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贿赂"的内容被明文规定为"不正当好处"。我国刑法则将"贿赂"的内容直接限定为"财物",把财物之外的利益排除在贿赂内容之外。而今,我国即将进行的第七次刑法修改将扩大贿赂的范围,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打击那些利用职务便利获得财物以外不正当利益的腐败行为,也与世界各国腐败犯罪立法潮流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李瑞华 《学习论坛》2001,(11):42-43
我国现行税制就总体结构而言,流转税比重较大,所得税比重偏小,"双主体税制结构"没有形成.笔者认为,增值税的改革应将生产型增值税直接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扩大征收范围;适当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消除消费税的调节错位现象;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二为一;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规范扣除费用,采取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征收模式.而且好的税制结构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强有力的税收征管与之相配合.  相似文献   

3.
非密切联系第三人精神利益尚未被足够的重视,相应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实际受损第三人无法获得充分的救济。"特殊身份关系"说将非密切联系第三人剥离在请求权主体范围之外而备受质疑。"密切联系"控制机制论使得救济第三人回归到了震惊损害赔偿请求权设计的初衷,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对人格精神利益的相当保护。应考虑对顶层设计中"密切联系"一词进行扩大解释,运用多元评价体系对已扩大的请求权主体进行合理规制,以期实现震惊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范围的适度扩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规范化是涉诉信访走向法治化的重要一环。我国涉诉信访规范化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具体内容杂、实际操作乱、处理效果差,问题集中表现在启动与受理环节欠缺规制,处理环节呈现非程序化,终结环节主体过度多元,衔接环节对接不够顺畅。实现涉诉信访规范化的出路在于涉诉信访的启动与受理环节应严格界分"诉"与"访",限定启动主体与时间,完善受理部门与平台;处理环节实现导访入诉,加强协调,合理追责;终结环节明确终结案件范围,完善终结制度,细化惩戒规则;衔接环节完善再审救济渠道,改革相关司法制度与强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党内对党员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实践,还是非常有限的,不仅在党内缺乏必要的共识和必要的党内教育,而且还受党内多年积弊的困扰.实现党员主体地位,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既是一个需要坚持备斗去追求的长久目标,又是一个需要从现在做起不断实践的现实目标.初步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途径包括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员的主体地位、在党内大力进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教育和灌输、改革和完善党代会的制度模式、扩大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6.
杜卉卉 《唯实》2006,(9):105-107
胎儿的权利保护在我国立法中很不充分,应扩大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范围,在健康权、继承权、抚养、损害赔偿、受遗赠权以及程序法上作为诉讼主体的权利等方面予以确认.同时,立法上应对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方式作较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推行行政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行政公开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公开、行政主体公开、程序公开和办事结果公开.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应确立正确的理念,逐步扩大行政公开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规范化是涉诉信访走向法治化的重要一环。我国涉诉信访规范化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具体内容杂、实际操作乱、处理效果差,问题集中表现在启动与受理环节欠缺规制,处理环节呈现非程序化,终结环节主体过度多元,衔接环节对接不够顺畅。实现涉诉信访规范化的出路在于涉诉信访的启动与受理环节应严格界分"诉"与"访",限定启动主体与时间,完善受理部门与平台;处理环节实现导访入诉,加强协调,合理追责;终结环节明确终结案件范围,完善终结制度,细化惩戒规则;衔接环节完善再审救济渠道,改革相关司法制度与强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推行行政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行政公开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公开、行政主体公开、程序公开和办事结果公开.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应确立正确的理念,逐步扩大行政公开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胡进 《世纪桥》2010,(19):48-49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而隐私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刚刚颁布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明确规定为民事权益的一种,但在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公民隐私权的最大隐患往往来自国家公权力对私权的干扰和介入。本文主要从公权与私权的对抗入手,通过分析隐私权的来龙去脉,从而从法治角度正视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提出为了秩序和正义的实现有必要对自由进行限制时,必须严格限定条件、范围和程度,将公共利益的实现限定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切不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公共利益,从而为权力的滥用提供借口。这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以及律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将公权力行使程序架构在惩罚犯罪、人权保障的和谐天平上。  相似文献   

11.
违宪审查制度是保证宪法得以有效实施,裁定并处罚违宪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在有关法律中对违宪审查提出的主体、违宪审查的基本程序等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加以完善:扩大违宪审查提出的主体范围;设立专门性的违宪审查机构;扩大违宪审查范围;完善违宪审查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行政补偿立法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立法层次较低、补偿范围较窄、原则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种种不足.文章对行政补偿立法的现状从行政补偿主体、范围、标准以及程序和救济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行政立法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方动态     
辽宁省鞍山市探索规范市直部门正职干部平职调整交流提名办法。一是适度扩大提名主体,增强推荐提名的广泛性。将提名主体扩大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市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既扩大了干部平职调整交流提名环节的民主,又防止了提名主体无限扩大。二是发布空岗预告,增强推荐提名的针对性。提前一天向提名主体公布空缺岗位、提名范围、任职资格条件等,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有利于通过程序控权维护处罚结果的公正性,推进行政处罚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协调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冲突。目前,扩大我国行政处罚听证范围面临着诸多困境,如立法者对采用扩大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的标准不明确,下位法对"等"字的解释不统一,学界对"等"字的解释存在分歧等。为此,扩大我国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必须坚持利益标准,加强行政处罚听证法制建设;完善立法解释体制,明确行政处罚听证程序适用的范围;坚持正当程序理念,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至今,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所进行的政府分权改革,对我国政府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政府纵向分权导致了行政决策权的"下移",而政府横向分权导致了行政决策权的不同分配。由于政府分权扩大了行政决策主体的范围,形成了行政决策主体的社会化趋势。这种决策的分散化使得政府决策更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作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行政决策分散化符合现代行政决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逻辑演进中生发的新问题,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但尚存在概念使用随意、理论简单移植、现实困境凸显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化"主体间性"研究要从"学科间性"审视"主体间性",辩证分析"主体间性"相关概念,合理限定"主体间性"的学科方位。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利益表达结构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益表达结构既受一国制度环境变迁的影响,又反过来推动制度环境的变迁.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利益表达结构由倒"丁"字型转变为倒"漏斗"型,就深刻反映了我国市场化改革前后的制度环境变迁特点,在利益表达范围、利益表达渠道以及利益表达主体与决策枢纽间关系的变化等方面都凸显出新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8.
探望权制度是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增设的一项制度,有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该制度还存在探望权主体范围规定狭窄、中止情形规定笼统及执行方面操作性差等问题。完善探望权制度,应适度扩大探望权主体范围,将探望权中止的条件具体化,强化探望权执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完善我国增值税提出如下建议(1)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2)规范对纳税人的分类管理;(3)尽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4)加强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执法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多种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客观依据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它在所有制结构中占居98%以上的绝对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