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长征》2012,(1):34-34
彭真出生在山西省曲沃县的农民家庭,虽家境贫寒,却聪明好学。1919年,16岁的彭真考入山西侯马镇曲沃县第二高等国民小学校。彭真学习刻苦,作文常被视为范文讲评。步入青年的他除努力学好功课外,还十分关心国家大事。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同学们推选彭真为学生队长,针对当地日货泛滥的问题,彭真喊出“打倒列强”、“振兴中华”、“抵制日货”的爱国口号。  相似文献   

2.
《党史文汇》2007,(4):48-49
2007年4月26日。是彭真同志逝世10周年纪念日。10年间,全国人民无时不在怀念这位伟人。言为心声。在此,我们采撷中共太原支部历史纪念馆“彭真生平业绩陈列”和位于侯马的彭真故居纪念馆参观者的部分留言,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3.
彭真出山     
彭真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千辛万苦,两次牢狱之灾,他不折不挠,奋进不止,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奉献一生,功勋卓著。狱中读书山里“炼剑”彭真同志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批被打倒的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于1966年5月受批判,后被撤职。同年12月2日被监禁,坐牢九年。彭真说“不要以为坐牢就是虚度年华,浪费精力,监狱也关不住马列主义,在那里可以读书,还可以思考问题。”凭着“敢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在狱中他能吃能睡,坚持学习马列主义。1975年5月19日,彭真从秦城监狱被送到陕西商…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12,(5):56
1966年4月21日,原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收到一批让他亲收的关于批判彭真的材料,意思是要刘仁“反戈一击”,揭发彭真。第二天,刘仁召开市委会,传达了这些材料。许多同志大吃一惊,“这是怎么一回事?”也有的同志要刘仁表态。  相似文献   

5.
肖伟俐 《党课》2010,(6):87-88
彭真,原名傅懋恭,年轻时因为从事革命工作,用过许多化名,1937年到延安后改名为“彭真”。在他95岁的一生中,75年为党和人民工作,先后两次入狱,前后长达15年,为了革命和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在他的人生历程中,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背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据说,在医院的日子里,躺在病榻上的彭真一直与守护在床边的张洁清执手相对。现在,彭真逝世已经9年了,彭真的灵堂还在,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他和张洁清的合影,床头的挂历就一直停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张洁清依旧活在丈夫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7.
彭真的乡情     
彭真出生在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1986年前,虽然山西省曾多次请彭真回老家看看,可彭真一直没有回去。他原不想回去,怕伤心。他是个大孝子,他80多岁的老母亲“文革”时被斗死,他的弟弟、侄子也都被斗。他总说,谁不想自己的母  相似文献   

8.
静德 《党史文汇》2002,(7):34-36
“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一1935年8月彭真出狱时,北平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由于在北平认识的人很少,彭真决定还是到天津去寻找熟人,寻找党的组织。在天津彭真先住到一个码头工人家中,后来找到原纱厂工人、共产党员左振玉和司福祥。这时,彭真从传单中知道了在天津有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救国会等组织。从内容上看,其中可能有共产党员,因此,他要左振玉设法与这些组织联络。在左振玉的联络介绍下,彭真见到了公开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的朱光宇。从谈话中,彭真估计他是共产党员,但朱光宇否定,…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了《彭真在北京》一书,于2002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66篇文章,分“业绩篇”、“研究篇”、“风范篇”三个部分,共45万字,是一部以彭真同志在北京工作时期的思想和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文集。彭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了解和充实中国共产党历史,对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苑》2013,(12):54-56
彭真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1966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五一六通知”的下达.就是他蒙难的开始。因此,有些人揣摩彭真不可能不对毛泽东有一肚子怨气。但是,重新复出后的彭真从不以个人的遭遇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他每谈及毛泽东,必先谈其功绩。  相似文献   

