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消费需求膨胀是指消费需求超过了消费品的可供能力而形成了供求失衡的格局。一般来说,消费需求膨胀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二是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可供消费品的增长速度;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根据这三个标志来看,我国确实存在着严重的消费需求膨胀。首先,1988年全国国民收入按当年价格计算为11338亿元,比1983年增长1.4倍,平均每年增长19.1%,而1988年全国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却达到了8821亿元,比1988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增长22.7%,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如何通过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是摆在我国政府和 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由于我国居民可支配的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 度相差太远,出现了在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产品相对过剩的现象。所以,采用收入政策 使居民的收入的增长速度与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适应是扩大国内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的 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消费疲软"的背后机制"消费疲软"是一个相对概念,指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过去十年我国消费年均增长超过8%,远超过许多国家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消费市场是全世界最为强劲的市场之一。之所以说我国消费疲软,是因为GDP增长速度更快,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GDP之比越来越高,但事实上消费支出、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比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所以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2)
基于西藏自治区1990—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产业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缩小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风险性分析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2.9l。但是,如果考虑农民纯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转化为下一轮的生产性费用,而城镇居民则享受一定的住房、医疗、教育、财政补贴等各种隐性社会福利的话,那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1。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区位劣势,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也普遍存在着素质差异,因此农民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幅度的收入差距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高是绝对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6.
郭小学 《求知》2006,(2):9-11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既有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又有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劳动、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权益享有上的差异。其中,城乡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差距,近年来一直呈不断扩大趋势。城乡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启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一、最终消费名义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消费率有所提升"十二五"头三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的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消费增长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数据表明,我国在"八五"、"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最终消费增速均低于GDP和投资增长速度,"十二五"以来在增长方式转变和收入分配调整的作用下,我国投资快、消费慢的不合理增长格局出现改善迹象。"十二五"以来,消费率开始止跌回升,消费率有所提高,"十二五"头三年消费率平均为  相似文献   

8.
五万多亿居民储蓄存款流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尽管央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 ,但居民储蓄一直呈超常高速增长之势。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988年为3801.5亿元 ,1992年11545.4亿元 ,1995年29662.3亿元 ,1998年达53407亿元。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时间里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14.3倍 ,大约每两三年就翻一番。1991—1998年 ,GDP年均增长10.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9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8.8 %。可见 ,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也超过居民平均…  相似文献   

9.
张茉楠 《求知》2013,(5):23-24
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了中国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和结构将经历深刻变化。有数据显示,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扣除价格因素,2011年我国GDP总量较2002年增长了1.5倍,人均GDP增长了1.4倍。而今,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根据测算,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3,(Z1)
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不仅必需,而且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先来看看内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首先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多年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大要素始终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强大动力,尤其是消费和投资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9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情况如下: 消费需求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绝对主力。消费需求主要是指最终消费需求。90年代以来,最终消费需求对我国GDP平均贡献度是60.1%,平均贡献率是6.42。  相似文献   

11.
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较好,GDP同比增长可达8.1% 在美国经济减速、日本经济走向低迷、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的大环境下,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仍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将达到43309亿元,同比增长速度可达8.1%;工业增加值可达13000亿元,同比增速为11%;固定资产投资额可达8766亿元,同比增速为16.3%;社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步稳定地提高,但是在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一个问题显现出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不容乐观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年均9.8%(1979-2007年)的高速增长,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出6.8个百分点,与目前保持高速增长期最长的韩国持平或更长(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期为30年,年均增长8.5%),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10年,我国GDP(5.88万亿美  相似文献   

14.
高琴琴 《学理论》2012,(14):149-150
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正式步入中等收入行列,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开始凸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针对我国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问题进行可能性和实质分析如下: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公共服务体制;改善民生;构建创新体系;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经营道路;实施差异化战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通过研究发现了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研究显示,在人均GDP较低阶段,GDP的增长使幸福曲线的上升坡度很陡;而到了人均3000至5000美元的水平后,GDP进一步增长并不能带来同比例幸福感的增长.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均出现了这种“伊斯特林悖论”现象,亦有人将其称之为“幸福—收入之谜”.  相似文献   

16.
以1979年为分界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十一年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以平均每年30—40%的超高速发展。这个发展速度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9.5个百分点,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现实问题(一)从国际横向比较看,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2012年,全球GDP中,服务业增加值占了70%。与我国发展水平相似的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了54%,高收入国家占比达到了74%,分别比我国高7―27个百分点。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我国服务业也相对滞后,我国GDP约相当于全球GDP的11.3%,而服务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全球的7.3%。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上升到了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大环境下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虽低于去年的速度,但开局良好,仍达到了7.6%的增长速度。 总体观察我国今年的经济走势仍会比较乐观。但是,从我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在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忽视,尤其是对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运行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4,(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预测2004年世界GDP增长将比2003年明显加快。世界主要经济体大多数增长速度都明显加快,IMF预测2004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2.9%,比2003年加快1.1个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我国GDP以年均9.8%的增长速度连续了30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史上少见的长期高增长的奇迹。二战后经济增长率超过9%、持续增长超过30年的经济体只有博茨瓦纳(年均增长11.5%,持续32年)和台湾(年均增长9.0%,持续3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