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晓 《学理论》2012,(29):174-175
近几年来,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重视,除了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在实践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综述教育叙事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其新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确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受西方社会科学"叙事转向"的影响,公共政策叙事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的演进历程,发展出了包括叙事式政策框架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全面梳理和系统阐释政策叙事的基本内涵、微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作用机理等内容,回顾政策叙事研究的沿革脉络,探讨政策叙事研究的缘起、关键议题与核心,发现政策叙事在揭开公共政策过程"迷纱"、推动政策学习、促进政策扩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公共政策叙事研究需要拓展不同政策领域中的研究,深化公共政策中共识性研究,加强政策叙事与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以及推动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吕超 《学理论》2010,(20):245-246
近年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试图在此基础阐述更为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观,从而使教师形成积极地心理教育健康观。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2)
高校生涯教育是以职业发展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生涯辅导和咨询。叙事疗法的"共构生涯故事""赋予生涯意义"和"生涯即故事",将学生视为自我生涯的创作者和责任者,与过程取向的高校生涯教育存在以人为本、正向积极、赋予意义的共通之处,叙事疗法理念的拓展或可在高校生涯教育中将产生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蒋雪莲 《理论导刊》2020,(9):118-122
叙事是人类表达认知和传递经验的一种基本方式,以共同的记忆和情感以及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对特定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内化。叙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具有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日常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借助象征符号、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能够有效地引导价值认同、调节情感记忆、凝聚社会共识,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种类、方式和发展,实现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相统一、旗帜引领与多样叙事相统一、继承发展与活力创新相统一,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更加合理,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唐名淑 《学理论》2013,(21):356-358
自1999年以来,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地域差异,特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但是在四川革命老区教师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所以力图唤起各界对革命老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视并提出专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字时代所呈现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质深深地改变和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创作和传播模式。智能故事、场景故事、体验故事等新叙事模式强化了叙事感染力与吸引力。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创新面临技术叙事的交互风险导致的情感真空、现代性的审美取向引发的审美抵制、数字平台形成的资本力量隐藏的价值风险等挑战。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应从情感、审美、价值观三方面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结构框架:从技术反噬回归技术反哺,推动数字技术为情感叙事赋能;构建用户需求的叙事取向,驱推用户同一性的创意叙事;破除数据资本的权力宰制,唤醒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从而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立君  柴辉  王海波 《学理论》2010,(15):269-270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重视在高职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中的角色扮演。思想政治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处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9.
张慧双 《理论导刊》2024,(1):116-121
图像叙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赋能方式。图像叙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结构、全系统的图像化创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呈现出崭新的生长样态。“封闭性”文字文本到“开放性”图像文本的迁移,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革新;“游离式身心对立”到“沉浸式具身参与”体验方式的转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锚定“靶向”的调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优化。然而在实践中,以图像叙事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主体困境、价值困境和技术困境。为此,应规范图像叙事行为,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图像素养;整合图像叙事资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力;加强图像叙事监管,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方面来诠释<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4)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和功能、二者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封蓉 《学理论》2012,(6):95-96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为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麦家的《暗算》。通过对四部获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届茅盾文学奖特色表现为叙事艺术的创新,这包括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叙事写法的创新性、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重新编排、故事情节的突破和叙事结构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公文写作强调规范,因此叙事不能铺张扬厉。在这样的局限中,本文意在探讨公文叙事的实用技巧:公文叙事的关键在于把握住文书的行文目的,其次要抓住材料的个性特点,充分突出主线人物。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8)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在后现代思潮中兴起的心理疗法,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可以结合平时从事的德育工作、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等,有效地汲取叙事疗法的先进理念、态度和先进技术,指导自己开展相关的学生工作,从而有效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叙事研究:发展教师实践陛知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韬 《民主》2009,(3):29-30
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性知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被简单地归结为教育教学经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缺乏挖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晶 《学理论》2012,(29):198-199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关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国内2007—2012年发表的有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阐述我国幼儿在行为习惯、情绪、社会交往三个方面常见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从环境、课程、教师等五个领域提出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预测和思考:一方面进行实证的研究,找出科学、专业的方法,另一方面再根据研究归纳细致的操作程序,使得幼儿园老师能够进行运用,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叙事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达方式。运用叙事话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凸显出百年来我们党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应然之要,也彰显出我们党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然之举。叙事并非一种简单的现象描述,而是意识形态意义的话语呈现。新时代新征程,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
由于民办高校在招生、学生待遇、教师来源及教师待遇等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多更复杂。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值得社会、高校、家长以及大学生自己的关注。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现实出发,有针对性地探讨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对于改进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尚志远 《学理论》2014,(2):141-142
当代美国作家罗伯特·沃勒的小说《廊桥遗梦》甫一面世便在全球刮起了一阵旋风,广受各方追捧、经久不衰。小说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故事,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小说中展现的美好爱情主题和独特艺术魅力,其叙事策略及叙事手段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康宁或完好状态,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学,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重视和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