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依照法定程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正案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12月27日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2004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因此需要将这些经验中的制度性问题写入宪法,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本次修改宪法就是要把十六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战略性的根本方针政策反映到宪法中来,修宪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逐条解读本次修宪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九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正3月7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委员们充分肯定修改宪法的必要性、及时性,表示完全赞成宪法修正案草案。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们在讨论时认为,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既适应了新形势,又吸纳了新经验、确认了新成果。姚爱兴委员说,改革开放40年来,宪法对党的事业、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发挥了  相似文献   

3.
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被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该草案有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2018年3月11日15时52分,大会主持人话音未落,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雷鸣般的掌声已经响起。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这里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投票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0,(3):17-18
<正>2010年3月8日,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新华社记者就此次《选举法》修改的亮点采访了权威法学专家。  相似文献   

6.
正3月5日,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是对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第5次修改。宪法为啥要修改?宪法修改对我们的生活有啥影响?2分钟的短视频,带你get宪法修改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7.
近期政要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部署贯彻实施宪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8日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研究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在全党全国集中开展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活动,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会议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  相似文献   

8.
视野     
宪法专家谈第四次修宪的八个特点据《新京报》报道,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对此次修宪中的主要内容,中央党校傅思明教授归纳为八个要点。一、“三个代表”成为国家指导思想。二、私有财产保护力度加大。这种规定,受益者并非只是私营企业家和个体户,也有利于对弱势群体的保  相似文献   

9.
正3月7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来到贵州代表团,与大家一同审议。在听取孙志刚、谌贻琴、王伟等代表发言后,王沪宁表示,完全赞成宪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意志。贵州发展日新月异,希望贵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10.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现行宪法制定于1982年。它总结了建国以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发展,根据党和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国民党无耻蹂躏民众利益的宣言》(1931年12月5日)于1932年2月在日本《国际》刊物上发表。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为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向国际组织提出的设置"锦州中立区"丧权辱国案的严正宣言,是反对"锦州中立"事件最早的一篇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新的研判,提出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新的战略任务和斗争策略,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倒国民党的统治,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今年 4月我社出版了《王世泰回忆录》一书。书中在叙述陕北肃反问题时 (第 2 1 4— 2 1 5页 ) ,引用了 1 942年 1 2月中共中央《关于 1 93 5年陕北肃反问题重新审查的决定》中的一段话 :“朱理治、郭洪涛在陕北所执行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正是这一错误路线在陕北的具体化 ;而其所造成的错误‘肃反’ ,则是这一路线的登峰造极的结果”。郭洪涛同志来函反映 ,1 95 9年 1 1月 2 3日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关于郭洪涛同志几个历史问题的审查意见》中 ,对陕北错误肃反的责任 ,作了新的结论。其中说 :陕北错误肃反事件 ,“应当由当时中央北方代表…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修正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普法教育牵头部门要认真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好宪法修正案的学习宣传,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引导全社会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加快建设法治黑龙江。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宪法修正案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0,(11):63-63
<正>张晓晖在8月30日的《经济观察报》上报道:目前,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次修改共有46处,其中,取消13项死刑罪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设立国家宪法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相似文献   

16.
陈天略 《求实》2006,(Z1):219
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了“宪法教育”是《法律基础》重要或主要内容之一。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中再一次凸显了宪法的教育。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中共中央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申维辰 《党建》2004,(5):7-8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的产物。经过这次修改,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更加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学习贯彻好《宪法》,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宪法修正案与时俱进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准确把握宪法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权威,确保宪法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新理念这次宪法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入宪法,确立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  相似文献   

18.
正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这是一场干部制度方面的深刻改革,是关系我们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栗战书主持大会听取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有四项议程: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审查预算报告、听取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生机盎然。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  相似文献   

20.
3月31日,省委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主持学习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王军、徐守盛、洛桑灵智多杰、陈宝生、黄亦纯、程有清、朱作勇先后发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此次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宪法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