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德怀浦安修风雨情感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连理浦安修是彭德怀1938年年满40岁时结婚的第三位妻子。在认识浦安修之前,彭德怀曾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彭德怀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周瑞莲,是他的表妹。1916年春天,彭德怀18岁时,为摆脱贫困,外出当  相似文献   

2.
不泯的真情     
彭德怀儿时经常到舅舅家去玩。在那里,有他心爱的表妹瑞莲。彭德怀与瑞莲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彭德怀平时沉默寡言,见人没多少话说,但是,和表妹在一起时,他常常主动打开话匣子,诉说人世间的不平和痛苦,谈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瑞莲对  相似文献   

3.
彭德怀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历史上遭受过错误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对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彭德怀的平反,学界逐步把“长期被颠倒的彭总的历史再颠倒了过来”,澄清了一些历史问题和历史公案。但是,以往著述中对彭德怀1943年“关于民主教育的问题”谈话这段历史却少有关注,新近出版的《彭德怀全传》,首次系统地披露了这桩历史公案的详细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在张爱萍的革命生涯中,有较长一段时间是在彭德怀领导下工作。无论是在军事指挥上,还是在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上,以及在为人做人上,张爱萍都深受彭德怀的影响。张爱萍曾说过:"彭德怀教我做人,周恩来教我做事。"对彭德怀,张爱萍始终把他作为自己的严师诤友。对张爱萍,彭德怀也一直赏识有加。  相似文献   

5.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在彭德怀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邓华曾担任过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  相似文献   

6.
1959年7月14日下午,毛泽东收到了彭德怀写的要求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一封长信,此信在庐山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的信上加上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田家英时任中央办公厅政治秘书室主任并负责中央会务工作,他在信件发到与会人士之前就看到了这封信。他素来敬重彭德怀。当他读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7.
10月24日,是敬爱的彭德怀同志诞辰92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彭德怀同志铜像在平江举行揭幕典礼。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随着潮水般的群众,来到当年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的旧址——天岳书院,参加这一隆重集会。已是金秋时节,但天阴沉,人更肃穆。一路上,纯朴的山民们边走边念叨着如烟往事,说到彭大将军,那低沉的语调,使我感觉到置身于一种特别庄重、严肃的气氛中。彭总铜像立于“起义馆”广场正面一个3米多高的台子上。台子四周用黑色大理石铺面。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彭德怀同志铜像”行书镏金大字,光焰夺目。台基背面并排立着的20面红旗  相似文献   

8.
已出版的几本有关彭德怀的传记中,关于彭德怀从北京赴江西庐山日程的叙述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公开发表的王光美及毛泽东警卫员田云玉的回忆文章揭示的情况和细节,分析并提出了有关传记中的彭德怀离京日程有误的结论,彭德怀在武昌至九江乘船期间的日程仍不确定的推断,以及迄今相关文献鲜有提及的刘少奇、彭德怀参加了在武昌毛泽东乘船上召开的商议庐山会议拟讨论题目的会议的推论。  相似文献   

9.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同乡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德怀一直庆幸自己在人生道路的重要关口遇到段德昌,终生视段德昌为良师益友,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10.
彭德怀送去的信,毛泽东看后,没有立即作出评论。两天以后,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信上加上《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名,并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共和国元帅的排名之中,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彭德怀就是“朱毛”的得力助手,是他们意志的坚定贯彻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和彭德怀作为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的正副总司令,密切配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个人关系上,朱德和彭德怀私交甚笃,可以说是莫逆之交。出门只要彭德怀同去,朱德就会带上小板凳和象棋朱德和彭德怀都爱下棋,他们在太行山的战斗岁月中,戎马之余,少不了厮杀一番。朱德和彭德怀的性格不一样,他们下棋的风格也不一样。朱德吃对方棋子时,是先用自己的棋子将对方的棋子扫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最早与彭德怀一起工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工作期间。当时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指挥,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后为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在三年左右的相互接触中,彭德怀的大智大勇,深为邓小平所钦佩;邓小平的精明强干和政治工作能力,深得彭德怀的青睐和欣赏。  相似文献   

13.
正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了33位(后增至36位)中国革命军事家,彭德怀、段德昌名列其中。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20世纪20年代,两个素昧平生的湖南人相逢在北伐军中,交往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但结下了深厚情谊。段德昌是彭德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是彭德怀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对彭德怀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矢志不渝地走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是彭德怀元帅诞辰120周年。鏖战陕北期间,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彭习军"的西北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通过沙家店战役,消灭了胡宗南部最精锐的钟松部。在这一过程中,彭德怀高超的军事谋略与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同来领略彭德怀精湛的军事才  相似文献   

15.
艰难的寻找20多年前,我所撰写的《彭德怀在三线》文稿即将出版时,责任编辑曾要求配发一张彭德怀在三线的照片,当时我多方打听,费尽周折也未能找到。1986年,《军工导报》连载我的《彭德怀在三线》,也想配上相关照片。为此,我向曾是彭德怀同志的警卫参谋景希珍、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几位同志询问打听,但他们都称彭老总在三线时未见有人为他照过相,自然也就没有他在三线的照片。不仅是我在寻找,彭德怀同志的战友、曾担任西南三线建委常务副主任的程子华同志也在关注寻找当年彭德怀在三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0月24日,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建树的不巧功勋,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彭德怀传》编写组、湘潭纪念彭德怀诞辰百周年筹备委员会联合发起,于1998年10月6日至9日在彭德怀家乡湖南省湘潭市,举行了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出席了研讨会。现将会议情况述评如下:一、彭德怀与长征与会学者指出,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彭德怀作为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三军团的主…  相似文献   

17.
《四川党史》2003,(6):13-14
邓华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备受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器重。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彭德怀被批遭贬,邓华受到牵连,身处逆境。庐山会议之后,1959年8月18日至9月13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邓华和洪学智、万毅、钟伟等人被错误地划为“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被迫交代“反党反毛主席”的“罪行”。广州…  相似文献   

18.
在1959年夏天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了错误批判,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随即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离职后,彭德怀一家搬出了中南海,迁往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6年时间,彭德怀始终顶着"反党集团分子"的罪名,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挂甲屯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直到1965年秋天,中共中央分派彭德怀就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陈赓大将与彭德怀元帅都是功名显赫的传奇人物,只是性格迥异。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而彭德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早先有一种说法:陈赓一怕廖仲恺,二怕彭德怀。此话不知从何说起。那么陈赓到底怕不怕彭德怀呢?往事遥遥,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小事中去品味一二吧。 初识于湘军, 又相继逃出 彭德怀的家乡在湖南湘潭,离陈赓的家湘乡二都柳树铺村只有四五十里路。有一年湘潭大旱,  相似文献   

20.
邓萍,四川省富顺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1928年与彭德怀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彭德怀任红五军军长,邓萍任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彭德怀任红三军团军团长,邓萍任红三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邓萍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邓萍是牺牲时的职务最高的将领。长期的密切合作和革命斗争,使彭德怀与邓萍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在邓萍牺牲后,彭德怀关注寻找邓萍遗骸,并亲笔撰写邓萍简历,亲手题写邓萍墓名,表达了对亲密战友的无限缅怀和追思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