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保国 《前沿》2006,(12):163-165
程序公正是国家普遍依循的一项重要司法原则,注重程序公正,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司法权威已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共同价值取向,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若干有损司法权威的程序异化现象,坚持程序公正是实现司法权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董必武的司法思想对于现阶段树立司法权威、铸就和谐社会意义深远。在发扬董必武司法权威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落实司法公正、司法独立、法官魅力、司法终审权、裁判执行、司法仪式等司法权威的生成条件,方能构筑和谐社会的司法屏障。  相似文献   

3.
司法权威在一个社会的强弱程度是追求法治国家法治程度的坐标。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公正的基础,是司法权威追逐的首要目标。我国长期以来将司法公信力与司法权威隔裂,片面强调司法权威,忽略了司法公信力的建构。司法公信力的弱化趋势将损害法律权威,不利于社会法律意识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应警惕"街头公正"异化而催生法律虚无主义的回潮和泛滥,冲击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的建设。因此,我国应加快司法改革以建构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10,(8):39-39
方工在《检察日报》2010年7月22日上载文《司法高度权威是法治先进国家的常态》认为,司法权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司法得到社会普遍尊重和服从,说话有效。这是现代法治社会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没有司法权威,法律就没有权威和效力,也就没有法治。当司法不对法律负责,而放弃公正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蔡宏图 《人民论坛》2014,(2):111-113
法的权威根源于法律的至高无上性,司法权威具有浮动性,受到司法制度、司法主体、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并随之弱化或加强.近年来,我国司法权威逐渐弱化,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认可度与信赖度日趋下降.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树立、提高、强化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6.
追求司法公正是在应然层面上法律所永恒追求的价值,而维护司法权威则是在实然上树立司法独立形象的必然。实际上.树立司法权威也是为司法正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却貌似水火不容,冲突极大。一些当事人、大众传媒往往为了实现个案正义,不惜以冲击、诋毁司法机关为代价,致使一些司法机关名声恶播.甚至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因此.如何协调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季金华在《河北法学》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司法权威与权利文化是互动关系。司法权威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基础中,权利文化的内核决定了司法权威的价值取向,并给司法权威成长提供了观念性动力,因之,扩张和保障权利构成了司法审查权威的文化基石,而司法权威的树立也促进了主流法律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追求司法公正是在应然层面上法律所永恒追求的价值,而维护司法权威则是在实然上树立司法独立形象的必然.实际上,树立司法权威也是为司法正义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却貌似水火不容,冲突极大.一些当事人、大众传媒往往为了实现个案正义,不惜以冲击、诋毁司法机关为代价,致使一些司法机关名声恶播,甚至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因此,如何协调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和目标写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中,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是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司法权威的和谐理念就是指如何保证和维护司法内部在行驶国家权力时能够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相互促进的和谐机制并保证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产生公平公正效果的思想和理论支持,它强调的是司法权配置的合理性,司法运行过程的协调性和司法行为结果的公正性,是系统性和权威性在司法中的要求和体现。文章从司法权配置的和谐、司法过程的和谐和司法结果的和谐来论述了如何在和谐理念下树立司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11.
如果关注近期有影响力的刑事案件,我们就能够看到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对立立场的现象。当我们深入分析李昌奎一案各方涉及者,它蕴含两种对立,法院与网民对立和部分法学者与网民对立。如果再究对立的根本原因,即司法独立缺失导致了司法权威与人性尊严的对立;而解决之道,就在于坚持走司法独立之路以树立高程度的司法权威来保障人性尊严。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性必须以公平正义为基础才能实现。检察机关履行民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是在当前我国的司法模式下,为维护公平正义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检察机关实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目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法制统一。  相似文献   

13.
"辱母杀人案"一审判决书公布的法律事实及判决结果引发公众强烈质疑,暴露出了当前公众法律信任与司法权威之间存在的严重断裂现象。公众判意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复杂交织、当下司法无法胜任适格的权力信源角色是形成信任断裂的内在原因。司法要回应公众质疑、赢得公众信任,重接与维续司法权威和公众法律信任的正向联系,需纾解公众判意中的非理性因素、努力构建与公众的"重叠共识",同时要提供具备技术理性与经验理性的司法产品以提振智识权威;公众则要对司法形成理性的法律信任。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下,人们往往热衷于探求司法权威,强调司法权威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性。殊不知,一旦立法偏离正义、缺乏权威,对于法治社会而言,为祸尤烈。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10,(4):94-95
5月28日,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正式发布。今年的司考大纲有何新增考点?删除和变更考点又有哪些?命趋势如何?本刊特约万国学校研发中心主任陈璐琼对司考大纲进行了权威解读,并精心挑选了与热门考点相关的试题和解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当前我国警察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警察权威的不断弱化。这不仅意味着警察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降低,也意味着警察维护社会稳定能力的减弱。全面理解警察权威的实质,多管齐下重塑警察权威,完成警察权威由依赖强力到依赖公信力的转变,对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司法改革价值目标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与效率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两大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当两者在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发生矛盾而难于通过协调实现均衡时 ,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在许多方面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正”为其价值取向的。司法改革应当改革这种取向 ,以公正作为司法改革价值目标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滕宏庆  段颖 《人权》2013,(6):14-17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人权司法保障”这一重要概念。同一天,中国以176票再次高票当选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这一时空上的历史性巧合,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视和国际社会对我国已在尊重和保障人权领域取得成就的肯定。在新的形势下,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亟需从法理和实践层面进行创新实现,本文拟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崔新跃  张春胜 《前进》2004,(8):47-47
在加快企业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强企业领导人员思想作风建设,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又是改造企业各级领导人员世界观,提高领导工作水平的需要。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企业领导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各级领导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完善自身素质。当前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