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一个具有鲜明主体性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大众主体向度表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对大众主体有用的价值雏度。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化”大众和大众“化”两个阶段,借助大众的主体实践能力实现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性精神价值得以由潜在变成现实。从价值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坚守人民立场的鲜明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揭示了劳动实践对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根本意义;确认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是否自觉地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而在于是否把代表人民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巩固执政地位具有目的和手段两种属性,代表人民利益则更具有终极目标之意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根本手段。把代表人民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关键是要在现实中摆正代表人民利益与巩固执政地位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信念的价值认同、理论认同及其变化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绍君  徐坡岭 《探索》2000,(1):71-73
与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伴生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新内涵的的认知和认同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社会主义信念的削弱。本丈认为,社会主义信念的形成来源于两个途径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理论认同和对社会主义目标的价值取向认同。后一个认同又直观地体现在对共产党人的价值形象认同上,并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考察实践中社会主义信念的变化轨迹,进行了证实。最后得出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是,一方面加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内涵的研究和宣传,争取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内涵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党的建设,重新确立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人的价值形象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略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学平  吴建华 《唯实》2003,2(8):32-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 :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 ;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 ,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钱学平  吴建华 《唯实》2003,(9):32-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于:它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立足点和价值目标;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正确对待发展中的代价、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为着力点和价值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创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提升和建设未来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包含经济上的“小康”、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小康”、人的全面发展等层层递进的价值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新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引。只有确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 ,坚持“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开放性、多样化 ,通过最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刘志雄 《探索》2001,1(2):20-23
价值取向是主体的意向、意愿和要求及其实践活动的表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其政治价值取向是人民主权,经济价值取向是发展,社会价值取向是整合,政治体系价值取向是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20,(4)
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性问题,对认同生成机制的研究是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本质与目的是大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将自身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马克思主义均具备获得大众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生成遵循人类基本价值认同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两条线路"双螺旋式交互上升"的机制。本着"有利于促进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生成"的原则来构建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培育路径,需要通过"理论阐释+环境熏陶",增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通过"双向互动+需求满足",提升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意识;通过"实践体认+长远规划",补足大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简单地说,就是特定的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大众进行传播,使大众了解、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经历了“解放人民群众-改造人民群众-关注人民群众-发展人民群众”这样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整个变化过程中,人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取向主体。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演进的终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16,(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理论。这一理论呈现出立足现实和理想引领的有机统一、顶层设计与基层推动的有机统一、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聚焦国内和放眼世界的有机统一、理论创新和制度保障的有机统一、大众话语与深邃思想的有机统一等鲜明特征。总结和分析这些特征,对深刻理解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的形成发展、基本内涵、理论体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章越松 《探索》2006,3(6):21-24
江泽民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体现了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的价值关怀,内涵了丰富的价值思想。这主要表现为以人民群众为本位的价值主体、以第一要务为标准的价值评价、以执政为民为选择的价值取向、以创新为动力的价值创造和以全面协调发展为手段的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价值行动与价值宗旨"的集体智慧,是对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为了谁、依靠谁"的精辟总结。文章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人百年追求等角度来深刻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背景渊源;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目的、发展原则、力量源泉、价值取向来把握其思想内核;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指南、汇聚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力等方面来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6.
余正琨 《理论导报》2011,(6):22-23,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理论上不断成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认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典范,是建设和谐新疆的应有之意,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固本之举。  相似文献   

18.
时下,我们着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的,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最主要的理论点都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核心理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崭新理念,有着丰富的理性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方向和时代立场;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我们党顺应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柴宝勇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坚定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自信》认为,中国式民主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反映人民群众真实意旨的实践创新,具有鲜明政治特色和显著比较优势。中国式民主具有系统完备的制度安排、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民主的精神追求、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等深层次要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坚定中国式民主的文化自信,一方面,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人民群众的民主认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分配伦理思想的人民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价值实现等方面,对促进我国收入和权利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更公平具有指导意义,对解决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