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盲”     
最近,许多读者纷纷给《法学杂志》编辑部来信,倾诉“法盲”之苦,呼吁法学界加以重视,承担起“扫除法盲”的任务。黑龙江省有一位退休老工人在信中写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家都很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生活,包括我这个退休工人在内,就很想学点法律知识,想弄清加强法制与实现四化究竟是什么关系,学会运用法制武器同那些破坏安定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但苦恼的是对法律一窍不通,没有人组织和指导我们学习,也不知啥时能摘掉这顶‘法盲’帽子。我们是很喜爱《法学杂志》和《中国法制报》的,觉得这是我们学习法学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建议贵刊开辟一个‘大家都来学法学’的专栏,为加快四化建设承担起扫除法盲的责任。”读罢,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当前的法学界,想起了法学界所特别关心的以法治国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亚 《方圆》2023,(2):30-31
<正>梳理完整组报道,我仿佛经历了一遍王老师的人生,更像在与一个时代隔空对话执笔王作富老师的追思报道,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前期采访历时近一个月,采访了数十位王老师的学生、同行同事和家人,后期写作得到多位老师悉心指导,几易其稿,最终成文。1万余字的稿件对于王老师94年的人生来说,只是极其简易的梳理和回放,但其中的碎片和细节,亦是弥足珍贵,让人泪目。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已届80高龄的北京林业大学院士沈国舫向校方提出退休申请,校方以“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为由拒绝。沈国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最羡慕的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准退休”的院士秦伯益——秦伯益曾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他在2005年正式获准退休。日前,秦伯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  相似文献   

4.
问:今年三、四月份在京召开的“两会”上,有人提出了“法学幼稚”的命题,随后在法学界引起了不少议论.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提出“法学幼稚”命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戴逸先生.他同时还提出了“哲学贫困”、“史学危机”、“经济学混乱”等命题.我认为,戴逸先生的上述命题,主要是用来概括我国整个哲学社会科学落后状况的.就法学的落后而言,我认为还不仅仅是幼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存在着贫困、危机和混乱.这几乎是无需论证,人们只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我国法学的现状就不难发现的.当然,这一现状的造成并不是法学界某一代人,  相似文献   

5.
孙广远 《中国监察》2009,(11):60-60
近日,数十家媒体的近百位记者云集武汉一个叫“卓刀泉”的地方,采访把一生献给党,走过87年光辉历程之后“含笑去见马克思”的老红军战士张绪的事迹。  相似文献   

6.
刘亚 《方圆》2023,(2):24-29
<正>2023年1月7日,王作富教授追思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来自中央政法机关、全国性学术团体、高校法学院、科研机构等百余人参加追思会。现选取部分发言,表达对王作富教授的怀念高铭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人民教育家):我和王作富老师同岁,但我大他7个月,我交往的法学家当中和我关系最长远、亲切的就是他。  相似文献   

7.
发现线索:一位即将退休的检察官心愿未了人物简介:楚明德,男,61岁。汉中市汉台区检察院检察官,现已退休。他依据一份举报材料的调查,掀开了此次“窝案”的幕布。此案是他检察官生涯的最后一案。“你们可能没有看到,那次你们走的时候,我哭了。”2005年11月26日,61岁的楚明德盘腿坐在宾馆的床上,回首三年前那一幕情景。“我太孤独了!”他补充说。整整41个月前的2002年6月26日,记者第一次来汉中采访此案。他从火车站把记者领到了自己在汉中市汉台区检察院反贪局的办公室,楼上楼下地找领导,让他们点头认同我们的采访,领导们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冷淡…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决定新生大学学习和生活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被称为“90后”的新生也进入了大学校园,如何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90后”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困惑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抓好新生、新学期、学生新的心理状态等三个“新”方面来做好“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媒体,专家还在分析研究“80后”的犯罪特点,原因时,“90后”已经以迅猛的速度“上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法价值的“和谐”涵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当下中国法学问题可以从诸多方面入手,自从“和谐社会”概念引入学界后,围绕着“和谐社会”的学术讨论立时成为法学界内又一个极具意义的理论视角。同样“和谐”作为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词汇受到了法学界的各个领域———如民法、刑法、国际法等部门法学界———的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纷纷从自身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旨趣出发,对之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而法理学语境中的“和谐”研究则更多的是从法的价值及法的精神等形而上的层面展开的,“法治与和谐社会研究”小组即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这一主题的一些探索性的观点。需要提及的是,本组笔谈的形成是与张文显教授、姚建宗教授的指导与关心分不开的,作为笔谈的编者在此谨代表各位作者向两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笔谈各篇文章所列的观点由文章作者本人负责。  相似文献   

