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世勇 《实践》2008,(6):22-22
一是旗乡联动,管"住"流动党员。建立了由旗委组织部负总责、基层党委、党支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流动党员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分级确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在旗乡村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和联络站,并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络员制度,与流动党员结成"一连一"对子,定期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建立流动  相似文献   

2.
春节前夕,北京市各级党组织为流动党员送上了特殊的礼物:颁发了《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文件选编》小册子,有的还赠送了学习书籍;市委组织部和各区县委组织部开通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各级党组织还抓住春节前后流动党员陆续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就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等事宜进行了广泛宣传。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确保了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与党组织取得联系,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丹东市在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加强领导,科学安排,注重实效,做到“三个”落实到位。 一是机构人员落实到位。市委组织部建立了下岗职工党员技能培训科,指派专人负责全市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县(市)区由组织部牵头,会同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组成下岗职工党员技能培训协调小组,并明确了专门处室和人员集中精力专抓专管,提出了每年培训下岗职工党员要达到未就业数的30%左右,再就业率要达到参训率的50%以上的任务和目标;在省委组织部预拨给每个党员100元培训补贴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地方针对流动党员管理薄弱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抓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健全组织,创新管理模式。针对流动党员不同的分布情况,各地主要采取了三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原籍管理为主,派出联络员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江西省丰城市在外出党员较多的武汉、石狮、厦门、海口、三亚等35个城市,聘请了60名外出党员作为教育管理联络员。联络员人选由市委组织部考察确定,统一颁发聘任书,并通知其他外出党员。联络员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掌握党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形成书面材料,每半年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一次。这一制度建立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外出党员全部参加了前年的民主评议,无一人被评  相似文献   

5.
东丽区突破五个难点,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一是理清管理思路“亮”党员身份。党支部实行动态登记和定期登记相结合的方式,将流动党员详细情况登记人册,通过“三查三访”,努力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做到党员流向清、工作状况清、思想状况清,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完善组织网络“建”党员家庭。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条件较成熟的地方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方式建立流动党组织.  相似文献   

6.
政治上关心激励。要求村级党组织为每位党员建立信息档案,准确掌握党员出生日与入党时问,适时为农村党员过好“双生日”。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寿诞之日,村党组织要派人前去祝贺。农村老党员去世,党组织派人前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对亲属表示慰问,市委组织部对符合条件的老党员家属给予500元的丧葬费补贴。曾经获得过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党员去世,市、乡、村三级党组织都要派人前去吊唁,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9,(22):24-25
近年来,银川市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手段,从外出和外来党员的登记、教育和管理3个环节入手,实行流动党员“双找双管两地问责”,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的责任,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卢君 《新长征》2007,(7):42-43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敦化市农民流动党员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民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全市16个乡镇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
康仲恺 《实践》2008,(6):22-22
库伦旗建立三项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基层党支部书记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党支部委员定点联系流动党员工作机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由每个支委包联一至两个村民小组,具体负责所包小组流动党员的联系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向所在党组织进行反馈。流动党员外出后,由包联人负责定点联系,向其通报本地党组织的重要决策,帮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祁门县探索建立并着力实施"风筝(流动党员)高飞"牵引工程,走出了一条系统、科学、有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路子。建立组织保障体系:确保"风筝"联得上、牵得住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区域  相似文献   

11.
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参加这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这次北京市委组织部邀请在京流动党员较多的省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来京专题研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一项实际举措,非常必要,也很及时。借此机会,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西城区委组织部针对全区流动党员增多、服务管理难度加大这一突出问题,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服务管理流动党员举措的前提下,按照四中全会要求,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信息网络平台、就业指导平台和学习教育平台等工作机制,在破解流动党员教育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使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呈现出管住、管活、管好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3.
赵豹 《党课》2010,(23):67-67
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针对党员教育管理“三多四难”(即老党员多、下岗职工党员多、流动党员多;人员难组织、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新情况,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做到“四个结合”。在党组织设置上,实行条与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伊宁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成功做法有: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理顺关系,确保每个流动党员都有支部管理。设立机构,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为流动党员提供贴心服务。创新方式方法,抓好流动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落实改进难。今后要坚持流动党员摸底登记制度,建立党组织与流动党员联系的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让春节后返乡的党员过个“丰收年”,江苏省宿迁市积极为返乡党员搭建平台。一是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让返乡党员“有家”。市委组织部专门在媒体上公布了各级组织部门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接听,为广大流动党员提供咨询服务,引导广大返乡党员主动亮身份、自觉找归宿。乡村党组织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与党员教育结合起来,把发证工作和关爱党员工作结合起来,主动送证上门.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流动党员心中:二是召开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年会,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的现实,砀山县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流动有序,异地有家,管理有序,建功立业”的新路子。明确职责,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新网络。一是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由组织、劳动、妇联、民政、司法等部门人员组成,对流动党员实行宏观管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负责规划、指导、督查全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各基层党委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一是建立网络化组织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大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6个,为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在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较分散暂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其他省市,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15,(6):54-55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近些年,随着人员流动的加快,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基层“隐形党员”不亮明身份、不参加组织生活,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成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问题。为此,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工委专门组织力量,对辖区的“隐形党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通过实施流动党员“暖心管理”,建立“连暖心线、建暖心家、办暖心事”工作机制,把流动党员有效管理起来、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作用。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建立全旗流动党员信息库,每半年更新一次,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土默特右旗成立流动党员党工委,设在旗委组织部,负责全旗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工作和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间市委组织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地民营经济活跃、各类型党组织和党员面广量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跟不上、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突出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打造了集党员基础信息库、党组织信息库以及党员学习教育、党建工作交流、在线精准管理、智能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云端、移动端、PC端互融互通的河间党建云平台,为党建插上了“云翅膀”,实现了党建工作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到“引领”时代潮流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全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