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二月来信”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之后,中央对于红四军今后斗争发展方向的一封指示信,信中通过对红四军面临的革命形势和党的主观力量的估量,对红四军作出“分兵”的指示。遗憾的是,无论是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还是在红四军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四军前委和中央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因而来信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红四军前委的积极响应和贯彻实行。仔细对来信进行解析就会发现,虽然中央来信绝非毫无根据,但红四军前委的这种回应同样有其正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1929年初。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利用国民党爆发蒋桂战争、粤桂战争的时机,在赣南、闽西打出了一片新根据地。但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红四军内部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并演变成红四军内部的一场大争论,进而导致了毛泽东在7月离开红四军到地方工作。离开红四军的140天,是毛泽东人生的一段低潮。  相似文献   

3.
1929年7月29日,红四军前委全体成员在上杭蛟洋开会,毛泽东也曾到会。前委决定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乃由朱德代理红四军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红军初创时期,经验不足,兵员成分复杂,尤其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占了较大比例,必然带来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反映到红四军的党内来。而且,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因与红四军信息沟通不畅,所作的一些指令也并不十分切合红四军的实际。1929年4月3日,红四军前委在瑞金收到中央“二月来信”,中央来信未能正确估量全国的客观形势和红军的主观力量,要求红四军分小分散,还“深信朱毛两同志在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以免“徒惹敌人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立党为公坦荡无私陈毅在红四军党的「七大」前后邹书春立党为公坦荡无私陈毅在红四军党的「七大」前后邹书春中共红四军“七大”前后,是陈毅在中央苏区最闪光、最有特色的时期。他主持的红四军党的“七大”,使毛泽东初失兵权受屈;他实事求是的态度,又使毛泽东出山主政...  相似文献   

6.
中共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落选 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占龙岩城。6月20日,毛泽东就中共红四军七大如何召开的问题向前委提出建议:通过总结过去斗争经验的办法达到统一认识,解决红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红军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担负起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任务。但是,红四军前委没有采纳毛泽东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1929年12月的上杭,天气很冷,天上常飘下雪花,然而这一切却使人感到振奋、喜悦。因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地处上杭、连城、龙岩三县边界,四周群山环绕,丛林莽莽,地势险要。红四军四个纵队分驻古田周围乡村。红四军进驻古田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苏区。  相似文献   

8.
黄允升 《湘潮》2012,(2):48-54
红四军党的七大,毛泽东受到批评和党纪处分,被迫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到闽西特委作指导,之后大病牛牯扑。  相似文献   

9.
一、第一部建党建军纲领在上杭诞生 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上杭古田曙光小学召开,这次会议解决了如何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性问题,确定了建党建军原则,不仅为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全党全军的建设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四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相似文献   

11.
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形成了比较巩固的赣南根据地。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散到寻乌及附近各县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12.
1929年8月,新当选的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奉命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情况,此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恢复毛泽东的红四军前委书记职务,让革命重新走向正确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这两个意义上讲,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都是非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4,(12):F0003-F0003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为了克服军队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中央"二月来信"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之后,中央对于红四军今后斗争发展方向的一封指示信,信中通过对红四军面临的革命形势和党的主观力量的估量,对红四军作出"分兵"的指示。遗憾的是,无论是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还是在红四军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四军前委和中央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因而来信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红四军前委的积极响应和贯彻实行。仔细对来信进行解析就会发现,虽然中央来信绝非毫无根据,但红四军前委的这种回应同样有其正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1929年12月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但它是遵照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紧密结合两年多红四军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朱德、陈毅等人的支持和参与下完成的。古田会议结束后,由于周恩来同志的大力支持,红四军领导层思想的高度一致,才使得决议得到贯彻执行,使红四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毛泽东初步形成党和…  相似文献   

16.
朱荣兰 《世纪桥》2012,(12):25-32
从1928年4月成立到1930年6月编入红一军团,红四军独立存在两年多,其战功赫赫。影响巨大,成为中国革命的鲜艳旗帜和中国红军的光辉榜样。它的许多探索性经验后来对全国其它根据地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德作为一军之长,自然成为红四军的领导核心和灵魂人物之一,对红四军的建设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和军事建设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1929年6月22日,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改选前委时没有被选为前委书记。自此,毛泽东离开前委领导岗位.到闽西特委所在地上杭去指导地方工作。与毛泽东持同一观点的谭震林、江华、蔡协民、贺子珍等人也离开红四军相继前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蛟洋时,接到红四军前委来信,要他立即赶回部队去。为了照顾毛泽东大病初愈的身体,区里派了4位赤卫队员护送,还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匹马,并交给护送的同志一张便条,上面写明到新泉的桥头后,会有红四军总部派来的同志接应。  相似文献   

19.
黄禹康 《世纪桥》2010,(24):46-49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不久即成立了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前委书记。1929年春,在红四军高级干部中发生了一场波及全军的异常激烈的争论,导致毛泽东暂时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20.
1929年11月,红四军在回师闽西的路上,来到上杭的千家村。在一个树林子里休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