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弱势群体的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也与日俱增,如何有效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实现.目前我国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方面却存在着法律体系滞后、救助理念落后、救济程度有限、综合性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予健全与完善,以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理论研究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的基础。农村弱势群体理论研究分析,对于帮助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总结了农村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特征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本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及其政治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弱势群体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权利贫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贫困的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立法不完善,其政治参与成本较高且条件比较苛刻。因此,解决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就要加强有关政治参与立法,使弱势群体的政治权利得到保证;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建设,为扩大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政府支持系统,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能力和素质基础;健全社会组织,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解决好他们的政治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社会经济地位、信息条件及教育程度等方面限制他们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社会转型期,探讨扩大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确理解社会转型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弱势群体与改革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改革中出现的弱势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换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代价;关注弱势群体就是对改革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和对改革代价的扬弃;关注弱势群体不仅有利于弱势群体自身,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就是关注改革和发展;改革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该把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公正作为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妥善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转型期政治腐败的类型、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转型期的政治腐败在类型、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腐败的类型进行了初步的划分并介绍了不同类型划分的用途,章还评介了两种不同的测量政治腐败程度的方法。最后分析了中国转型期政治腐败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并预测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消极政治心理的引导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势群体中滋生蔓延的消极政治心理已经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引导与调适弱势群体的消极政治心理,要建立一整套消极政治心理的逆向转化机制,化消极为积极,使弱势群体的政治心理处于一种健康有序状态,进而保证和促进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公共产品的特征、类型及其提供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公共产品供给的难题。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型,必须有区别地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中心安排,如政府与私人企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NPO)等共同供给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增进人们的福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三个要素构成。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政治文化也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之中。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政治思想经历了从革命性到建设性再到理性化的转变,政治心理逐渐成熟,政治价值取向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10.
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其特点除了具有一般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普遍性特点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主要是性质的复杂性、突出的民族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处置的艰巨性等.诱发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既有社会经济的根源,也有体制性、政治性、政策性、民族性、国际性、管理性的原因.研究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原因是有效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生弱势群体与社会和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焦点,这是由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在社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生弱势群体,不仅具有传统弱势群体的一般特征,还因产生背景的特殊而具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较高敏感性、封闭心理及情绪化的处世方式等新特征,这些都使得新生弱势群体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  相似文献   

12.
从公民行动的角度对网络反腐的内涵进行界定更能凸显网络反腐的实质。根据公民行动的方式、行动所指涉的对象、行动过程,网络反腐可以划分为腐败告知型、腐败挖掘型、集体动员型。三种类型的网络反腐行动中,公民从"围观"到"挖掘"到"抗争",显示了互联网时代草根力量的崛起。公共舆论的生成、倒逼、草根动员是网络反腐的行动机制。在未来反腐倡廉建设中,从廉政政策的制定、廉政制度的革新、腐败治理的议题等开放渠道,让草根权力在现实的腐败治理中有效地参与,是化解网络反腐舆情日益高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3)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高校乃至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对象。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的特征,从而为从事贫困生工作者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初步的理论参考,最终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贫困大学生来源主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父母离异家庭;下岗失业家庭;低保家庭;天灾人祸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党和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的协调机制。由于社会剧烈转型,协调机制存在着失灵现象,其成因在于协调载体减少;功能弱化;协调成本增大;干部和协调机制自身等因素。因此,协调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大力加强协调机制的载体建设,强化其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新途径,增进协调实效;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自身建设,真正发挥协调作用;强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高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负排斥具有多向度、动态性、相对性、能动性等特征。公共政策负排斥可分为五种类型:(1)以政策过程来划分,可分决策中的负排斥、政策执行(或再决策)中的负排斥、政策评估中的负排斥、政策终结中的负排斥等;(2)以排斥动机来划分,可分自觉型政策负排斥与不自觉型政策负排斥;(3)以影响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显性政策负排斥与隐性政策负排斥;(4)从排斥结果来划分,可分为政治性政策负排斥、经济性政策负排斥、文化性政策负排斥和社会性政策负排斥等;(5)以排斥机理或排斥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济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社会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等。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特征显示的是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机理的本质。对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类型进行科学的界分是进一步开展公共政策负排斥防范与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是当前我国的难题。目前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立法的适用对象范围比较狭窄,并且立法层次低;法律对权利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司法救助的形式过于单一等。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首先要废除制度的藩篱,使所有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正义;还要完善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保护体系;要完善、落实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保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扩张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控制,使其在合法、合理的限度内健康运行,又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保证政府主导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赋予行政主体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为此,从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对自由裁量权的运行加以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其中老年人犯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对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犯罪的五种类型及其特点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原因在于老年人思想观念、心理因素、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变化等方面,从而深入思考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稳定与社会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望舒 《理论导刊》2004,3(10):61-63
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规模比较庞大,是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及时提供社会关怀和社会救助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0.
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政策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目标取向与政策制定模式,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改善、社会稳定的同时,对弱势群体的范围、程度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应以社会政策调整为有力措施,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