途尽毁。  相似文献   

2.
天峰 《法律与生活》2014,(16):41-41
正"监狱,是不是只有高墙电网、铁铐脚镣?服刑,是不是意味着自由的必然丧失、人生的黯然无光?监狱警察、服刑人员又是怎样的群体?"这段话是《光明行》系列丛书《监狱与服刑》中的开场白,也是2010年10月当我走进监狱那一刻心中的疑问。2010年10月的一天,我被送到了监狱。从进入监狱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心中所有的疑问被一一打消。整齐干净的道路,笔直挺拔的梧桐,绿油油的足球场,标准而专业的篮球场,处处充满阳光与生机。那些印象中  相似文献   

3.
正老王不再唉叹了。2013年,老王不再唉叹的变化在服刑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日三叹的老王怎么就不再唉叹了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追问,老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一日三叹的呢?面对大家的追问,老王很爽快地告诉大家:"是《光明行》丛书引领了我、改变了我,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如何在服刑中做得有意义,让我看到了新生。"熟悉老王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老王起床后先是发呆,随后"唉"的一声,便不再多说一句话。眼前的任何事情他都不闻不问。午饭后,他依旧是一声长叹,算是下午的开始。晚饭后的一声长叹,算是他一日中的小结。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自己的刑期,老王把自己的心事全融入三声唉叹中。这样的唉叹,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伴随了他多少个服刑日。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首先感谢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谈谈自己一年来阅读《检察风云》杂志的体会。说实在的,我服刑多年,在监狱组织的各种读书兴趣活动中,看了不少书刊,但还没有像《检察风云》这本杂志这样能吸引我。因为《检察风云》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其他角度去分析,都有很多吸引读者的地方。它不仅向人们宣传了法律的尊严,而且向人们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对我们服刑人员更有其特有的宣传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学习《检察风云》的第一个体会。关于法律面  相似文献   

5.
我所在的监狱开展了阅读《光明行》系列丛书活动。通过阅读这些书,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明白了我犯罪的原因,也促使我安下心来努力改造。让我真正从思想上有了深刻的变化。一在读《心理与心态》一书时,有一篇题为"明眼看自己"的文章深深地启发了我。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心理学家莱格的一段话:"只有当人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时,他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向外看的人是在梦中,向内看的人是清醒的人。"短短的几句话,高度概括了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只有当人静下来察看自己内心深处的时候,视野才会变得清晰,内心才会清醒。对照自己,我何尝不是走过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入夜,躺在监舍的床榻上,我许久未能入眠,脑海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读者》栏目: 我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间,我写了很多作品,打算向媒体投稿.相关媒体工作人员告知我,因我在服刑期间,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我想问一下,我有没有权利发表作品? 一名服刑人员 2014年12月 法律解答 解答人:沈朝斌(四川明致律师事务所律师) 你来信所称向媒体投稿,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发表作品.从法律上讲,这属于法律规定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服刑人员发表作品的权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健硕 《法律与生活》2014,(15):40-40
正在入狱服刑三年多的时间里,记载着我许许多多的辛酸与快乐,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激。三年前,我犯罪入狱。我深知自己曾经的一步错路深深地伤害了那些对我抱有热切期望和信任的人。诀别热辣辣的人生和喜爱的事业,我给自己酿下一杯冰冷的人生苦酒,不知该如何度过服刑的日子。犯罪入狱,我从亲人的骄傲变为他们的耻辱和负担,失去自由的同时还失去了尊严、快乐。我思念母亲的勤俭、慈祥和对我的养育之恩,担心她老人家年迈体衰、来日不多,自己恐难尽孝而忧心忡忡。我悔恨自己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没听母亲的话,悔恨自己不学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6,(1):108-108
64罪犯会见的有关规定问:我的一个亲戚最近被判刑投送监狱改造,请问,我们作为他的亲戚是否可以去监狱看望他,有什么具体规定?(山西梁启东)答: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是罪犯的一项法定权利;同样,罪犯的亲属、监护人也可以按规定去监狱探视罪犯(即通常所讲的“探监”)。会见是罪犯维系自己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亲属、监护人了解罪犯改造情况并对其进行规劝、帮教的重要途径。《监狱法》第48条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里所指的“规定”,是指监狱和监狱管理机关为保证罪犯…  相似文献   