11.
顾育豹 《党史文汇》2005,(10):51-51
1964年10月的一天中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按约定时间驱车来到人民大会堂,迎接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彭真回机关,以便在途中抓紧汇报工作。彭真刚开完刘少奇主持的一个会议,他走出大会堂前厅后,便兴冲冲地对万里谈了一个打算:为贯彻刘少奇同志“要提高服务行业社会地位”的指示,他要亲自到北京崇文区清洁队去参加背粪劳动。万里犹豫了一下,心想:彭真年已64岁,近来身体又不太好,既要主持北京市的政务,又要参加中央政治局的许多会议,也难分身啊。于是,万里主动请缨,要由自己带队参加背粪劳动。彭真经过思考,终于同意,他握着万里的双手说:“北…  相似文献   

12.
直到著名学者穆青逝世前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不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生前不让我们说这事……”1966年初,“文革”风暴已经来临。一天上午,彭真准时来到人民大会堂,要去西大厅出席一个座谈会。在步上楼梯时,他突然遇到正下楼的江青,便应付地招呼:“啊,你也来参加会?”江青像不认识彭真似的,把他上下打量了一遍,说:“你开会从来是不通知我的,我还敢来参加堂堂北京市长的会呀?看来,我们真不该在此相遇。”彭真站在楼梯上,沉稳地说…  相似文献   

13.
丁青 《前线》2013,(5):85-85
1988年,彭真曾到新疆视察工作。在一次厅局级干部大会上,他说:“今天,作为一个老党员,我想和同志们谈谈家常。”这次谈话后来被称为“一个老党员的家常话”,收录在《彭真文选》中,成为体现共产党人精神魅力的经典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建柱 《共产党人》2006,(23):52-54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背后。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大家闺秀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张洁清1912年出生在河北省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45年4月,党的 “七大”就已经预见到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东北光复不久,9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局,由彭真、陈云、伍修权、程子华、林枫组成,彭真为书记。9月19日,中共中央确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从各抗日根据地增调部队和干部十余万人从邻近的冀热辽边和山东水陆两路进入东北。10月下旬,潘汉年  相似文献   

16.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彭真》,是一部有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它以朴素的艺术风格,真实地描述了伟大革命家彭真的壮美人生和丰功伟绩,深情地赞颂了他的实践精神和人格魅力。这部电视剧运用简练而又明快的编年史式的叙事手法,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意识,向当代观众展现了彭真同志鲜明饱满、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真”是彭真同志最喜爱的—个字,是他的名字也是他的灵魂,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仰。真诚待人,认真工作,追求真理,用一个“真”字来概括彭真同志的性格特点,围绕着这个“…  相似文献   

17.
我认识彭真同志是从小在报纸和画报的照片上认识的,知道他是山西人,很早就参加革命,为党和国家、人民立下了卓著功勋。建国后长期在中央和北京市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文化大革命”中很早被打倒。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翻了“强加给彭真同志的种种罪名和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恢复了他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但这些认识都是间接的,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我对他的直接了解是在1986年5月他回山西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视察。当时我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有幸参加了视察期间的接待工作,并在他的专列办…  相似文献   

18.
赵晋 《北京党史》2006,(6):54-56
身处逆境,最能检验人的意志品质。彭真在解放前住过六年国民党的监狱,“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曾被监禁九年。他受过国民党监狱的酷刑,又受过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迫害。磨难中他不仅挺了过来,而且组织领导了在国民党监狱的狱中斗争,坚持了同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在失去人身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知道彭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的背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20.
毫无疑问,一般群众大抵是喜欢党员干部有“亲切感”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没“亲切感”,最起码很多人想有“亲切感”。那么如何才能有“亲切感”?一两句话很难讲清,但鄙人以为起码的一条就是党员干部要讲修养,作风好,人格佳。群众审视、评价一个党员干部,往往最先关注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到此,我想起梁思成与彭真的一个故事。解放初期,梁思成不认识彭真,也不了解他在党内和北京市的地位。一次会议上,有人把梁思成介绍给时任北京市长兼都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的彭真。当彭真知道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时,就对他说:“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今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