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文化长期发展的积淀,为蒙古族13世纪的崛起提供了动力;蒙古族自身的创造力又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的发展,把蒙古族推到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乌云塔娜 《实践》2010,(10):53-54
<正>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游牧文化艺术。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游牧文化中最为夺目的乐章,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具有旋律舒展、字少腔长、起伏连绵、豪放自如、一泻千里的审美感。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以蒙古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集中地体现了蒙古族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正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  相似文献   

4.
通兴 《支部生活》2009,(7):43-43
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是我省唯一的蒙古族乡,有6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5636人,蒙古族5429人,占总人口的96.3%。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餐饮业为主,被誉为“建筑之乡”、“甜瓜之乡”、“民族文化歌舞之乡”等。乡党委下设7个支部,全乡有党员242名。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2)
<正>内蒙古自治区被誉为蒙古马的故乡和蒙古族马文化的摇篮。蒙古族以"马背民族"著称。在蒙古族文化中,马被奉为"神"。在北方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史前艺术"中就有马的形象。在草原上,人们把那种没有一根杂毛的纯白马视为"圣物骏马"、"长生天"派来的使者,是能为草原带来美丽富饶和为牧民带来富裕幸福美好生活的象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核心,蒙古族马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的形象标识。一、内蒙古马业发展的六个转变养马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马能为人们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7,(9)
正《蒙古源流》是蒙古族三大史学著作之一,被称作蒙古族的《史记》。蒙古源流四个字寄托着蒙古民族对历史的追思。为让后人感知蒙元文化的变迁与辉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转变发展思路,做大做深蒙古源流这篇文章,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应运而生,拔地而起。铭记祖源还原历史集成蒙元文化精粹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2010年起开始规划建设,以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鄂尔多斯独特的地域环境为依托,以  相似文献   

7.
乔布英 《实践》2008,(10):53-54
鄂尔多斯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和有关资料记载,在鄂尔多斯地区,战国时期就有匈奴人的胡笳等乐器,西夏时期就有琵琶等乐器:元代.有“牛皮大鼓”、“胡笳”和萨满教的“仪鼓”、“拍板锣”等。据明代人记载: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群众往往于劳动之余,聚集在一起吹胡笳,弹琵琶,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民间的音乐、舞蹈活动相当频繁,历史题材的说唱也很普遍。到了明代后期,蒙古族的民间说唱艺术比较活跃,如民间歌曲《三百六十个黄羊》、《四公主》等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8.
许庆云 《实践》2006,(5):42-42
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北部边陲,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党的生活(青海)》2010,(2):I0003-I0003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部,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大门。近几年,乘着改革的东风.乌兰县教科文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践行科学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孟荣涛 《实践》2014,(5):48-49
<正>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  相似文献   

11.
武俊平 《实践》2009,(11):54-54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共存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多元文化的共存既给我们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挑战,义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有着天然的亲绣关系。如何挖掘利用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创造适合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盛丽 《实践》2013,(6):53-54
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是蒙古族服饰最华彩的部分,历经漫长岁月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格。它凝结着蒙古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是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民族心理、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现,不仅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民族情感,也融会了超凡的想象力和睿智的设计构思。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把一些劳动和生活用品加以美化,使之成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丽的头饰  相似文献   

13.
哲里木盟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蒙古族民歌、“安代舞”、蒙古族说唱艺术“乌里格尔”享誉国内外,素有“歌海”、“舞乡”、“曲艺摇篮”的美称,在这块民族艺术的沃土上,曾诞生过著名的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也曾是革命音乐家麦新战斗过并献身的地方。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全盟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这里的文化艺术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逐步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繁荣和发展。早在1946年春天哲盟第一次解放时,通辽、开鲁等地…  相似文献   

14.
从湘西来说.建设文化强县.必须继承土家优秀的历史文化.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里耶秦简牍的发掘.更是向世人展示了土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展示了汉文化和土家文化的历史融合。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站在继承和发展土家优秀历史文化的高度.全方位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从龙山的文化资源现状来看,重点是实施三大“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称号。马鞍,这一伟大的发明,将英雄与骏马紧紧连在了一起。在游牧文明的历史与光荣里,马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鞍是马具之一,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适合骑者的臀部,前后均凸起,两头高,中间低。马鞍是放在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也是蒙古族马背文明与雄风的象征。马鞍艺术是蒙古族马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蒙古族制作马鞍和装饰马鞍的历史十分悠久。王国维先  相似文献   

16.
郭培筠 《实践》2010,(8):51-52
草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它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从历史资源来说,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丽莎 《实践》2015,(4):56
<正>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蒙古族法律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样,从历史中走来,在岁月中成长。就让我们沿着蒙古族的发展历程来回溯蒙古族第一部成文法的诞生。原始部落时期:仅有生活习惯规范据史料记载,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摇篮。"蒙古"最初只是其中一个部落的名称,随着各部落统一才形成"蒙古"这一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通辽市提出了创建“文化大市”的工作目标,这既富有实际意义,又富有理论价值,很值得探讨。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中东部的中心部位,属辽河冲积平原,也属古老而文明的科尔沁草原。它与首都北京以及天津等大城市一线相连,特别与辽宁的大工业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辽的铁路、公路四通八达,航空、通讯也快速发展。在通辽创建“文化大市”的过程中,我认为应形成以下特色:一、形成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特色通辽市同其它地方一样具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科尔沁蒙古族优秀文化,科尔沁民歌、好来宝、安代历千余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19.
孙书敏 《实践》2010,(10):50-51
<正>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区域,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蒙古族精神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中。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形态也生生不息地沉淀和更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会出现文化形态的定格。流动的草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物质文化作为历史遗留了下来,而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文化则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作为特定的历史流传物,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记忆,它以完全的经验体验的方式,记忆下了草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中的产生和发展。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草原文学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忆下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文化。因  相似文献   

20.
乌兰娜 《实践》2007,(5):45-46
四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蒙古族乐器,它音调悠扬,音色悦耳,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艺术历程中创造的四胡及乐曲,在新的时代又插上了飞向世界音乐高峰的金色翅膀。自古以来乐器就被称为人们身体以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