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外资投资进人调整期进入90年代以后,马来西亚国内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供应短缺、工资水平上涨、土地价格上涨、社会基础设施局促、企业经营成本上涨等形势。为此,马来西亚政府进行了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调整。1991年2月,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总理提出了“公元2020年前景”,马来西亚准备在公元2020年以前进人先进国家行列;1991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取代“1970—90年新经济政策”的“1991—2000年的国家发展战略”与“第二个经济发展概要展望”,7月公布了“第六个五年计划(1991—95)”,明确地规定了今后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1991年是马来西亚决策的制定者、计划者和实施者们繁忙的一年,他们包括政治家、政府官员、公司领导人、学者和所有一切关心马来西亚前途的人。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因为它标志着颇有争议的新经济政策的结束以及一个新经济政策后的新时代的开始。就在1991年初,各个政策文件相继公诸于众,它们依次是:《国民经济咨询委员会报告》、《马来西亚:前进的方向(“2020年梦想”)》、《1991—2000年第二个远景计划纲要》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华人眼中的“马来西亚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1991年2月28日,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总理发表了2020年设想(以下简称“设想”),以作为30年后的国家目标。该设想提出在2020年之前将马来西亚建设成发达工业国,同时声称要建立一个由生存于种族团结、协调、公正的全面合作关系下的“马来西亚民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后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的新经济政策于1970年制定,并于次年,在第二个马来西亚计划(1971—1975年)中正式提出。它有两个直接目标,它设想通过这两个目标来最终实现民族的团结。第一个目标是“通过提高所有马来西亚人(无论什么种族)的收入水平和增加其就业机会来消灭贫困”。第二个目标是: 加速马来西亚社会结构改革的进程,以便纠正经济的不平衡,从而减少和最终消灭对种族与经济功能的等量齐观。新经济政策一直是在“远景规划纲要”(1971—1990年)的框架内加以实施的,如今已行将结束。现在该是为新经济政策以后的时期进行评论和规划的时候了。为了为这一重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的电子商务交易量近年来增长迅速,1997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仅为400万美元,1998年增至约2000万美元,1999年进一步增至约9500万美元.电子商务在马来西亚的迅速发展是与政府大力推动分不开的.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马政府成立了全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来制定协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马来西亚电子商务委员会由两个分科委员会组成.一个分科委员会设在国际贸易部和工业部,专门负责制定方便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条例和其他各种机制;另一个分科委员会设在能源、通信和多媒体部,负责研究完善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问题.马来西亚政府正在拟定“国家电子商务蓝图”,旨在为电子商务提供指南,制定策略性计划,加强基本设施的建设,更有效地推动国内的电子商务活动.为配合政府的规划,马来西亚多媒体发展公司1999年正式推出“电子马来西亚”网站.这个网站拥有各类电子商务活动,譬如连线交易的电子贸易中心,处理银行事务、股市交易等类别的金融中心.这个网站已被视为推动马来西亚电子商务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产业的发展。虽然,亚洲金融风暴使马来西亚经济面临严重困难,迫使马来西亚政府推迟了数项大型发展计划的实施,但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而且进展迅速。一、发展“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背景“多媒体超级走廊”(英文MultimediaSuperCorridor,缩写MSC),是马来西亚政府于1995年8月宣布,并于1996年8月开始实施的。它是马来西亚政府为迎接新世纪信息革命的挑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作出的重大决策。90年代以来,人类加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  相似文献   

7.
张月 《东南亚》2005,(4):11-16
战后东南亚的政治发展,经历了试行议会民主制、威权政制阶段之后,现在正处在转型期。马来西亚也不例外。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独立到1969年种族骚乱之前,马来亚联邦模仿英国实行温和的多党议会民主制;1969年种族骚乱之后,拉扎克上台,标志着马来西亚转向了“一种威权主义的政治形态”。①1990年“四六精神党”的成立,1991年的“新发展政策”和1993年修宪,意味着马来西亚开始了政治转型,在“以一党为核心的多党联盟主政”的基础上扩大民主。②马来西亚的政治转型属于温和改良型,即把政治改革严格限制在体制内进行,政治改革的进程和范围都在有效…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年至1985年)已于1981年3月27日提交到马来西亚议会讨论。本文拟介绍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一、第四个五年计划书的结构马来西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回顾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时期(1971年至1990年)中的过去十年(1971年至1980年)的实际成绩;第二部分列示今后十年(1981年至1990年)的综合指标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经验资料主要得自东马的沙捞越州,但基本上同样适用于东马的另一个州沙马来西亚国家计划的编制在详细考察沙捞越之前,有必要提供有关编制马来西亚国家发展计划的某些背景。正如罗伯逊提纲挈领指出的:“马来西亚政府最引人注意的职能之一是它在这个多元种族国家中所起的中间调节作用。面对着根深蒂固的亚民族特性,集中规划成了反复宣传达到“全国一致的主要手段”(1984年,233页)。在发达的半岛(西马)中心地带,有三个主要种族,即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穆斯林马来人(据1985统计,在西马人  相似文献   

