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小秦失业后半年,自己开了个小餐馆,生意还可以。不久,经办机构停发了他的失业保险金。经办机构为什么要这样做?李珏失业近一年后移居海外,由家人代替她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但最近经办机构停发了她的失业保险金,而且要求她家人退还她出国后领取的钱。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目前,温州财团做房地产生意的资金有7000亿,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大概有1200亿闲置下来,这些地产商正在把这笔钱投向艺术品市场.如江浙地区资产排在前10位的企业家都在投资艺术品.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的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邓城村,33岁的村民郎计红每天都起早贪黑地从几十里路外的地方收购木头回来出售,他如此埋头做木头生意所挣的钱,是维持他妻子的生命和整个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4.
走出拘留所的马鞍山市农民王某痛心地说,在那场借款纠纷中,不但丢了亲情而且受到法律的制裁,教训太深了。47岁的王某是市郊农民,在种田之余,又做点生意。为了筹借资金,他先后找其妻姨妈、表弟共借款5万余元。由于到了还款期限,王某未能还钱,其亲戚在各自讨要未果之下,起诉到法院,法院凭着王某亲手打的借款条判令王某还款,  相似文献   

5.
少女的迷惘     
周均 《江淮法治》2010,(10):44-45
有钱的爱情外籍华商怜香惜玉爱上贫家少女 郑英华原来是一位旅居马来西来的华侨,1979年回到广西居住,几年后郑英华随亲戚移民南非,从此涉足商海。他从开小商店做起,生意越做越大,20多年过去了,他成了拥有数家公司的大老板。事业有成后,他的家庭却解体了。孤独的郑英华不由深深怀念起青少年时代的伙伴,珍藏在皮夹里的一张旧照总是让他热泪盈眶,他决定回家乡探望老朋友,再看看家乡有什么项目可以投资,希望能为父老乡亲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6.
(四川)射洪青年胡安戈以做水产生意为名向父母要了5万元本钱,可是他却把这笔钱用于打网络游戏,由于担心父母查账,就两次用"毒鼠强"将父母毒死。胡安戈被遂宁中院一审  相似文献   

7.
中原 《检察风云》2008,(14):50-51
案件:   存款路上被抢状告银行输官司   家住河南省博爱县的汪之华,近年来一直做煤炭运输生意.做这一行,平时资金流动量大,同银行打交道多,也就认识了不少银行朋友,而在博爱县农业银行张茹集营业所工作的小海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  相似文献   

8.
银翘 《江淮法治》2010,(6):55-55
2009年,海欣一位同事做期货生意,因本钱不够向他借钱,说如果赚了,可以分海欣一些红利,如果亏了,则返还本金。于是海欣借给他2万元,并让他打了借条。借条上写明是借款,但并未谈及如果赚了可以分多少红,也没写明还款日期,只落了借款人签名及日期。半年多后海欣向同事要求还钱,  相似文献   

9.
选举     
村委会选举明天就要开始,一向平静的村庄顿时热闹了起来,新的村委会主任会是谁呢? 平时豪放直爽的陈大放沉默了。自从当了这一村之“长”,村里的人他得罪了不少。王二刚偷树被司法机关处罚不算,还被他在大喇叭上点了名;村委会委员李新光娶媳妇大操大办,被他搅得不欢而散;年底结算,村会计偷了集体五块八毛,这点儿钱也让他追上门要了回来;干得最里外不是人的竟是他亲自带人拉着弟媳去做绝育手术,弄得弟弟想和他拼命,一家人至今咒骂不止。他还在村里搞了个什么依法治村领导小组,凡事都要按法来办,一点情面也不给,让有些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他行事太认死理儿,没法落个好人缘。外人指桑骂槐,家人跟着背  相似文献   

10.
邵强 《江淮法治》2010,(16):28-29
老父亲东拼西凑为他筹“首付款”,女友背着母亲把父亲去世遗留下的钱交给他疏通关系,同事出于信任把买车款给了他……而他,却用这些钱买了彩票。几年间,他相继从家人、女友和同事手中骗取了17万余元。  相似文献   