9.
声音     
"即使成为有争议的人,被人骂我也不在乎,因为有争议的人才会受到关注。"——对于自己的"成名",依依认为是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自己。《要成功就是要不择手段》、《潜规则、包养在继续》,这些日志让重庆大学表演系大一女生依依的  相似文献   

10.
连春亮在《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年第7期上撰文《罪犯自我意识障碍及其调适》指出罪犯的自我意识是罪犯对自己在服刑改造过程中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方式、自己和周围关系的认识。它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时期。由最原始的自我状态,到自我意识的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1.
服刑能力是罪犯接受刑罚惩罚的能力。对一个具备完整服刑能力的罪犯实施惩罚是符合正义的基本要求的,但是对于一个服刑能力有缺损的罪犯实施强制性改选则是非人道的、非正义的。对服刑能力应当予以必要的关注。服刑能力的认定程序、认定标准以及服刑能力受限者的法律处置方法在《监狱法》应当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2.
提倡读《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已经很久了。最近读了此书,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不仅因为作者知识渊博,著述旁征博引、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更因为其阐述的道理是那样的朴实、深刻。细读这本书,再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禁不住唏嘘不已,感慨良多。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尤其是联想到自己从事十七年检察工作的经历,更是觉得细节真是决定着成败。作为一个干警,我对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减刑制度可谓目的刑论的产物。罚金刑的减免体现了刑法的人道主义精神,减轻已经身受重大灾难的服刑罪犯之经济负担,有利于感化、改造服刑罪犯。我国《刑法》第53条规定: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9条同时规定: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但我国法律对"不能抗拒的灾祸"的具体内涵、减免程序的启动以及减  相似文献   

14.
正熄灯后,一只蚊子在耳边飞来飞去,在抓狂了很久后,终于觉醒,把自己当诱饵耐心等待它再次降临。当肌肤轻微感觉到它的"亲吻"时,"啪"一声脆响,打痛了自己,天地间一片清静。由此,我想到了贪官何曾不是一只蚊子,贪婪让其无所畏惧,敛财之时往往也是灭亡之日。其实,当官应算清几笔账,认清几件事,即所谓的人生观、金钱观。  相似文献   

15.
我走近陈虹,是为彼此有相似的背景.陈虹,英语专业硕士毕业,服刑前曾任外企高管,满世界地跑;我,法学博士毕业,服刑前曾任大学教师,也满世界地讲课.共同的背景让我与她惺惺相惜,也让我能近距离地观察她、感受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6,(5):110-110
72假释人员是否允许结婚?问:最近,我的一个在监狱服刑的亲戚被假释,他在服刑前有一个谈了多年的女朋友,现在他俩想结婚,不知假释人员在假释期内是否可以登记结婚?(广东黄加利)答:根据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内地居民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  相似文献   

17.
儿时的情愫     
很小的时候,电视剧《包青天》正在热播,整个村子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左邻右舍挤在一起看。父辈们对爱民如子的"包大人"非常敬仰,我们这些小孩子懵懂中知道"包大人"是大好人、大英雄。上学后我知道了更多关于"包大人"的故事,心里也暗暗生出某种情愫。从那时起,我更加发奋地学习——为了心中那份情结与梦想。2006年,我如愿以偿考入了法院,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办案中,有不少农村老年人称我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先生与温家宝总理曾经饶有兴趣地探讨过关于"和谐"的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建筑战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之所以爱看《中国监察》,是因为她给了我希望和力量。我边工作边写作,凭着自己一种勤奋踏实的精神写下了一行行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中国监察》是我成长的沃土,我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与她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我连年有幸成为建筑战线的先进工作者,也得益于贵刊指点。在报刊如林的今天,我衷心祝愿《中国监察》枝繁叶茂,越办越好。□《中国监察》是我成长的沃土@黄亦兵$湖南省黔阳县建筑施工管理站纪检监察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服刑18年拒不认罪 “警官,我冤枉啊!”这是第一次谈话时张大田对我说的话. 半年前的一天,张大田调到我所在的监区服刑,正好被分到我所管的班组.在此之前,张大田已经在监狱服刑18年了. 18年前,法院作出了“张大田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当庭,张大田就高声喊叫:“我是被冤枉的!”可是在冰冷的手铐和威严的法庭面前,这样的挣扎变得苍白无力.张大田被送到了某监狱服刑,开始了他漫长的改造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