10.
引言从1971年开始的以消除贫困和调整社会为两大目标的新经济政策于1990年如期宣告结束。1991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发展政策。新经济政策在其实施的二十年间不仅对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而且也对这个多种族社会的其它所有方面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新经济政策在重组马来西亚社会这一大政策目标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消除种族集团间的经济不平衡,增强原住民相对于其他种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七十年代是马来西亚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时期,它于1968年制订“投资奖励法案”,鼓励与欢迎外资投资发展劳动集约型面向出口工业;1971年制订“自由贸易区法案”,1972年实施保税工厂制度,从而基本上完备了以外资企业为中心发展劳动集约型面向出口工业的经济体制。此外,马来西亚从1970年起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限为二十年,即1970—1990年),同年开始实施第二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70—75年),1976年起实施第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76—80年)。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7.8%,高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东南亚》2003,(4):37-41
私营化是一些国家重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1983年,马来西亚提出了国营企业私营化政策,成为私营化的先驱国之一。回顾2 0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对私营化政策的推行,对我们了解马来西亚的私营化问题有一定参考。一、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的背景在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经济。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1969年5月两族群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面对这种情况,70年代初期,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1970—1990年)。该政策以马来人优先政策为核心,其目标之一就是消除民族及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从1970至1990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它还包含了比较完整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战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马来西亚当时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马来族人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本文主要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而是要从社会和民族关系(主要是指华人与原住民的关系)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马来西亚这一时期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一、背景马来西亚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是有深刻社会历史背景的。独立以后,马来西亚建立了以马来人为主体的政府,马来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了统治地位,但…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由西马来西亚(西马)和东马来西亚(东马)的沙巴和沙捞越两个州组成。西马的发展计划早在1950年就开始实施,而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后的第一个全国发展计划是1966年才公布实施的。东马两个州是否很妥善地纳入马来西亚各个五年计划呢?这两个州是否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不同而被视为累赘,仅仅作为一种计划外的附加物出现在计划里呢?总之,编制西马计划的经验是否可用来解决远未开发的东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实行的是多党制,但这种多党制并非西方典型的多党制,它是以新“巫统”为核心,由若干个政党结合而成的多党联盟“国民阵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优势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执掌马来西亚的国家政权。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党及其制度建设伴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腾飞和社会进步迈出了新的步伐,在政党政治体系内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变化趋势。一、党派联盟制度最终形成马来西亚的政党制度在东南亚国家中极为特殊,它实行是非典型化的一党制或多党制,即几个政党联合组成政党联盟的制度。马来西亚的政党联盟形式最早是出现于1955年4月马来亚联…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华人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华人的固应之道1968年“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决定从1970年至1990年推行新经济政策。马来西亚政府宣布,新经济政策的宗旨是通过消除贫穷,重组社会,达到全民团结,并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进步和繁荣的国家。对华人经济影响最大的是“重组社会”。但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恰好是通过重组社会,纠正经济地位不平衡状况,制造马来人的工商业社会,使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成为国家经济活动的伙伴,进而减少及最终消除经济上的种族区分。政府宣称从1970-1990年实施新经济政策,其目标是,到1990年,工商业各个领域中的股…  相似文献   

17.
1973年,马来西亚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超过了1971—75年的计划增长指标(计划增长8.8%)。马来西亚的经济确实已从恢复转向发展,经济不断有所增强。一般预计197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也可增长1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可增长7—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几个国家当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受到石油资源的益处)作为投资市场的有利地位不断有所提高。国外投资者鉴于马来西亚这个投资市场有利可图,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对鼓励外资投资电子工业(最长免税期限长达十年之久)部门订有极为细致的外  相似文献   

18.
序言提出以消除社会贫困和改组社会结构为两大目标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与马来西亚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75年)是同时起步的,现在已经接近于“新经济政策”的终期期限(1990年)了。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为:(1)缩小与扭转原住民与其他种族之间的收入不均衡;(2)改组就业结构;(3)改组种族间的资本所有权占有结构;(4)扶植发展原住民企业。其中,改组就业结构指促进主要就业予以农业部门为中心的低生产率经济部门的马来人社会参与到商业、工业等比较近代化的经济活动中去,其目的在于通过马来人就业部门的转移来提高原住民(马来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和消除种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80年)于1976年7月28日由马来西亚下议院通过,8月17日由马来西亚上议院通过,终于付诸实施了。这是侯赛因·奥恩总理亲自抓l的第一个全面经济开发五年计划。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虽然只是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长期规划(1971—90年)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的计划书本身便有430页,比马来西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71—75年)的计划书的份量多一倍,它的内容还涉及到政治与国内治安等问题,比第二个五年计划更为周到。  相似文献   

20.
一、导言马来西亚在1969年发生骚乱之后,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发生骚乱的原因据认为是由于种族之间的不均等造成的。马来西亚采取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要把发展政策从经济增长政策改变为均等收入分配政策。我们将在下面对此作某些说明。新经济政策包括两项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提高收入水平和增加包括各种族在内的全体马来西亚人的就业机会,以便消灭贫困”。第二个目标是,“加速改造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