11.
一张募捐券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在驰名中外的武汉市汉正街新安工商所辖区内,个体户潘某收到了一张奇怪的千元募捐券,而他本人从未捐过这笔钱。潘某一时糊涂了,仔细一看,这笔钱是由新安工商所转捐给在武汉市硚口区举行的全国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的,潘某随即明白了其中的原由。那是6月12日下午,潘某心想,自己做个体生意发了财,多亏了工商所所长俞欢苗的帮助与支持。于是,他同女儿一道,带上l000元现金到俞所长家里致谢。不料,俞所长不但坚决不收此钱,反而把他批评了一顿。潘某无奈,从俞所长家出来不久,又返回去将1000元现金从俞所长家的门缝…  相似文献   

12.
黄绣丽 《政府法制》2009,(11):22-23
涉事官员终落马 丁海玉是一个奇特的商人,他在前期经营中还做日常生意,但后期最重要的“经商方法”却变成了通过打官司来牟取暴利。他几乎把每一家和他做过生意的公司都告上了法庭,他这样做不是因为他真的有多少委屈,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胜诉获得暴利。他付出的成本就是行贿法官。直至最后中纪委介入,终使他倒在了这一奇特的“商业模式”之下,  相似文献   

13.
王文波 《法庭内外》2008,(11):62-62
22岁的史俊清是河北魏县人,他的两个哥哥都在北京从事水果批发等生意。不愿继续读书的史俊清辍学后来到北京投奔两个哥哥.先后在两个哥哥处干了几年.因为哥哥们把他挣的钱给了父母,史俊清就对哥嫂心存不满。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一辈子靠卖画为生,出手阔绰,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居住在巴西时,曾参与办公司,当了一个挂名的董事长,最后经济损失惨重. 大约1963年的时候,张大千居住的巴西摩诘小镇上有好几位华侨都是张大千的朋友,其中两位是张大千的四川老乡.他们原来在大陆做猪鬃生意,到了巴西后,他们发现当地的猪毛都被当成垃圾丢掉的,非常可惜,觉得成立一个猪鬃公司肯定只赚不赔.但是,猪鬃在本地没有市场,只能出口,而按照巴西政府规定,注册一家出口公司需要相当大的资产做保证才能获得批准.他们便找到张大千,希望他帮忙,联手办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一、拒不履行蒋连庆与张华是多年的生意上的伙伴,张华经营水泥、钢材等建材生意,蒋连庆开了个水泥制品厂。蒋连庆经常从张华那里赊买水泥等材料,由于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市场风险,他的水泥制品严重滞销,半年多了也没卖出去多少产品,小厂处于倒闭的边缘,他欠张华的30多万元的购物款也无力支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张华的建材生意也遇到了难题,急需用这笔钱来保持企业正常运转。张华多次向蒋连庆索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案情 1996年9月底.范某欲到福建做一笔香烟生意但无资金,遂找到李某,向李介绍了这笔生意的情况,并谈及资金问题。10月7日,李某向银行贷款4万元交给范某,范某丈夫刘某写了一张收条给李某,上写“收到李会计做生意资金4万元整”。  相似文献   

17.
涉事官员终落马 丁海玉是一个奇特的商人,他在前期经营中还做日常生意,但后期最重要的"经商方法"却变成了通过打官司来牟取暴利.他儿乎把每一家和他做过生意的公司都告上了法庭,他这样做不是因为他真的有多少委屈,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胜诉获得暴利.他付出的成本就是行贿法官.直至最后中纪委介入,终使他倒在了这一奇特的"商业模式"之下,也引发了当地司法系统的地震.  相似文献   

18.
沪家解忧     
我和我老公结婚时间不长,他在婚前就开了一家公司,一开始公司生意不是很好,但是在结婚后的最近两年,公司发展得很快,也赚了很多钱;这个公司是我老公和他哥哥一起开的,我老公占绝大部分股份。  相似文献   

19.
射洪青年胡安戈以做水产生意为名向父母要了5万元本钱,可是他把这笔钱用于打网络游戏,由于担心父母查账,便两次用"毒鼠强"将父母毒死.胡安戈被四川省遂宁中院一审判处死刑后,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正式将玩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但是,该标准并未成为这名"超级网虫"的免死金牌.  相似文献   

20.
江心 《检察风云》2022,(2):42-43
一家面临倒闭的食醋加工厂,为何突然间生意红火、起死回生,其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营销手段?2021年8月,一个贩卖假醋的犯罪团伙被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刑. 灯火通明的偏僻仓库 孙老木的家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的一个村子里,他长年在当地一家农贸市场卖调味品,生意不好不坏,赚的钱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可他对此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