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顽危犯装起孬来,比谁都孬,装病、装瞎、装哑、吞吃剪刀,甚至凶杀、自杀、闹狱、越狱……当一名罪犯不惜以死抗拒改造时,什么教育对他都难以奏效。 河南省第四监狱刑罚执行科科长魏喆,曾经面对这样那样的顽危犯,他单兵相接触及这些人的灵魂,把握这些人的脉搏,掌握这些人的行为特征,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他们。近年来,他先后转化了16名顽危犯,转化率达100%,被评为“河南省监狱系统个别教育能手”,被评为“优秀警官”,被人们誉为一把雕刻灵魂的宝刀。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2,(10):10-12
的人对于生命意义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和虚荣心理的索取追求。大多数虐杀动物的人不懂得“精神灵性”,“共同家园”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人类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所以,他们不把动物视为生命,他们肆意虐杀而眼睛都不会眨。保护动物,不仅需要唤醒人们的善心和良知,更需要的是法律的护航。  相似文献   

3.
一、惧怕作证心理.是指证人对作证行为表现为极度紧张的心理现象.他们或切身体验,或耳闻目睹了如实作证后遭到的报复,从而当要求其作证时,就“装聋作哑少开口,遇到是非躲着走”.在司法人员向其询问所知案情时,他们总以“记不清”、“不知道”或“未曾见”为借口,予以搪塞.二、盲目曲下的自卑感.是指证人在作证时出现的一种自我压抑的情绪状态.证人或因自己地位低下,或因自己历史上曾有什么活点,故自惭形秽.作证时,声音轻小且不连贯,总怕别人给其“白眼”,心情紧张,口吃、气促,作证如同受审.三、环境压迫感.是指证人在特殊环境的刺激下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出庭作证时,面对法庭内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众多旁听者,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再现能力等明显下降.其虽在开庭前作了充分准备,但作证中叙述丢三落四,使旁听者不知所云之为何物;有的会出现暂时性遗忘,离开法庭后,一切恢复常态,记忆又被唤醒,叙述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4.
橄榄绿天使     
当医生将患病者从肉体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人们赞誉医生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当监狱管教干警将一个个原本肮脏污秽的灵魂从犯罪的泥潭中拯救出来,人们尊称他们为铸造灵魂的“橄榄绿天使”。 江苏省句容监狱二分厂副厂长、省级优秀管教能手成义龙同志便是这样一位身着橄榄绿的天使。  相似文献   

5.
刘杰 《方圆》2020,(3):73-73
初见崔臣,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一副谦谦君子模样。他礼貌地欠身问好,针对我们的审问,平静地将犯罪事实娓娓道来,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认罪服法,大有悔意。我们离开时,他还和气地说,麻烦你们了。这不禁让人唏嘘感慨。在崔臣初任国有企业高管时,也曾有过将国有企业做优做强、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初心,也曾担负过让包钢行稳致远、为壮大国有经济作出贡献的使命。但是,当人事任免、下游企业的去留等越来越多的权力掌握在手中时,当成为控制稀有资源的“一把手”时,当不断被各方吹捧、恭维时,当尝到奢侈品带来的“甜头”和虚荣时,崔臣的精神世界开始缺“钙”,在诱惑面前开始动摇,在“公关”中轻易就被围猎。  相似文献   

6.
<正> 假如说“熟知并非真知”的确是一条公理,那么,要回答对“熟知”之常识的置疑就更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当“科学”作为一面精神旗帜已为人类普遍崇尚,甚至信仰时,当“法律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员已成常识,并久为国人普遍认同时,“法律学是一门科学吗?”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确实难免要置人于茫然的境地。不过细细一想,这问题不仅饶有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证》2010,(3):54-54
为瞒着妻子卖房.丈夫居然找来一名容貌相似的女子假冒妻子,到公证处办理委托书公证。在被公证员识破后.两人还以“整过容”为借口试图蒙混过关,当公证员警告他们要报警时,这对“夫妻”才仓皇离去。  相似文献   

8.
不失尊严的死亡:选择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绝症患者可以拒绝医治的权利已被确立,但在医生的辅助下实施“自杀”仍然是人们长期争议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美国,人们认为他们有权利按照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生活的同时,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当选择以安乐死来解脱被无法治愈疾病折磨的痛不欲生的生命时,这种自由权  相似文献   

9.
当交通阻塞时,他们疏导车辆、指挥交通;当事故发生时,他们勘察测量、调查取证;在盛夏,他们冒着酷暑指挥交通,浑身被汗浸透;在寒冬,他们冒着严寒站岗值勤,手脚被冻冰凉……走近交警,你一定会被他们严格执法的劲头和敬业精神所打动。近日,记者采访了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吴起,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交警的故事——岗亭值勤11年:严格执法不徇私吴起1989年退伍,1992年在合肥市招警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交警,被交警二大队安排在三孝口岗亭站岗值勤。合肥市长江路被誉为“…  相似文献   

10.
在继承法的“法定继承”一章中,规定了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子女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继承人以外的人对被继承人赡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参见继承法第11、13、14条)。在法定继承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丧偶儿媳或女婿、子女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以及继承人以外的人对被继承人“赡养较多”是一个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从遭遇一场事业滑坡后,广州白领程静就恋上各式“身心灵”班、书籍和产品,占星、催眠、花精、塔罗、芳疗、能量、静心等都有涉足,希望借此疗愈“身心灵”。现实中,像程小姐这样的“身心灵迷”并不少见,有的甚至深陷其中,不惜花重金远赴印度修炼。  相似文献   

