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和公民必须具备积极的道德情感,培养高尚而强烈的道德情感对于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个人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  相似文献   

2.
张小燕 《唯实》2010,(11):86-88
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应以提升情感素质为基本内容,以提升情感能力为主要功能;要以共同感为核心,依据不同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科学把握教育的关键点,利用实践引导体验的策略,把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探寻合乎德性的现实出路,培养良好的实践智慧,追求"值得过的生活",这是关于道德教育的一种卓越体认。那么,走向情感的道德教育的智慧求解,应该厘清道德的相关基础,把握道德的内涵、起源和属性;揭示道德情感的深刻本质,判别情感与情绪以及阐释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探索情感的道德教育进路,解读道德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可以说,唤醒沉睡的道德意识,激发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以我心懂你心的感同身受,提升个体的道德能力,让道德教育依凭情感、走向情感之维,这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和民族昌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榜样教育是教育者以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人格不断完善的一种教育方法。道德榜样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具有价值引领、个性导向和调节、激励示范的作用。针对当前道德榜样对大学生影响弱化的原因,道德榜样教育应注意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不要树立过高的目标,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才能更大地发挥自身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反思这些年来高校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重视道德认知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与培养是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更新观念,形成并贯彻道德情感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是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反思这些年来高较的德育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重视道德认知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与培养是问题的产生的根源。因此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更新观念,形成并贯彻道德情感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关于道德的起源和基础,一直以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只是一种本能冲动,需用理性对其进行约束;道德情感主义者则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并不能解决道德上的善恶,只有情感才能彰显人的感性生命与自由本性。但事实上,人是理性和情感交织的对象,既是道德的载体,也是道德的主体。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之间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道德具有了一种可能之美,让道德之学成为了一种富有动力和韧性的哲学。同时,二者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也为人类道德实践,特别是当下中国德性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禹彤 《世纪桥》2011,(15):101-102
道德人格是人格的道德性方面的规定,是个人的禀赋与后天的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内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养成需要在高校教育中树立人格教育的理念,需要大学生群体有培养健全人格的自觉和反思,需要高校教师自觉承担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于优雅 《世纪桥》2023,(3):27-29
大学生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科学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的时代使命。做好大学生道德评价工作,是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保证。围绕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评价统合机制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评价反馈机制这两方面,对大学生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道德评价机制得以有效运行、高校大学生道德评价工作能够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的特点有: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属于共同自治伦理;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是他律向自律转变的结果。道德建设原则有:学校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实施大学生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管理包括:网络共同体道德管理机构的建设、大学生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规范制订原则、制订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大学生网络共同体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1.
同情并非仅仅是对人们不幸的处境表达怜悯和关怀,其表达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反应。亚当·斯密认为自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但同情为自爱增添了人性的光辉,同情衍生出的正义是在尊重自爱本性的基础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准则。然而斯密以同情构筑的道德大厦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儒家崇尚君子型人格、希圣希贤,力求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弘扬仁爱、道义的道德志向,心忧天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等等,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的确立、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责任的培育、道德品质的提升、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实现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大力夯实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物质基础,建设公正的政治环境;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联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和同辈群体的作用;同时正确引导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严重缺失。根据大学本科公共课音乐教材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渗透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的尝试,作以初步的阶段性的总结和探讨。根据教材情感内容选择内化目标,突出思想性;抓住音乐元素的表现作用,深化情感体验,注重艺术性;将德育渗透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健康心理,赋予实效性;音乐教育的和谐也在于认知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反映。它既是意识活动的动力,又是社会活动中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政治课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信仰马列主义,关心国家命运。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理论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特征及其教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情感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改进情感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在思想教育中做到思想上平等,态度上和蔼,语言上柔韧,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塑造积极的人格形象,养成健康的个体心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褚惠萍 《党史文苑》2006,20(9):68-69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喻学林  张锐瑞 《学习月刊》2011,(22):103-104
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情感状况不仅关系到其个体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和民族的兴亡。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要求承担着情感教育任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小燕 《唯实》2006,(1):58-60
道德情感培养是多元素、多因质影响的过程,其中心理因素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初因素。道德情感的心理特征深刻影响着道德活动,构成了道德情感培养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