11.
“我家的地被征了,但区政府为我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我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这是阜阳市颍州区一位被征地农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也是笔者在采访被征地农民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2007年,颍州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督办代表议案,促使全区1400余户4000余名“失地农民”被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占全区总低保人数的23%,月发放低保金28万余元,全区失地农民的低保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2.
先生之风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4):52-52
在哈佛,有两位先生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法学院的格伦顿教授,另一位是历史系的前教授陆惠风先生。格伦顿教授是我“在朝”的老师,陆惠风先生是我“在野”的师傅。格伦顿教授是比较法学家,专治西方法律传统;陆惠风先生则是历史学家,研究中国思想史。两位先生一西一中,各擅胜场,各有千秋,却同样对各自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国现代著名法学家杨兆龙先生的百年诞辰。 2 0 0 4年 1 1月 2 7、2 8日 ,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和杨兆龙先生家乡江苏省金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杨兆龙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台湾交通大学等 2 0个单位派员参加了会议 ,法学界知名学者施觉怀、林国雄、贺卫方、范忠信、王健教授及杨兆龙先生之子杨定亚、婿陆锦碧等亲属、生前好友、学生、东吴校友会代表等 6 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追思杨先生坎坷又光辉的一生 ,研讨了杨先生…  相似文献   

14.
郝铁川与童之伟两位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在法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井延续至今。但时至今日,讨论仍未触及问题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规范与现实,良法与恶法,社会后果与形式违宪等争论的焦点进行总结和检讨,发现“良性违宪”反映的实际上是英雄主义与法律至上的对抗,问题的核心在于执政党仍抱有英雄主义情怀。因此,执政党改采法律至上立场,服从法律统治才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日前故友来访,说当地一位实权人物“退休后又做了某集团公司副老总,年薪20万”。这在当地自然是一大新闻了。眼热之余,也有人私下议论该领导说:“他在位的这些年,已经为这家公司谋取了几千万的好处,现在退休拿钱,只不过拿了他当年没拿的那份而已。”我听了恍然。是啊,近年来老听说一些地方的官员下海,其中也不乏有真才实学、确想到“大海”里“搏”出一番事业者。政府部门以及舆论界大多抱着比较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我也一直觉得,政府机关真是“磨人”,特别是对于有经商才能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埋没才华的地方。企业里的伯乐们为这些政府干部…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李某担任某局检验人员期间,我公司送样品前往检验时,李某明确提出,如果不给他4000元“辛苦费”,就别想过关。但她要我公司先出具欠条,等她退休后再领取。我们只好照办。近日,已退休的李某持欠条到我公司领取了该款。请问:李某是否构成受贿罪?法官解答:李某之举同样已经构成受贿罪。根据《刑法》第385条之规定,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有权威文章说,律师应对WTO挑战的首要原则,当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不久前,又有权威人士讲,“中国目前90%的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诉讼案件没有律师参与,北京市的这一比率更高些。”尽管我们可以辩护说,律师业务并非只是诉讼业务。但无论如何,还是令人感到“导向原则”与“90%现象”之间的“反差”也太大了些。这“反差”说明了什么?说明“秋菊”们喜欢单打独斗去讨“说法”?怕是不能这样说。而此时此刻能说该说的是,与其原则说说导向原则,倒不如为“90%现象”把把脉、导导向,来个虚功实做——其实照直说来,大抵围绕“贵”、“贱”、“高”、“低”这四个字说说即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者自2003年非典以来,开始关注对校园危机的研究。这使得更多的高校管理者越发认识到,危机管理不单是政府、社会的事,更是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全新领域。以此为起点,关于高校的公共安全教育也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文章对学术界关于我国“90后”大学生独特成长经历、“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和“90后”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现存问题研究的成果与观点进行了梳理,以期能推动对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9.
一些党政干部退休后,想发挥余热,再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是一件好事。但有些干部退休后,投奔到原来自己管辖的企业“再就业”,就不能不让人生出几分忧虑。有的企业招聘退休党政干部,并非看中其管理能力,而是认为这些干部虽然已经退休,但原来的关系还在,可以为企业发展“助力”。还有的企业,看中的是一些干部的“专业”特长,例如,退休的税务干部熟悉税收法规政策,可帮企业作假偷漏税;退休的工商干部熟悉市场,可为制售假货出谋划策。也有的企业,因为受过某些干部的照顾,碍于情面,不得不把这些人安排到企业来颐养天年。这…  相似文献   

20.
<正>这个周氏中医馆到底是什么来头?其实它的背后是一个专门售卖假男科保健品的微商团队,而这名周氏老中医,其实就是一个“90后”的年轻小伙鲁卫明已经年近50岁,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不如从前。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允许自己无法满足妻子的需求,也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去正规医院挂男科看病。不过,鲁卫明最终还是没有去医院,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的身体真的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把那方面的隐私告诉其他人。可妻子的白眼、男人的自尊心都让鲁卫明意识到,“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