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年,是林伯渠同志诞生1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林老已是60开外的人了,但他并没有因为年老体弱、积劳成疾而放松对工作的高标准、对自己的严要求。他以“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为座右铭,始终与人民同命运、共呼吸,艰苦深入,奋斗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伯渠同志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林伯渠同志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维护党的正确路线的坚定立场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  相似文献   

2.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坍塌光荣牺牲。三天后,毛泽东怀着对普通士兵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亲自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大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毛泽东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党建》1994,(10)
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论述冷溶“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50年前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实践和任务。深刻地阐发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想,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充分反映了为人民服务的精...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1,(1)
如何用好党和人民给予领导干部的权力?汪洋湖同志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他的的眼里,权力的背后,是责任,是清贫,是公仆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去服务,去牺牲,去奉献。汪洋湖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对每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对国家的钱,精打细算,花在明处。权力在他手中,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正是因为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与拥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应该成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忠实…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对“人民”这个词汇有特殊的偏爱,他常使用“人民群众”、“人民革命”、“人民军队”、“人民政府”、“人民共和国”等词汇,这些词汇与他的人民观紧密相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的思考及其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6.
现年34岁的闫济同志1990年7月从宁夏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吴忠市关马湖农场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朴素信念激励着他,12年如一日,在艰苦的农场生产第一线上.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技术员到主管生产经营的副中队长,进而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中队长、优秀共产党员、吴忠市利通区“十大杰出青年”、宁夏第三届“杰出青年卫士”。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民为本 实践“三个代表”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要躬身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8.
马志鹏 《前线》2008,(7):10-1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爱护和明确要求,也是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9.
1935年 6月 18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英勇就义的忌日。这一天,在福建长汀的中山公园,他高唱着《国际歌》和《红军之歌》,留下了“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是人生最大的光荣”的崇高珍言,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从容饮弹身亡,年仅 36岁。 时隔 15年,毛泽东为出版《瞿秋白文集》作出版题词时写到: 瞿秋白同志死去 15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要学习郑培民同志执政为民、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郑培民同志的崇高思想和模范行动,集中体现在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湘西人民亲切地称他为“为民”书记,三湘大地流传着他亲民、爱民、为民的先进事迹。为着人民的利益,他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为民解难,扶贫帮困,足迹踏遍三湘四水。为着人民的利益,他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身体,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学习郑培民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时时处处替人民着想,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在苦、 脏、累的工作岗位上,不图 名、不图利、默默奉献,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被周围的职工和群众亲切地称为“铝厂的徐虎”。他就是太原铝厂总务处管道修理组组长、共产党员田刚义同志。 为人民服务,是田刚义同 志的不懈追求,也是他人生价 值的真正体现。 田刚义同志从事的管道修理工作,不仅上班忙,下班更忙。他工作的环境概括起来就是苦、脏、累、臭四个字。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在田刚义同志身上得到了真正体现。在1997年…  相似文献   

12.
拜人民为师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的文章,讲述了习近平同志“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和情怀,指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学习这种工作方法和情怀,自觉拜人民为师。  相似文献   

13.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相似文献   

14.
宗言 《新长征》2014,(4):62-63
彭德怀作为人民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坚持群众路线,“对人民的一针一线不得损害”,这是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同志评价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且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作出了自己独到的建树,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现…  相似文献   

16.
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群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怡祖 《党建》2006,(12):8-10
从《江泽民文选》中可以看到,江泽民同志围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一个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关于群众观的完整体系。这些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一、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之本,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作为巩固和加强我们党的领导地位的力量之本“以人民群众为本”的观点,是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说:“我们衷心希望大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7.
全面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就会发现,“一切为人民”是他终身不渝的价值追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一切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概括。“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价值目标“给人民做事情”是邓小平的价值追求,也是他投身革命的唯一动…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至高境界和品格魅力。朴实无华地道出了执政为民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进一步解读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刻内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阐释了一种新的权力观。这种“干干净净”的权力观,其基本内涵应是“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  相似文献   

19.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强调“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的一致性,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批评过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必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怎样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取向,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履职尽责,实现两者的统一呢 ?刘保忠同志作为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典范,用实际行动做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他身上强烈的责任意识、宗旨观念、进取精神和优良作风,是他“对上负…  相似文献   

20.
张鸣岐同志是辽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崇高的精神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丰碑。结合工作实际,我就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和学习张鸣岐精神,谈谈自己的体会。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张鸣岐为榜样,学习他的优良品质,不断提升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张鸣岐同志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其间担任领导干部十多年,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怀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