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会计收益和全面收益的回顾,分析了会计收益和全面收益下的审计证据的特征,认为会计收益下的审计证据应当倾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而全面收益下的审计证据应当倾向审计证据的相关性,这样才能为所发表的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收益的可税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鉴于收益在可税性理论中的重要价值 ,本文以几种重要的收益分类为线索 ,分析在税收立法上对各类收益作出选择、取舍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出和探讨影响收益可税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关联性 ,揭示其与国家征税的价值取向、税法宗旨、原则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从而展示收益的可税性研究对于解决税法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春丽 《人民司法》2020,(32):66-69
<正>【裁判要旨】上市公司股东操纵控制他人账户买卖该上市公司股票,合计持股比例达5%后,6个月内存在两次以上反向买卖交易,应认定为短线交易。短线交易收益应归上市公司所有,计算短线交易时所有账户应作为一个整体,并充分考虑短线交易的立法目的、股票交易规则、当事人各自的计算方法等合理计算客观的实际收益金额,由短线交易行为人予以返还。  相似文献   

4.
证券投资市场行情不好,有人转而投资保险.最近,我一个在新疆的朋友通过QQ询问我,她刚购买了一个投资连接险,不知是否合算,让我帮她算一算.……  相似文献   

5.
或许在读到这本书前,更多人会以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将权利看成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但《权利的成本一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一书的作者史蒂芬,霍尔姆斯和凯斯,R&#183;桑斯坦却将这些在我们看来。天经地义”的东西暴露在批判的武器之下。经过他们的剖析.我们发现.权利更需要金钱的保障.没有公共资助和公共支持.权利就不能获得保护和实施。事实就是这样:权利依赖于政府才能实现.需要政府的干预。而政府不是自动生成的.在有充裕资金时才能正常运作。因此必须按照民主原则建立公共机构.需要提供运作资金,纳税人要为此支付税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法学》1991,(7)
一、案情简介1986年12月24日,吉林省××市水利局与湖北省枝江县××渔种场在湖北省枝江县签订了一份鱼苗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渔种场卖给水利局杂交鲤鱼苗500万尾左右;水利局到起运机场抽样点数,在降落机场检验成活率;鱼苗单价为110元/万尾。合同还对预付货款、交货期限、鱼苗成活率以及违约责任等事项作了详细规定。1987年4月,水利局向渔种场预付货款55000元。渔种场收款后,前往湖北省××地区水产科学研究所购买杂交鲤鱼苗340  相似文献   

