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雪 《理论月刊》2007,(9):53-55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并确立了艺术真理的问题。艺术真理存在于前科学的意义世界中,与人的存在同时发生,是对科学意识、科学真理的最严重挑战。艺术真理最终将人的存在推进到语言理解的意义世界,人类正是由此走向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2.
白雪 《理论月刊》2007,(9):53-55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并确立了艺术真理的问题.艺术真理存在于前科学的意义世界中,与人的存在同时发生,是对科学意识、科学真理的最严重挑战.艺术真理最终将人的存在推进到语言理解的意义世界,人类正是由此走向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乃是人追求真理的意义世界,追求作为人之存在的真理的意义;它也是人追求现实性的意义,追求人之如何存在的意义。文学艺术是人希望凭真理生活、求真理意义的呐喊;它是人建构此岸世界的家园的价值所在。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文学艺术是真理之寓所:人创造和拥有文学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它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文学艺术是人探究生命意义的途径和方法,它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精神需求,它是人从人自身出发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投射,是人类生命活力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遵循着两个原则 :一个是真理原则 ,一个是价值原则。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 ;另一方面以价值为动力去追求更加完善和完备的真理。违背真理的“价值” ,在实践中最终不能实现 ;不带任何价值的“真理” ,也同实践的成功无缘。因此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 ,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汤飞宇 《求索》2014,(7):74-78
艺术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一种心灵化构成和想象性观念成果,即人类以“美”的方式反映与表达自身世界的一种文化生成,体现和反映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观念。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反映世界的文化符号,承裁着一个民族自身“调适环境”的思维观念与情感态度,并且这种符号化的创造性构成总是在具体的世界关系表达中,延伸与丰富其隐喻替代与象征表达意义。民族文化的不同存在直接影响与决定着艺术的符号生成方式与象征表达方式,并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成果,人们正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来认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真理本身不是价值,但是,真理作为人类实践—认知活动、科学研究、理论思维所时刻追求的目标,作为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武器,是人类获得自由、幸福和解放的根本条件,因而必定有价值。它的价值性在于为人类提供“真”。而“真”是具有双重价值和作用的。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包含着客观的、恒定的、无条件的、永远推不翻的内容、成分、属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其二是,马克思真理从有限中发现了无限,在暂时中找到了永久,从这个意义说它“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4页);其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人类真理长河的一部分,它具有自己的绝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是指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曹立翔 《青年论坛》2003,(6):122-123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遵循着两个原则 :一个是真理原则 ,一个是价值原则。因此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 ,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人类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但不可能穷尽真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也不应该是凝固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首先,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要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艺术始终在谨慎地创新李政道说过,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从起源上考察以及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科学与艺术常常相依为命,以共同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时代与乌托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已经过去的文明时代的代表是物理学,那么新的文明时代的代表可能就是生态学。传统的物理学的图景中,人是站在自然和事物的对立面,从自然与事物中榨取对自己有实际用途的东西的。在生态学研究中,人与自然在存在的意义上是平等的、息息相关的。与物理学时代的重技术、重物质不同,生态学的代更看重的是关系、交往,更看重精神在世界中的整合、升华作用,而艺术将首先从人类生存的内宇宙中救治技术在近代社会数百年中淤积下的弊病,它作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将如同大地作为万物的栖息地,这将成为新时代人们的共识。入将通过自身的改进与调节,努力改善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更美好、更和谐、更富有诗意的世界。我们的职责是着手于对大地、天空以致人们心灵的乌托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李立培  吴家华 《传承》2010,(3):52-53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真理性的认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真理性的认识能正确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的实践不断的向前发展。而真理又是一个理论体系,其中经验真理就是真理的一种。认识和研究经验真理,对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真理体系以及对未来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真理性的认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真理性的认识能正确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的实践不断的向前发展.而真理又是一个理论体系,其中经验真理就是真理的一种.认识和研究经验真理,时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真理体系以及对未来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尼采将古希腊悲剧视作酒神和日神精神相结合的艺术品.阿波罗梦幻般的祥和、光辉的世界与狄奥尼索斯狂乱、迷醉的世界在古希腊悲剧中得到完美结合.生命短暂易逝、现实残暴凶险,无论对初识世界的古希腊人,还是对惶惑不安的现代人而言,艺术都是人们转化恐惧、寻求安慰的重要媒介.艺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激发了被简化了的世界的表象.凡是在生活中饱尝艰辛的人,都需要这个表象,这便是艺术的慰藉功能.作为超经典的世界文学,无疑更具备这种慰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化与消费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文化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消解了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和精英文化。由于对世界本体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从而导致规范性艺术形式的解体 ,表现意识 ,表现形式乃至艺术本身都严重泛化 ,它抹煞了艺术与生活、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 ,由超文学、超艺术导致非文学、非艺术 ,并与文化商品化和消费主义合流  相似文献   

16.
李世荣 《求索》2012,(9):184-186
世界现代文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以其深刻的艺术魅力诠释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浪漫主义文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绝对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联系,雪莱通过文学作品《西风颂》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寄托,只有植根与这样基础之上的文学形式才能够长存与世界文学艺术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的关注思想。主要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它的核心是不断地对科学真理和社会正义的追求。它的发展动力在于怀疑和批判;它所表达的是对人类和世界命运的终极关怀,它为一种永恒的信仰和理想去冷静地解读历史与对传统的超越,它鼓励人们克服困难并迸发出创造的伟力。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个三维坐标系,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他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这样,呈现在医务工作者面…  相似文献   

18.
真理既是人类观念地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重要的社会生存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真理虽不构成基本哲学范畴,但却是历代哲人探索和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哲学的真理观念不是以其概念的形式直接呈现的,而是通过讲"道"和讲"理"呈现的。在内涵上,它表现为在真知意义上对常规之知的否认和对"道"及"理"的体认和领悟。从宽泛意义上说,真理这一内涵虽然与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内涵不同,但却与西方早期哲学中真理内涵在认识层面上很接近。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观念内涵及其逻辑演变,有助于彰显中国哲学真理观念的独特本质,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9.
方新文  边林 《前沿》2010,(6):12-15
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其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伯姆对话"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文章首先对戴维.伯姆从物理世界到物理世界的思考脉络进行解读;其次,揭示"对话"与人的本源的密切关联;最后,通过对"伯姆对话"基本内容的解读来明确它在多元化时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奕  门小勇  李鹏 《前沿》2007,1(5):204-205
本文通过对于艺术和审美的理解分析了艺术与审美的关系,提出了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信息和设计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艺术和审美代表着人类的不断探索精神,它最终要展现的是人类全新的精神境界;艺术和审美智慧是一种有情感介入的、整体性的思维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