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航 《当代贵州》2022,(35):8-9
<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8月22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主要活动之一,“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贵安新区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和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高校代表、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深入探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3,(36):28-29
<正>贵州将借助中国-东盟交流交流周,扩大国际“朋友圈”,奋力打造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贵州声音、推动务实合作。今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洽谈、青少年交流、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6大板块系列活动。交流周突出形式新、项目化、多元化、合作化,举办活动122项。其中,开幕期举办配套活动65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活动57项。  相似文献   

3.
张泰来 《世纪桥》2012,(5):101-102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的人才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以文化和审美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全体提升当代大学生群体文化艺术素养,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理工学院为研究个案,从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必要性、实现途径、现实效果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3,(36):18-19
<正>8月28日至9月2日,来自中国和东盟各领域的嘉宾相聚贵州,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上共商教育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大计,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可持续的中国东盟。本届交流周突出形式新、项目化、多元化、合作化,举办活动122项。其中,开幕期举办配套活动65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活动57项。活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洽谈、青少年交流、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从未如此让世界瞩目。从3月初在北京举办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到5月底举办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再到6月初在贵阳举办中国(贵州)—韩国友好周,还有即将在贵阳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五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一个开放的贵州跃动而出。当前,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内陆开放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  相似文献   

6.
龚丕哲 《山西青年》2022,(8):128-130
职业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还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然而从实际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缓慢,这必然影响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需要人才培养。加强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路径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联系互联网时代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性,并围绕交通运输专业,对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然后从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库、线上线下协同教学、侧重学生实践训练、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教育现代化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学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文章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高校大类招生影响学风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建立健全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宿舍调整,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如何开展高校法制教育,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重点从高校法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手段和高校师生信息素养培养等方面做了阐述,同时指出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进行高校法制教育应注意将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之间深度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有效增进各国青年的互动往来。8月29日,由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青年联合会主办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青年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项目-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贵安新区举行。高校校长、专家、海外归国青年代表以“聚焦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助力‘一带一路’繁荣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搭建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进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婷婷 《世纪桥》2014,(5):38-39
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最有效的方式。本文从我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取向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中实践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培养学生成为法律应用型人才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期待改变我国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学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文章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高校大类招生影响学风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建立健全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宿舍调整,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教育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如何开展高校法制教育,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重点从高校法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手段和高校师生信息素养培养等方面做了阐述,同时指出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进行高校法制教育应注意将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忠全 《山西青年》2022,(18):172-174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基地,而教育管理对高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对其优化提升。因此,如何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有效融合,成为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信息化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探索信息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进程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已经从经济领域向科技、政治、文化、道德等领域渗透,逐步形成了"国际化"的语境,这使得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与问题界域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契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应该从如下方面做好工作:遵循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国际视野,营造开放环境,拓展交流领域,丰富校园文化;坚守课堂阵地,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挖掘网络文化价值意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的系统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傅伟韬 《党史博采》2006,(9):105-106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必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弱化的问题.我们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核心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必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弱化的问题。我们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核心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双创”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本文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梳理当前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现状,从基本原则、建设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的信息素质要求变得愈加重要。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训练,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并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论前提;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独特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的新情况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设的必要性;从明确指导思想,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开展环境创设工作,重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发,结合实际、运用适当的环境创设方法,与时俱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创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洁 《山西青年》2022,(9):180-18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为了促进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高校必须要将创新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管理中,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出更为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体系,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从必要性、现状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对高校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