7.
成本收益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规制工具,虽然在我国政策和规范的层面已经得到了初步确立,然而在实践中的运用仍然罕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政府规制过程自身需要考虑更多重因素,无法为成本收益分析所涵盖;同时也缘成本收益分析本身的有效性需要若干的条件。因此就政府规制的分析而言,在多数情况下是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与多重标准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对于增强我国规制改革过程中的客观化、透明度和自我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将该方法的法律化可以部分容纳来自政府规制领域给行政法所带来的问题,从而实现行政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事没收是一种对物不对人的制裁措施,它所针对的是一类特殊的财物,即犯罪收益。民事没收可以在没有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没收财产,即便被告人已经死亡或者在逃,甚至即便还不知晓谁实施了违法行为。民事没收适用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要求那些声称对财物享有合法权利的人员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并且只要求法官"根据优势证据"的标准证明裁断有关财产是否应被没收。我国应当借鉴外国的民事没收制度以及相关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针对犯罪所得或者违法行为收益的、独立的财产没收制度。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是否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都是一国货币当局所面对的难题。分析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一般框架是要明确参与协调的原则,收益与成本的构成,区分两种条件下的状况并确定其利润函数。通过对合作与不合作条件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成本收益的分析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一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有利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即当合作成本非常高或不合作收益非常大的情况下,一国不参与协调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闵敏 《中国律师》2023,(6):69-71
<正>所谓高收益债,通俗而言即收益高而风险大的债券。国际上一般把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级(标普评级在BBB以下或穆迪评级在Baa以下)或者无评级的债券称为高收益债,国内通常把到期/行权收益率大于等于8%或无风险利率+500B以上的债券视为高收益债券,而不以评级作为认定高收益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大量职务人身侵权行为,在为人力资源可预期收益赔偿提供理论基础上,对人力资源可预期收益损失的赔偿情形和赔偿范围进行了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雪阳 《法学研究》2014,36(5):76-9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是我国当前土地制度深化改革亟需处理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研究土地发展权的知识源流和制度变迁过程,以及其与土地所有权、土地规划管制、征收补偿标准、公共利益(比如耕地保护)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的组成部分,土地规划管制是作为主权者的国家对土地发展权的干预和限制,而非土地发展权的来源。部分土地增值收益返还社会并无不当,因为土地增值的出现确实与诸多社会因素有关,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应当符合比例原则。为此,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要实现从"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低征高卖"方式向"市场价格补偿+合理征税"方式转变;在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的维护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要实现从"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建设用地指标管制"向"规划管制+发展权市场化交易"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数据价值收益的分配问题,已成为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激励相容的关键。法律作为保障社会公平、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力量,应通过明确数据主体的收益权限及其实现方式,促成数据处理者和数据主体对数据要素价值的制度化共享,实现个人数据收益分配正义。个人数据的非排他性和弱竞争性特质为共享型数据财产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客体基础。此种共享型财产制度赋予个人非排他地支配和使用其数据以获取收益的权利,并依托以数据信托为代表的集体治理模式为个人行权提供支撑机制,以此破解数据要素与特定主体的排他绑定,实现不同主体对个人数据的“共同使用、共享收益”。  相似文献   

14.
决定知识产权收益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核心内容,就是保障知识产权主体,行使知识产权的收益权。法律所规定的知识产权的专用权、转让权、许可权、对侵权行为的诉讼权等,都是围绕收益权的保障而设置的。保障知识产权的收益权对促进智力开发的投入,调动人们不断创造新智力成果十分必要。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相比,却有其特殊性。无形财产的价值,只能  相似文献   

15.
16.
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属命题主要针对土地管理权和土地财产权的公私权配置而具体展开。作为公权力的管理权属和作为私权利的财产权属,逐渐呈现彼此交错互联态势,并导向彰显公共、私人事务耦合共生要义的二元架构。指向分配管理命题的土地增值收益管理权,针对实现分配的目标旨向、基本原则与实施规则,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指向属性定位命题的土地增值收益财产权,往往围绕该类财产的所有权或规划管制权之权源基础,以及作为物权或发展权的权利形态而展开。依循土地增值收益作为公权力或私权利的不同理论表达指引,可尝试厘清在土地一级开发征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两类土地增值实现典型过程中,相应管理权或财产权的个殊化保障、分配事项。基于此,通过明晰土地增值收益公私权属的功能型、架构型耦合要义与错位共生践行进路,可为探究土地增值收益的体系化规范事项提供必要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7.
曹加仁  韩少冲 《法制与社会》2014,(10):263+266-263,266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上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对投入和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将该种方法引入到刑讯逼供的理论研究上,可以促使侦查办案人员在首次侦查讯问之前充分考虑到如果采取刑讯逼供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反之,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充分衡量了代价和收获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切实保障和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的出台明确了小区楼宇(楼顶、外立面、大堂、电梯厅、电梯内等)的广告收益归业主所有。本文将从现在小区广告收益分配物业公司的优势地位的现状入手,分析广告收益归业主所有的理论基础,并探讨新规定下格局的变化和此项权利的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违法所得及收益问题在现行刑事法中存在空白状态,考虑到对该问题进行规制的必要性,从完善刑事法制的角度出发,应当对其合理地界定,并进行比较全面的规制。  相似文献   

20.
徐星河 《法制与经济》2013,(8):72-73,75
传统观点都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功能及应用加以分析,但在刑事案件不断增长的今天,不得不考虑社会效率问题。刑事和解中各方主体的成本与收益是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刑事和解显得很有必要,对各方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分析,也能更好地了解刑事和解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