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治理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近年来却成为国际话语场域中的争议性概念。考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发展中国家”概念的历史,对于厘清相关争议的缘起和进一步理解国际话语竞争具有重要价值。“发展中国家”概念在GATT框架下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修订GATT1947第18条为代表的概念孕育阶段,60年代以增加GATT1947第四部分为代表的概念萌芽阶段和70年代以后以普惠制、差别优惠待遇及“毕业原则”等为代表的概念流行阶段。GATT框架下的“发展中国家”概念展现出模糊甚至混乱的特征,为日后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争议埋下了隐患。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概念的塑造过程中注入了自身的价值观,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却十分有限,这也为当今的国际话语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相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行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经济逐步腾飞。到70年代末期,它们都跨进了新兴工业化行列,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创造者,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地区)中的“优等生”、“佼佼者”,有人更把它们喻为腾飞中的四条小龙。直到如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在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前,必须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发展工业。在50年代,泰国工业不仅势单力薄,而且门类单一,当时主要只有两类工业,一是采矿业,二是农产品粗加工。1961年,在实施工业发展战略以后,泰国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初期由于发展战略失衡,工业化的成效不大。到了80年代,泰国受到高油价、高利率、发达国家贸易  相似文献   

4.
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求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 在20世纪50~70年代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闰家战略下,我国形成了城乡分离的制度。尽管在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城乡二元发展的阶段,但在中国,二元结构长期固化,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以不同的所有制和产业为基础,在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人为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把统...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腐败现象析因陈恩腐败现象是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严峻社会和政治问题。国家机关和政府公务员的贪污腐败已成为8O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经济持续滑坡,道德规范紊乱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9O年代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前言 印尼工业化至今仍处于早期阶段。渡过了从五十年代晚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困难时期以后,印尼工业家的经济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整个七十年代一直维持着超过百分之十的工业年增长率。工业增长绝大部份发生于大型工业企业部门,而占全国劳动力百分之八十的家庭手  相似文献   

7.
从国外引进资金加速发展本国经济,这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所关注的问题。其实,当今很多工业国家都是靠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日本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八年共引进美资八百七十九亿美元。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地区和台湾省也是由于大量引进外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战后形成的不同于欧美的、独特的金融体制维持了50年之久,它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特别是泡沫经济的崩溃,逐步暴露了其旧的金融体制的弊端。日本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逝去的十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为僵化的金融体制不能正常发挥金融输血的作用,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末,私有化成为一种全球性经济现象。1978年私有化进程从英国开始,同年,私有化及对所有经济生活减少干预的过程转移到美国、西欧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到80年代末,私有化浪潮已波及前社会主义国家。 在马其顿,私有化进程开始于1989年。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进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一切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力求保持内外平衡的稳定化政策引人注目。一些田际组织已经注重这一课题,七十七国集团特别强调这一问题。稳定化政策引人注目的原因是:第一,关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争论趋于平缓;第二,从70年代初始,世界经济步入巨大的金融与贸易的现实危机;第三,全球经济增长衰退和保护主义抬头要求发展中国家调整政策;最后,不少国家爆发债务危机,也要求以稳定措施恢复增长和取得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展览     
应琛 《新民周刊》2022,(5):16-17
作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地标,上海展览中心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城市变迁。同时,它也承办了许多重要的展览会,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上海日本商品展览会1956年12月1日,上海上海工业展览会横空出世,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日本商品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人出席。展会深度反映我国建国十年来上海工业的开幕。四千中外来宾作为第一批发展成就。观众进入中苏友好大厦的各个展览馆参观。  相似文献   

12.
孙山亦 《德国研究》2011,(1):26-32,79
随着战后联邦德国海外贸易的复兴,联邦德国商界对进军发展中国家地区表示出积极的态度。在美国调整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援助政策的背景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推动联邦德国参与海外援助计划。然而,联邦德国多以援助为名,行贸易之实。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际收支出现严重不平衡。艾森豪威尔政府强烈要求联邦德国分担美国的海外援助经费。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联邦德国政府态度发生实质性转变,最终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13.
泰国自60年代起就推行开放经济政策。从1957年至1973年,实际上是美国和国内商业财团决定了泰国的经济政策,而历届军政府寻觅调节这些内外的利益。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制造业商品出口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泰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实质贡献。70年代变得明显,如果经济要持续发展,就要在传统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创造竞争优势。泰国选择了利用廉价劳动力开展竞争的战略。70年代前后,泰国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两度将泰铢大幅贬值,多方位的自由开放政策以及由世界银行提供的两笔结构调整贷款,使泰国得以有条件跻身于亚洲经济之林  相似文献   

14.
印尼经济前景展望汪巍1994年11月15日太平洋经济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后,印尼工业部长阿利维波伍谈到,茂物宣言中提出的发展中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对印尼工业来说毫无问题,因为印尼工业已经成熟,实现贸易自由化可发挥自身...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制瓦解以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高水平。同时,美国在世界产出总额中的份额趋于下降。两者的变化趋势看上去并不吻合。本文力图说明,一国经济增长与其货币的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固定比例的关系。对剔除价格变动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长时间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本文发现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世界产出份额同时能较好地解释美元份额在后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进入各国外汇储备的篮子,它们较快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促成了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高度不均匀格局。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及其币种选择行为,美元的全球外汇储备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美元偏好"。  相似文献   

16.
论贸易全球化下国际交换关系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贸易全球化的产生和表现出发,分析了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并揭示了贸易全球化下国际交换关系的本质就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剥削,其后果必然是国际经济关系严重失衡,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二十多年,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体系由单纯转口贸易经济逐渐演变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1965年同马来西亚分离后受到国内市场的限制,新加坡政府的工业政策从发展代替进口工业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这种工业化政策是和积极引进外资外技,加强扶植新兴工业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城市市场国家。缺乏资源,从进入七十年代后,国际市场上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本国劳动  相似文献   

18.
一、外资在各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东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六、七十年代持续高速增长。工农业发展的速度比同期其它发展中国家都要快(见表一)。如此快速的发展,只靠本国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借助外来的资金和技术。东盟国家利用了当时世界经济繁荣的时机,引进了美国、日本和西欧的资本和技术,促进其经济,特别是基本空白的工业的发展。截至1979年底,原东盟五  相似文献   

19.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经济现象变化--结构性变化 1.概观 20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经济的根本变化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对70~80年代韩国经济性质作一个总体评价,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基于低粮价(低谷价)和低工资的出口主导型经济"或"依靠日本的原材料生产产品后打进美国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评价,但出乎意料的是,评价中的共同点是韩国国内市场(国内需求)过于狭小,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一直批判靠出口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或从原则上替代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化战略,他们也常常指出韩国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相似文献   

20.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现状与需求管理的瘫痪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状况 随着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萧条时期,当年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在90年代沦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实绩最差的国家之一。如下表所示,1991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1990年,1992年至1994年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63%,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