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友声》2023,(2):12-12
3月24日,新西兰外长纳纳娅·马胡塔专程到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参观杰出国际友人代表、中新友好使者路易·艾黎故居,林松添会长陪同并共同出席艾黎雕像揭幕仪式。新西兰驻华大使毛瑞、马胡塔外长访华代表团全体成员,友协美大部主任沈昕,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唐志文以及部分主流媒体、友协美大部人员共40余人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新西兰著名友人路易·艾黎诞辰百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纪念路易·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最近资助再版了《艾黎自传》中、英文版。这部艾黎晚年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友声》2008,(1)
(2007年9月10日)(摘要)9月7日我们在北京举行了路易·艾黎诞辰110周年、来华80周年暨逝世2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我们再次隆重集会,在这里纪念这位著名作家、诗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们的老朋友路易·艾黎。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纪念路易·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于1995年12月1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艾黎—何克与工合”座谈会。这个座谈会是为了纪念两位为中国工合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新西兰的路易·艾黎和英国的乔治·何克而召开的。通过回顾他们献  相似文献   

5.
1997年12月2日是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诞辰100周年,新、中两国有关方面正在筹备纪念活动。这位被邓小平同志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 的国际主义伟人,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整整60年。他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是一位中国文物的爱好者和收藏家。 路易·艾黎在中国的60年,也是他收集和研究中国文物的60年。他的兴趣非常广泛,书画、陶瓷、玉器、铜器、古币、古籍等无所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诞辰110周年、来华80周年和逝世20周年。9月7日,对外友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纪念这一重要日子。出席大会的有全国  相似文献   

7.
《友声》2007,(6):4-5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新西兰友人、著名作家、诗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诞辰110周年、来华80周年、逝世20周年。  相似文献   

8.
《友声》2007,(6):8-8
今天,能够在这里参加纪念大会,并代表路易·艾黎的亲属就艾黎生平发表讲话,我感到非常荣幸。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诞辰100周年、逝世10周年和来华70周年。参加今天纪念大会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0.
《友声》2007,(6)
(2007年9月7日)(摘要)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新西兰友人、著名作家、诗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诞辰110周年、来华80周年、逝  相似文献   

11.
《友声》2007,(6)
路易·艾黎是一位伟人,一位改变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生活的新西兰人。今天,我们在这里追忆和缅怀这位伟人,他热爱中国人民,与中国  相似文献   

12.
何明清是谁?     
<正>新西兰最知名的中国通路易·艾黎说过:"如果何明清是个男子,她就是个英雄了。"艾黎的大名在他的第二故乡已是家喻户晓了,都知道他是工合组织的创办人并  相似文献   

13.
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凡接触过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艾老"。  相似文献   

14.
《友声》1999,(3)
3月2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通过新西兰驻华使馆向新西兰国立图书馆捐赠了中国人民的已故老朋友路易·艾黎的遗留文物。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新西兰驻华大使安德岩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5.
在千千万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尽力的国际朋友中,新西兰的路易·艾黎是杰出的一位。他1927年抵达上海后,就与劳苦大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苍黄,与中国人民风  相似文献   

16.
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说:"中国有两座最美的山城,一座是湖南的凤凰,一座是福建的长汀。"记者来到长汀采访时,虽然正值8月盛夏,但是城内气温并不高,宜人的气候表现在行人的脸上,就是悠然和闲适,毫无大城市人的急躁。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28日下午,为纪念新西兰友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诞辰110周年、来华80周年和逝世20周年,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和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举行了纪念大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对外友协会长周慕尧,长宁区区长卞百平,市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汪小澍,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个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60年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1927年他来到上海,很快就了解到旧中国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毅然投入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竭尽全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诗人朱子奇的诗文集《心灵的回声》不久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结集了朱子奇长期从事文学活动而创作的优秀诗歌、散文及评论作品140余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是作者几十年来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和艺术结晶。本刊转载他纪念老友路易·艾黎百岁诞辰的诗《不会离去的艾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在中国生活的60年中,与中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在半个世纪中,他通过开展“工合运动”,创办培黎学校和参加保卫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