12.
有一群生活在你我身边的人,平凡得也许与你我曾擦肩而过而互不相识。但他们有着正义广博的胸怀,面对犯罪嫌疑人,明察秋毫、不枉不纵;面对无辜受害者,以双臂撑起正义的屏障。他们有着冷静而温暖的情感,对蒙垢的心灵,用真诚涤荡罪恶;对堕落的灵魂,用奉献唤醒善良。正因为如此,他们越过权钱的沟坎,穿透物欲的迷幻,凭着对检察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公平正义的虔诚信仰,以检察官的风范,为社会、为人民撑起一片晴朗天空。——记者手记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老三届; 他们,是一群优秀的人,检察官; 他们,是一群光荣的人,与共和国同龄。 在中华人民井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他们也走过了风雨激荡的50年人生历程。他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每一个脚步都与共和国的进程紧密相连,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共和国的发展休戚相关。 “既然历史把我们推到了同一条船上,我们就别无选择!大家只有齐心协力,奋力划桨,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国事就是家事,大家就是国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我们采访这一群与共和国同龄的检察官时,深深地被他们的历史使命感所打动。他们不辱使命,为共和国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为检察事业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历史应该记住他们,共和国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4.
黄峥 《检察风云》2000,(11):72-73
他们都是一些十七八岁的孩子,一些因受到社会消极不良因素影响而心灵被扭曲、灵魂被玷污的孩子。他们本应在课堂里与同龄人一起努力读书,但是他们却为了寻求刺激竟然结伙抢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检察官受理了这起案件后,用真情、爱心唤醒了他们的良知,使他们获得了新生,重新拥有了一片灿烂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人是不愿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们来到时是根本没有尊严的 ,看看每个人从母腹中赤身裸体地失落于人世间时大哭大闹的情景 ,就可以确信这点。但是人一旦来到这世间 ,又大多不肯离去 ;实在没有办法必须离去时 ,也要有尊严 ,这或许是人对来到世间时没有尊严的一种求偿。争取人道死亡的权利说白了就是有尊严地面对和走向死亡的权利 ,这是人在人世上的最后一个要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人的一生要求很多 ,但其两个最根本的要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这就是生不生和如何死。所以 ,人的存在自始完全是一种矛盾构成。当人不愿生的时候他被赤裸裸地拽出来 ,当人不愿死的时候他却被以各种方式抛弃在土中、水中和空气中 ,或是因战争 ,或是因疾病 ,或是因莫名其妙的意外事故等等。更有甚者 ,当人厌世、不堪蒙受羞辱、不能承受生的痛苦而选择死去时 ,旁人又斥责他们怯懦、没有意志 ,或者强留住早已在痛苦之中挣扎的生命。人们说这是爱惜和尊重生命 ,是人道主义。可他们忽略了他们所说的人道主义是以别人的一种无可逆转的痛苦生存为代价实现的。质言之 ,是用他人的痛苦成全他们的善良和人道 ,而对于被留住生命的人来说 ,这无疑是残酷和不人道。所以 ,争取人道死亡的权利 ,其实是在争取一种基本人权 ,这里实际隐喻着深层次的矛?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人身陷高墙之内,失去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与爱护,其痛苦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在开封市劳教所,收教的劳教人员不仅没有人歧视他们,反而受到了管教干警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每一位劳教人员解教时,他们都对劳教所表现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他们流着泪称劳教干警是他们的“再生父母”,亲切地称劳教所是他们的‘’娘家”;并发自肺腑地说,是劳教所的干警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唤醒了他们的泯灭的良知,使他们告别了不堪回首的昨天,走向了新生。 劳教人员王某自幼父母双亡,吃的是百家饭,穿的百家衣,遭受了世人过多的冷漠与歧视,使他养成了孤僻…  相似文献   

17.
苏晨  黄晔  丁进 《方圆》2024,(6):10-13
<正>当这些“大哥”享受着女主播在直播间内的吹捧,沉溺于女主播在微信上的嘘寒问暖时,他们并不知道,女主播的真实目的是骗取钱财;日日和他们聊天的人也并非女主播本人,而是同为男性的主播运营……“现在想想,还是自己太天真,心思不纯,想占便宜,反过来被骗了。”3月5日,生活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孟云建接到了姑苏区检察院检察官的回访电话。提及他被女主播诈骗的经历,他如此反省道。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别人的“脸色”,尤其是上司的“脸色”。上司的“脸色”晴,他则语出滔滔不绝,办事利利索索;上司的“脸色”阴,他则说话胆颤心惊,办事谨小慎微,惟恐有啥冒犯。因此,他们活得非常累,没有个性,没有主见。但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一种“脸色”,却是应该多看的,那就是群众的“脸色”,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真实的东西。当群众的“脸色”好看时,说明你的决策和言行是正确的。这样,他们就生产积极性高,工作劲头大;相反,当群众的“脸色”阴沉时,就说明你在某些方面有失误,或是决策不当,或是处理问题偏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改变”的涵义和性质行政机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改变(简称“改变”),是指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全部或者部分否定的行为。对此,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作了原则规定。在行政审判实践中,“改变”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当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设定义务的行政行为时,“改变”表现为对原具体行为的撤销或者变更。第二,当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行为时,“改变”表现为变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6,(7)
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当表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时,主持人提出“反对的请举手”,台下代表席上有三个人举起了手;当表决补选楚图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反对的”三只手又高高地举了起来。这条新闻,我是从某文摘报上读到的,摘文的题目是“他们为什么举手反对?”,文尾括弧里写着:摘自香港《大公报》。参加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