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世界多极化思想是江泽民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多极化是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冷战后的“极”概念与冷战时期的“极”概念有所不同。冷战后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表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8,(11)
俄罗斯近来的强硬令世界注目,先是大败袭击南奥塞梯的格鲁吉亚军队,继则支持格境内的南奥和阿布哈兹独立,总统梅德韦杰夫还宣称,坚决维护本国利益,不怕任何制裁,不惜同西方打冷战。这种种姿态是否表明俄罗斯已经强势崛起了呢?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变,标志着“冷战后”时代的结束。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美、俄、日之间的关系给东亚地区注入了新的世界政治因素,东亚局势进而显得更为复杂。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世界与地区政治新变局的挑战,妥善处理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国际战略重心几经调整,依次经历了北约“东扩”、“反恐”战争、“亚太再平衡”三个阶段.当前,奥巴马政府之所以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因应中国和东亚在世界权力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希望不断扩大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来制衡中国崛起.然而,“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未如前两次调整一样快速推进,当前已呈现出迟滞性特点,并且该特点将可能长期化.究其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地区战略与资源调配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各地区战略之间相互掣肘;而其实质原因,是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作祟,据此拟定的战略目标远高于其实力,也悖离了新时代世界和平需要大国加强合作的要求.美国对华政策应该摒弃冷战遗留下来的围堵思维,正视中国的崛起现实,并与中国等大国一道,以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塑造国际新秩序,方可共筑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8月8日,全球参与并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但正是这一天,“奥林匹克休战”原则在南奥塞梯被撕裂了一个口子。凌晨,强烈亲美的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发起军事行动,意欲收复南奥塞梯地区,与当地武装力量爆发冲突,随即演变为格鲁吉亚军队与在此地维和的俄罗斯军队的冲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在这  相似文献   

8.
卓爱平 《世纪桥》2002,(6):19-20
中国空军神话般地跻身于世界“空中强国”之林,是在朝鲜战场上。在这场较量中,中国空军以劣势装备击败了世界头号强大的美国空军,成为世界空军史上的奇迹。 “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支援,我们仍按原计划出兵援朝”,毛泽东的话掷地有声 二战结束后,在关苏冷战逐渐升温的背景下,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在远东冷战的焦点。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围绕  相似文献   

9.
向外输出美国民主、传播美国价值观,是美国全球战略与对外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输出民主战略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强制性。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输出民主战略各具特点:老布什政府注重巩固冷战成果,试图构建世界新秩序;克林顿政府积极实施扩展外交,试图建立民主国家大家庭;小布什政府着力实施“反恐”战略,划定输出民主的重点战略地区;奥巴马政府提出“负责任主权”、“巧权利”的概念,输出民主战略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
从“三个世界”到“东西南北”──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于艳君毛泽东在两极对峙时代,独辟蹊径,创建“三个世界”理论;当今世界,冷战结束,两极对峙解体,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邓小平审时度势,将复杂的世界局势概括为“东西南北”四方问题,在多极化世界中...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是国际“动荡年”。从年初的伊拉克战争,到年末的格鲁吉亚政权更迭;从朝核危机升级、缓解到恐怖主义再掀恶浪,世界处处云谲波诡,充满变数。但世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的大势仍保持不变,和平、发展、繁荣、进步仍是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中东地区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最近,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长达40页的“美国对中东的安全战略报告”,为美国冷战后的中东安全战略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难以预测的和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震惊全球,国际局势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特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调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地区安全形势出现变数,世界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但从总体上看,世界的大格局和大趋势并未改变。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  相似文献   

14.
冷战期间,美苏以大量核武器互相“确保摧毁”,整个世界笼罩在同归于尽的阴影中。尽管苏美两国都保持最大的克制,但也经常有“擦枪走火”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时代得到了进(?)本在全球的扩张使人类历史真正进入“世界历史”的完备形态;在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致(?)全球范围充分扩散、深化,特别是“冷战”后资本的寄生性、腐朽性更为露骨;“世界历史”历史(?)向极限发展,又在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上为全球社会主义准备着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表现出强劲的“变动性”,其发展趋势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日趋拉大。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色彩的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其相互关系也在不断调整之中。冷战的“意外”终结给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内容。在世界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不断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全球经济问题日益突出,等等。在世界政治领域,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等等。上述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17.
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将“推进民主”、“价值观输出”作为“美国在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资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战略的本质是以美国式的民主为标准,赤裸裸地推行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建立“美国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实现后冷战时代“美国治下的和平”,表现出美国的反民主、反人权、反自由的伪善嘴脸。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及其造成的巨大冲击曾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苏东剧变时期和冷战结束之初,有关社会主义“终结”的言论和预测不绝于耳。然而,社会主义运动尽管在苏东遭受严重挫折,但是,世界各国坚定的共产党员仍然坚信社会主义。他们在冷战后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以各种形式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低迷而不沉寂的发达国家工人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薇洲 《党建》2009,(5):61-61
冷战结束后,“扶资本抑劳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发达国家大行其道,加之全球化迅猛发展,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社会内部分化,致使世界范围内“资强劳弱”的态势愈来愈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中国威胁论”也不断风起云涌。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威胁论”又泛滥了5次,究其根源主要是冷战思维、制度文明的差异和现实利益的考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又有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永远是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