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历经14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9.3”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代称。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表《政务院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指出:“每年9月3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8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时日胜利的光荣历史行为纪念。”民主党派“九三学社”也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9.18”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进攻沈阳。当时,由于蒋介石采取了“绝对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轻而易举地战领了中国东北许多地方。至1932年初,东北三省已经全部沦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将日本在“9.18”发起的战争称为事变,其实,这已不是事变的概念,而是日本企图  相似文献   

3.
青云 《特区法坛》2005,(5):52-52,55
今年九月三日,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九月三日上午,含着泪看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敬献花蓝仪式,只觉得热潮一阵阵的往头上涌。60响象征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礼炮在天安门广场鸣响,把人们的思绪带回60年前。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  相似文献   

4.
铭记胜利的抗日战争弘扬爱国的光荣传统刘持训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号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横行一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望民 《中国法律》2005,(4):26-26,87-88
2005年7月6日至13日,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新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陆访问团,先后访问广州、南京、大连和北京,进行了“民族之旅”。新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组团来访,纪念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寻求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表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分裂、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强烈愿望和态度,获得两岸同胞的肯定。新党此行组团来访,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中国人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空前的觉醒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上海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工程之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将于2015年8月13日正式开放,并成为上海仅有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悉,“八一三”上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也将在四行仓库纪念地举行,届时,部分抗战老兵及“八百壮士”亲属代表有望出席。  相似文献   

8.
抗大趣事     
李兵 《政府法制》2013,(35):34-34
193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延安成立。抗战8年间,抗大共培养了20多万名党政干部,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干部学校的典范,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留下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抗大趣事。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储国梁等院领导专程前往慰问了该院曾参加抗战、现离休在家的原检察长边锡峰同志。储国梁检察长高度赞扬了革命前辈为民族解放所做的无私奉献,并亲自为边锡峰同志佩戴了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编辑:方平杜靖  相似文献   

10.
抗战老兵     
2013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随着24820个日子流逝,当年为抵御外辱浴血奋战、如今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已寥若晨星。这些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过得可好?报告文学作家方军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方军寻访抗战将士的行动要回溯至16年前的1997年。从那时起,他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采访了数百名抗战将士。其中,国民党将士是他寻访的重点人群。曾担任陈诚将军警卫员的王建华是方军采访过的数百名国民党抗战将士之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西康省宁属西昌地区烟毒泛滥,民国政府虽颁布一些查禁烟毒的法案,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奏效.抗战胜利初期(1945-1946年),民国政府再次采取措施查禁烟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认真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搞清楚围绕这段历史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政治觉悟,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学习和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些浅见。 一、全民族抗战的始末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洛川会议所明确指出的。有人说全民族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那是不确实的,因为“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直到“七·七”事变爆发,国民党才投入了抗日战争洪流,全民族抗战就此形成。全民族抗战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持久战》是在国内消极抗战以及国际社会上日本的攻势日益激烈,使得中国的抗战面临严重困难的背景下发表的.毛泽东同志根据具体国情和国际形势驳斥了消极的言论、正确预测抗战的阶段、阐述了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和平而战也是为世界的和平而战,极大地提高抗战的积极性,指导抗战最终走向胜利.《论持久战》不仅对当时抗战胜利起到重大作用,甚至在今天对中国参与国际社会也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反贪文件1926年8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第一个反贪污腐化的文件,即《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中央扩大会议通告. 第一次提出把“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来纪念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的演讲,演讲中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个日子又正当抗战一周年.”这是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出把“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来纪念.  相似文献   

15.
鲁鹏 《法制与社会》2014,(6):153-154
八路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特定历史文化,为中国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八路军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报告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弘扬八路军文化,能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历史素材、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减租减息政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兼顾了地主富农和贫雇农双方的利益,为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停战诏书,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我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2014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简要摘录我参加审判日本战犯的部分回忆,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东北没有国民党军队的一兵一卒.蒋介石为了独占东北,在抗战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就迅速派兵闯入东北地区,一度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就在这时被蒋介石急调东北.这支王牌军会同其他蜂拥而来的"国军",与长期在此地坚持抗日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一起恶战于白山黑水间.  相似文献   

19.
曹芃 《中国公证》2005,(9):20-22
2005年8月8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记者拨通了侵华日军受害者家属诉讼团团长王选女士的电话.电话里,她讲话的语气格外兴奋.她说:"终于有人肯做取证的事情了,终于有人出来做保留日军罪证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反侵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得到了共产国际、苏联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它也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共产国际和苏联对我国抗日战争所给予的援助,将载入我国民族解放事业的光辉史册。但是,按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加以衡量、共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