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美与共     
正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歌声,都能成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服饰,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包容万象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里有体现了"和"的哲学的侗族大歌,这里有用美丽回答苦难的坚强的苗族,这里有诗意地栖居的历史风景,这里有古代中国的精神缩影,这里的30多个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歌声,都能成为一种人类的文化: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服饰,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 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包容万象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这里有体现了“和”的哲学的侗族大歌,这里有用美丽回答苦难的坚强的苗族,这里有诗意地栖居的历史风景,这里有古代中国的精神缩影。这里的30多个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邹万银 《实践》2006,(9):43-44
草原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文化形态。从它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重要阶段;从它的分布区域看,它遍布于欧亚大陆。笔者这里所说的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世代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创造的文化。我国草原地区通常包括沙丘和森林地带,在  相似文献   

4.
王劼  俊君 《实践》2011,(2):41-41
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县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盛乐古城遗址和著名的东汉壁画墓等。近年来,和林格尔县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县为目标,以打造和培育“四大文化园区”为载体,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塑造文化品牌、开展社会文化创建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同理,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民族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民族文化是构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沃土,是维系民族成员心理的重要纽带,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基础。草原文化是北方民族特有的文化,保护和发展草原文化,应该注重其三要素。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49个民族亲如一家;这里有64种储量矿藏;这里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这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转折和重生;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闽粤文化、滇文化在这里交融……这就是贵州,一个历史悠久、物阜民丰,集自然生态与厚重人文于一身的多彩之地。  相似文献   

7.
这里沙漠起伏,戈壁似海;这里冬春沙暴肆虐,夏秋骄阳似火,且水源匮乏,含氟量高;这里不通邮,不通车,缺医少药,行路艰难。联合国人类生存环境考查组曾把这里指定为人类不能生存的环境;中、美、日野生动物和古生物的一个考察小组也断定这里只有极为耐旱、耐渴的野生...  相似文献   

8.
正这里是地球同一纬度仅存的绿洲;这里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拉片村的瑶山古寨;这里是白裤瑶族的家园。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有"东方印第安人"之称。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化,还能感受国家AAA级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别具一格。走进这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一批批有特色、有载体、有亮点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推出,荔波旅游,从内到外,逐渐演变成一部"厚重的书"。这里汇天地之灵气、集秀美之山川于一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这里有"活着的甲骨文"水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傩戏、瑶族猴鼓舞等文化名片,神奇迷离的民族文化让八方游客流连忘返。茂密的原始森林,书写着生命的神秘传奇;多彩的民族文化,记录着历史的交迭更替。这里是贵州荔波一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  相似文献   

10.
程轶 《实践》2008,(11):56-57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资源宝库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利用.因而,必须搞清楚研究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坚定自信,充分挖掘"金贵之州"的文化内涵美丽金州黔西南,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金矿。自然文化资源金贵。这里有水墨画卷般的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古朴自然的布依、苗族村寨,一望无边的高原草场,见证辉煌岁月的"二十四道拐",悠远动听的布依古八音。民族文化资源金贵。这里的"三月三""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娜 《实践》2008,(6):47-48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这里拟从音乐文化生存、发展、保护的角度,谈谈在新时期如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乌盟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苏木是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拥有4个牧业嘎查、1320多蒙、汉、回、满4个民族人口的纯牧业苏木。说到这里自改革开放、畜草到户以来20多年一直呼啦啦高扬着的一面靓丽的“民族文化旗帜”,的确令全旗干部群众大为感慨,让全苏木各族群众笑口常开,甚至令区内外慕名者不邀而至。因为,这里的蒙古族人热爱生活、热爱草原、热爱自己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他们把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看得同延续生命一样重要。所以,查干敖包草原这块文化阵地始终被优秀的民族文化牢牢地占领着,什么封建迷信、“法轮功”邪教组织,在这里统统无立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0,(3):55-55
一个地区的文化气质,反映了这片土地的肥沃或贫瘠。多彩贵州高原自然的巧夺天工和气质,赋予了我们心灵的内在。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没有皇家政权的变迁,也没有官宦商家的兴衰。但从古至今,人类对这片土地的耕耘从未停止过。这里的人们征服自然,为自由而抗争。社会变革和民族文化的演变都被摄影师们一一收录在镜头里。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7,(4)
<正>地处通辽市西北部的扎鲁特旗,素有"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民族版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这里秀美的山地草原孕育了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培养了众多享誉中外的民族文化艺术界名人。近年来,扎鲁特旗委、政府提出了"打造民族文化大旗"的目标,对民族文化给予重点扶持,使民族文化之花在扎鲁特草原上竞相绽放、大放异彩。乌力格尔、好来宝:扎鲁特草原民族文化的代表乌力格尔,通俗地说就是讲故事,  相似文献   

16.
刘伟民 《奋斗》2012,(6):25-27
2012年农历龙年正月十五,省委书记吉炳轩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宣传思想文化界专家学者代表一起共商龙江文化发展大计。在这次会议上,吉炳轩同志提出了要广泛宣传大美大爱龙江。什么是大美大爱龙江?有人曾这样描述道,“这里春天山花烂漫,大地飞花香似海;这里夏天绿意盎然,万顷碧波胜江南;这里秋天层林尽染,五花山色竞斑斓;这里冬天银装素裹,清纯世界美名传。这里有冰城的晶莹,有雪城的浪漫,  相似文献   

17.
齐凤元 《实践》2006,(4):44-45
内蒙古西部地处黄河中上游,是“河套人”的发祥地,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多样共生、民族文化特点突出的地区。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其民族特征独具魅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在从江县这片32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4.6万人。各民族人民群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积淀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为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有风格独特的民族建筑,有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有优美动听的民族歌舞,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10)
正素有"金沙之城"美誉的奈曼旗地处通辽市西南部,这里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资源富集。近年来,奈曼旗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推介和文化品牌的打造,从蒙古族民歌《诺恩吉雅》到奈曼版画,一个个文化品牌,在这里闪耀着光芒。"诺恩吉雅"民族文化传承舞台"老哈河水长又长,岸边的骏马拖着缰。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出嫁到遥远的地方……"这首情真意切的蒙古  相似文献   

20.
正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位于中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在我国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这里积淀了壮丽、绚烂的民族文化,拥有着令世界惊奇的自然景观;这里主要居住着三个繁衍生息数千年的少数民族——藏、羌、彝,他们守护着各自古老而神秘的民风民俗;这里穿越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至今仍然生机勃勃……这里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形态,成为国家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重要地带和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