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财富在全社会实现正义的分配?马克思从经济和伦理的范畴探讨了分配和正义的内涵,并且指出实现分配正义的途径。与当前的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相比较,有助于寻求马克思分配正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磊  张志忠 《前沿》2008,(11):81-84
马克思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是两种既不相同,同时又有许多相同之处的关于分配的正义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分配正义做出了各自的阐释。对两种分配正义理论进行比较,抓住其本质上的不同点,并且将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罗尔斯和马克思都建设性的给出了自己有关正义的理论构想。但是在对正义实现的具体诉求上,二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罗尔斯从"无知之幕"的设定引发出自己的正义理论,试图通过后天再分配来保证平等;而马克思则是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来关注正义问题,认为要实现正义,就必须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就是要"解构"资产阶级各种关于正义的普世永恒的学说,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正义范式,即生产正义。  相似文献   

4.
在康德道德哲学公平性的基础上,为了拓展公平理念的价值依据,回应诺齐克等的现实批判,罗尔斯的公平伦理观攀附了康德的实践理性。二者的契合主要在于"无知之幕"约束者与理性存在者、正义原则与绝对命令、良序社会与目的王国等的公平气质。罗尔斯公平伦理观的康德情结既完善了公平的正义的价值合理性,又扬弃了康德的道德思想,但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平伦理根据的进一步追寻。  相似文献   

5.
《正义论》是罗尔斯在借鉴、吸收、修正有关正义问题研究基础上的理论硕果。罗尔斯的《正义论》在部分吸收马克思公正观之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正义批判理论"给予现代回应。然而,由于二者在理论基础、研究视阈、理论关怀上呈现出的巨大差距决定了罗尔斯只是对马克思公正观的片面继承,而非现实超越。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以"民贵君轻"的基本政治价值观念为核心,马克思深刻阐述了爱民为民而非治民的行政伦理观和主体自由平等的立法伦理观.深入探讨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分配正义问题是女性生存论域中的重要问题,是女性获得平等的社会权和政治权的基础,无论就历史还是现实而言,它都是人类文化史和制度史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马克思、罗尔斯、诺奇克、当代女性主义、阿玛蒂亚&#183;森等就该问题提供了各自的理论思考和基本视点。以此为基础,我们对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分配正义的制度基础和实践变迁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此说明女性分配正义论域在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基础问题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之利己主义的批判从三个方面展开:从人类解放的高度指明利己主义的局限,从本体论的视角揭示利己主义的内在矛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扬弃利己主义。罗尔斯则认为马克思的批判完全可以化解,然而,尽管罗尔斯在其正义理论中竭力撇清利己主义的侵染,但利己主义的幽灵却依然游弋其中。  相似文献   

9.
张建宝 《人民论坛》2014,(6):215-217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之利己主义的批判从三个方面展开:从人类解放的高度指明利己主义的局限,从本体论的视角揭示利己主义的内在矛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扬弃利己主义。罗尔斯则认为马克思的批判完全可以化解,然而,尽管罗尔斯在其正义理论中竭力撇清利己主义的侵染,但利己主义的幽灵却依然游弋其中。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正义理论逻辑展开表现在三个层次,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起点,公平正义是罗尔斯正义论的主题,正义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罗尔斯正义论包含丰富的和谐意蕴,正义的制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基础,正义的分配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正义的合作是社会和谐的实现路径。罗尔斯正义论及其蕴含的和谐思想作为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