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为探索我国中部地区城市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从不同养老方式层面提高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开展此项研究。调查发现:家庭难以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社区忽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责任,机构缺乏对老年人的情感沟通与陪伴,本研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相互借鉴各种养老方式的优缺点,构建科学合理的精神健康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兵团部分调查数据,从可能潜在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若干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兵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现状。研究发现,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经济状况、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对非组织老人的关爱、减少孤独感、提供老年人之间互助的条件、消除对现有住房的产权顾虑及为在疆外有子女的老人提供子女探视便捷性均有助于提升兵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相比于其他地区,兵团老年人在家庭经济决策方面似乎更加民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老龄化还有加剧的趋势,所以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家庭核心化”的快速发展使高龄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越来越突出,高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大大高于低龄老年人。由于低龄老年人不存在生活照料问题,养老金显得绰绰有余;而高龄老年人由于需要置换生活资料,养老金需求较大而捉襟见肘。在努力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通过改进养老金的给付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给付结构,在不改变养老金总体规模的情况下,增强养老金的保障作用,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少子老龄化”对养老经济支持的影响1.我国的“少…  相似文献   

4.
谁来养老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问题。对我国老年人养老经济意愿纵向研究发现,老年人养老经济意愿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选择依靠子女转变为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养老经济意愿。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意愿存在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老年人养老经济意愿呈现依靠子女养老意愿减弱、选择社会养老保险和自己储蓄养老意愿增强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养老经济意愿受老年人自身、代际、经济、健康、社会保障等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养老经济意愿转变表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加大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力度,加快优化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乡适度普惠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快建立老年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均等化,是解决谁来养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民市民化、农村市场化、人口老龄化、打工经济等背景下,村社传统的防老机制--如养儿防老、养老纠纷的调解机制、村社规范等--断裂,进而老年人缺乏照料、边缘化、老年人自杀或意外死亡等问题日益突出,村庄老年人产生了照料、空间、社会交往、文化、意义感等福利需求。资源匮乏的鄂中H村老年人协会的经验显示,外来资源注入H村后将其潜在的内生资源激活,使得老年人的生活境遇有了较明显的改观,并且这种改观是以老年人自身为主体、在较轻的经济负担下通过向老年人提供与其需求相契合的福利供给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居家养老模式,简单的讲,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补充,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补充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家庭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霞 《求实》2003,(Z1):196-19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不分性别、职业、宗教等,只要在60岁以上的人就称为老年人。1999年10月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6%。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长到3.74亿,占人口数的24.48%,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影响消费品的生产,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等。由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发展社区服务,改变传统的完全由家庭承担养老义务的方式,成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最重要的出路。 一、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一)家庭的小型化决定了养老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未富先老”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对养老事业及老年福利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国家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以“居家养老”和社区日间照顾为主导的老年福利发展的路径和养老模式.本文即以上述两个老年福利发展文件为蓝本,运用社区照顾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特点及其内涵,以及这种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福利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于支持老年人生活的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来自老年人个体先前的储备、老年后的收入以及老年人自身的各种行动;其次来自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亲戚朋友的支持,相关保险项目的支出以及国家随着人口结构变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而出台的新的福利政策与项目的覆盖。利用CLASS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的养老资源仍然主要依赖于老年人对自身资源的发掘以及家庭成员的支持,而政府与社区的支持还处在起始阶段。政府已经推行的养老项目,除医疗保障有较广泛的覆盖性以外,只有极低比例的老年人享受到政府推出的专项养老保障项目。与此对应,老年人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也很低,他们获取为老服务的渠道狭窄,购买服务的意愿也不强。尽管养老的制度性资源与老年人的个体依赖之间存在某种"阻隔",但是,中国老年人的养老心态仍然积极。  相似文献   

10.
陆士华 《前线》2013,(2):85-85
如今,关于“社会养老”的话题,大多集中在老年人生活护理方面,对于老年人精神修养上的需求,似乎关注不够。许多地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相对稀少。如果能经常举办一些有益于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比如展览、表演、比赛等等,不但会推动老年人在精神修养上的进取,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养老是养老工作的新理念,是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根本体现,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良好途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养老工作转型的现实需要。要从现实和长远两个层面实施文化养老。从现实来看,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发展和完善老龄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加快养老工作人才培养力度;从长远来看,树立文化需求是当今老年人根本需求的理念,把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文化养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任娜  陈岱云 《理论学刊》2007,(11):52-55
本文结合在山东省招远市所做实地调查的结果,描述了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表面和谐"之下,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低、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严重不足的现状,并对农村家庭如何构建和谐代际关系和处理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5,(5)
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是占老年人口比重很大的农村社会。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必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针对楼张村老年人生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楼张村老年人缺乏生活照料、老年人生活负担重、物质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等,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令人堪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社会工作为视角,以社区工作介入农村老年人生活方面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改善农村老年人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2009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再创新高,达到17.27%.老龄化趋势愈见明显,在养老问题上,我们存在理论准备不足、政策准备不足、地区经济实力不足,家庭和个人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经济实力方面同时缺少准备.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成都市青羊区从城区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把养老建设的工作重心从注重社会养老机构建设转变到如何为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提供帮助上来,转变到尽快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体系上来,正确应对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养老问题,为探索适合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明锁  秦宁 《学习论坛》2010,26(7):63-67
我国现行监护制度存在着被监护对象范围不明确、监护人职责设计不合理、国家公权力介入较少等缺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尊重并保障身心障碍者人权思想的发展,构建老年人监护制度已经势在必行.制度构建的目标应定位于满足有身心障碍的老年人对于借助他人的照顾使其生活正常化的需求.将判断力正常但身体有障碍的老年人纳入监护体系中,对于被监护老年人尚存的判断力进行个案判断,设立专门的老龄人口监护部门,引入社会力量等,将是构建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与居家养老服务——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由于大部分中国老年人仍不能完全依赖社会养老,政府主导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并将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以杭州市人口老龄化为背景,论述了政府主导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实践,并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闫金山  乌静 《探索》2015,(2):119-124
在福利多元主义范式下,为把握当前我国公众的养老责任分担态度,通过对2010年CGSS城市居民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居民的自利和政治信任对其养老责任分担态度具有显著影响。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自我养老,协同政府、家庭构建多元养老责任分担格局,并促进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不断推进,家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空巢现象加剧,老年人养老问题更为凸显,养老服务的需求十分紧迫。为此,我们深入市区、南皮、献县等地,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5,(6)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也表现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结构差异,即农村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在这个背景下,笔者对江西省H村进行调查,以养老需求为切入点,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实际和需求方面的满足情况,探索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进一步达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大多数是从"社会能够给予老年人什么"而不是"老年人需要什么"的角度进行,这不仅导致了我国养老制度与老年群体养老实际需求的矛盾,而且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还造成了养老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调查并研究老年群体在养老方面的愿望和实际需求,对于科学地制定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探讨既能适应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老年群体个性需要的养老模式有所帮助,同时为学术界关于养老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事实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