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民工"的社会地位与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民工”中主要是青年,他们也有城市青年一样的梦想。城市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是他们向往的,或者是想尝试的。正是“民工”这股力量,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丰富了城市的生活。“民工”,他们工作之余在干什么,想什么,国家及社会各方面都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 婚恋情感,对那些奔波在异乡的人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关注外来务工者,是从关注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开始的:大量出现的民工公寓、大规模的清理欠薪活动、春节加开的民工专列……可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在这群独自飘泊的人们心底,情感的空白正越来越大?城市中的浪漫婚恋情感几乎与他们无关:五四节的青年聚会上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报纸的征婚广告上看不到他们的名字;当2月14日卷入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年时,他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由浙江百姓投票选出的10位"最感动您的民工",站在了布满鲜花和阳光的城市前台,接受他们为之劳作和奉献的城市的敬意和祝福.其实感动着浙江人民的农民工,何止十位百位千位.他们通过进入城市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构成一个伟大社会变迁的过程;他们用自己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日常精神,诠释着浙江为什么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定义.  相似文献   

4.
舟来 《今日浙江》2007,(7):19-21
2006年9月,由浙江百姓投票选出的10位"最感动您的民工",站在了布满鲜花和阳光的城市前台,接受他们为之劳作和奉献的城市的敬意和祝福.其实感动着浙江人民的农民工,何止十位百位千位.他们通过进入城市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构成一个伟大社会变迁的过程;他们用自己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日常精神,诠释着浙江为什么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定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抛妻别子,远离贫穷的故土,来到熙熙攘攘的城市,从事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炎炎烈日下、烈烈冬风中,他们辛勤劳作,并食宿在这个城市最肮脏和混乱的角落,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他们就是生活在城市社会最底层的民工。本来,"年关"对于民工来说应该是最开心的日子,外出打工已  相似文献   

6.
场主的话 :春节一过 ,民工浪潮又顺着铁路、公路 ,涌向大大小小的城市 ,拍打着城市的大街小巷。自从农村劳动力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这一景观便年年如此。然而 ,城市的消化吸收能力毕竟有限 ,为缓解民工潮在单位时间内带来的巨大压力 ,近几年来 ,每逢新年 ,许多城市的劳动部门都出台政策 ,禁止招收外来新民工。但春节一过 ,总有成千上万的新民工在火车站、汽车站、劳务市场等场所的寒风中滞留 ,站成千千万万个问号 :明天的饭碗在哪里 ?我们无法给他们饭碗 ,但却担心他们的安全 ,因为形形色色的不法之徒 ,摇着他们良知含量为零的脑袋 ,正打着…  相似文献   

7.
猴年到来之前,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拖欠问题的普遍存在,终于使人们看到,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从根本上讲并非雇佣民工的人的道德问题,而是“民工”这样一种特殊社会身份所造成的经济问题。从制度设计上看,民工很难在城市中有效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城市的各种社会建制基本没有向民工开放,相反,他们往往被歧视性的地方性法规所约束。一个市民往往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城市政府保障他们的权益,而民工不会。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取消城市中对民工的各种歧视性待遇。必须在制度上确认:工作在城市的民工有向城市政府…  相似文献   

8.
又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近年来,拖欠民工工资、民工荒、民工讨薪被打、矿难死亡、民工在非人的工作环境中超时加班、民工在城市被歧视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其中,总理为民妇讨工钱、民工讨薪不成而杀人等事件尤能刺激整个社会的神经。身处社会底层的民工恶劣的生存状态不再是少数有道义的媒体眼中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此表示了“关注”,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比如发文不允许克扣民工工资、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媒体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媒体是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产业,既有经济利益的追求,又有社会责任的要求。作为一种经…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由浙江百姓投票选出的10位“最感动您的民工”,站在了布满鲜花和阳光的城市前台,接受他们为之劳作和奉献的城市的敬意和祝福。其实感动着浙江人民的农民工,何止十位百位千位。他们通过进入城市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构成一个伟大社会变迁的过程;他们用自己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勇于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日常精神,诠释着浙江为什么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定义。  相似文献   

10.
民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案例资料,通过全面描述新生代民工城市生活状况,从场域惯习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生代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在此基础上认为,新生代民工的城市适应就是其习性的调整与其所在的场域相互匹配、相互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董玥玥 《传承》2009,(24):118-119
由于高校扩招,农村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又由于他们在城市缺乏社会关系,所以毕业后在社会上不具有竞争力,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一个新的移民群体。和传统的民工群体相比,他们具有很多新的特征,他们年轻、文化程度高,有留在城市的强烈愿望,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2.
飘在城市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一个新的移民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校扩招,农村大学生在整个大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又由于他们在城市缺乏社会关系,所以毕业后在社会上不具有竞争力,他们已经成为城市一个新的移民群体.和传统的民工群体相比,他们具有很多新的特征,他们年轻、文化程度高,有留在城市的强烈愿望,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3.
缪长青 《当代广西》2005,(10):27-27
没有人能否认,民工的确属于城市中的弱者,尽管这一庞大的群体是不可或缺的。在城市中,相比普通市民而言,他们往往更容易被忽视。“我是民工怎么了……我真的有点不服气……我们有什么不行呢?”这是一位年轻民工留在倾诉热线中的话,我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远离土地,亦非“城里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缘。这一特殊的人群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上海目前外来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00万人,每3个从业人员中就有1个外来民工。如果没有他们奋战在最脏、最苦、最累的岗位上,上海便不会有今日的繁荣。那么,上海又以怎样的方式回馈他们呢?  相似文献   

15.
融入城市的仪式——麦当劳消费对青年民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智平  黄卓宁 《青年探索》2006,(5):65-67,85
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青年民工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消费方式,使其与城市生活接轨,以期在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层面上完成城市适应。本文以麦当劳消费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描述青年民工的消费行为、消费体验、社会互动等情况,试图揭示麦当劳消费作为他们认同重构和城市融入的工具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民工子弟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与闲暇更具有自身的特点。民工子弟的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文化层面的消费;他们的闲暇安排,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有区别于城市孩子的显著特点。民工子弟彼此之间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身份认同,而且这种身份认同是与其文化和地位相对应的,但这种文化与城市文化形成了区隔,并且可能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来信来论     
外出民工有五盼编辑同志:最近,几名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想回家乡投资,特向笔者阐述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为在外民工服务、沟通的长效机制。从他们的谈话中反映出如今外出民工有五盼:一盼了解家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一些中青年民工外出务工时间较长,既挣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又学到了技术。他们想回家乡投资,但对家乡民营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新春刚过,载满民工的列车又向各个城市驶去,2003年,他们会面对什么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涌进城镇。他们活跃在建筑工地、工厂车间,给城市带来繁华,为居民带来方便,为社会创造财富,不断改变着城市面貌。他们的辛勤劳动,理所应当得到尊重;他们的付出奉献,天经地义应当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和一些雇主没有给民工平等的地位,对民工不尊重不理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拖欠、克扣民工工资。根据调查,农民工工资占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的40%,是农民工全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存在,致使许多农民工辛苦一年甚至几年,…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扩招以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移民群体--智力型民工.这一群体具有素质高、年富力强、注重同窗关系、生活时尚、暂时漂在城市等群体特征,但是他们并不具有"蚁族"所指称的聚居特征.本文结合一项全国的问卷调查,对智力型民工的形成原因和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