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业是哥伦比亚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有可耕地三千五百多万公顷,约占领土面积的30%。人口二千六百二十多万(1979年)其中农业人口九百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1979年,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 7%,在国民经济中仍居首位,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75%左右。1978年,二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家,七十年代末期,农村人口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1980年底,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为905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0.1%。菲律宾有可耕地1,400多万公顷,到1978年已耕地约为1,200万公顷,约占可耕地面积的86%。战后以来,由于菲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民经济,改造经济结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以1972年固定价格计算,农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46年的44.3%降为1981年的25.6%,同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业(本文指狭义农业,即种植农业)一直是缅甸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96年度,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38.3%(按1985/86年不变价格计算),在全国约1758.7万的从业人员中,有1227.2万人从事农业种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4%,全国总人口中,约有75%生活在农村。 缅甸的农业以私营为主,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也经营少量的农田种植。1995/96年度,在整个种植业中,国营部门占0.22%,合作社占1.58%,私营部门占98.1%。 缅甸农业集约化程度很低。1995/96年度,在全国的农户和农社中,种植面积在5英亩以  相似文献   

4.
缅甸中部沿海地区位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流域,包括整个伊洛瓦底省和仰光省、勃固省的部分地区,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39%.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炎热,非常适宜发展农业,水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70%;处于这一区域内的仰光作为缅甸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全国约54%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这里,而作为工业领域中骨干企业的国有企业则有近90%集中在这一地区;这里又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主  相似文献   

5.
巴林地处西亚地区海湾西南部,面积717.7平方公里,人口70万,巴林籍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2%,其他是外籍人.外籍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的57%.全国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占2/3,逊尼派占1/3.阿拉伯语为巴林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巴林系君主立宪制国家,1999年3月6日继位的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国王,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2002年2月14日,巴林国更名为巴林王国.此后,全国政局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摩洛哥王国(简称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国土面积约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①,首都拉巴特(Rabat).全国人口约3 160万(2008年估计)②,其中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另有为数不多的犹太人.居民中98.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徒占1.1%.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柏柏尔语.  相似文献   

7.
缅甸是个农业国,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首先是土地多,在全国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地面积约4,600万英亩(每英亩合6.07市亩),耕种面积为2,000—2,500万英亩。还有休耕地和可耕荒地2,100—2,600万英亩。全国以440万农户计算,平均每户耕种5.45英亩(合33.08市亩),若以每户5人计算,平均每人耕种1.09英亩(合6.6市亩)。在东南亚是人均占有土地最多的国家。如把休耕地和可耕荒地也利用起来,每一农户和每一农民平均占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35%,丘陵占42%,平原仅占23%。这种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造成了耕地支离破碎、农场过于分散和规模较小的不利条件。目前全国305万个农场中21.8%分布在山区,50.5%在丘陵地区,27.7%在平原地区,平均规模只有7.4公顷。全国农场拥有土地面积2258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74.9%;农场中耕  相似文献   

9.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在越南南部分为南北干流 ,北干流称为前江 ,南干流称为后江 ,最后两条干流又分成九条支流入海 ,故称九龙江。九龙江冲积而成的平原面积约39600平方公里 ,占越南全国总面积的1/8 ,人口约161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21 %。九龙江平原历史上生产落后、经营单一 ,粮食不能自足 ,群众每年都有几个月靠外调粮食度日。越南解放以来 ,九龙江平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越南重要的产粮区和食品加工基地 ,也是越南重要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基地 ,年均农业总产值近40万亿盾 ,占越南农业总产值的34% ,其中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10.
伯利兹位于中美洲的东北部,东濒加勒比海,北邻墨西哥,西、南与危地马拉接壤,面积22965平方公里,为中美洲小国之一。全国人口16.7万(1981年),其中混血人约占32.6%,黑人占30.6%,印第安人占19%,非洲加勒比人占11.4%,欧洲人占3.7%,亚洲人占2.4%,其他占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人(1980年)。伯利兹全国分六个区:伯利兹、科罗萨尔、奥兰治沃克、斯坦克里克、托莱多和卡约。首都是贝尔莫潘。  相似文献   

11.
缅甸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居于首要地位。目前,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农业部门占64.2%,农业产值在生产部门(按:不包括交通运输)的总产值中约占55%,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60%以上。缅甸是世界上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以种植单一作物稻谷为主,在全国2,500多万英亩播种面积中,稻田约占51%,其他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均不大。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缅甸农业陷于停滞和倒退。近几年,缅甸政府大抓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缅甸农业为什么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潮时期?它是怎样取得复兴的,其成就如何?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丰塞卡湾,西面和南面同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毗邻。全国面积十一万二千零八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七十万,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86%,印第安人占10%,黑人和白人各占2%。  相似文献   

13.
东亚(包括日本、中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及我国的台湾省)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东亚土地面积14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大陆的10.7%,耕地1.6亿多公顷,占世界耕地12%,人口18.5亿人(1993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3。近些年这一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14.
浅析巴西的印第安人土地政策吴德明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面积851.2万平方千米。农业相当发达,目前有耕地9000万公顷,可耕地4亿公顷,占世界可耕地的20%。1995年全国人口估计为1.558亿。农村人口占25%,城市人口占75%。巴西是个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5.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的西部,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占苏丹总面积的1/5,北邻利比亚,西与乍得接壤。达尔富尔境内约有80多个民族,人口估计有77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其中约有60%是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主要是富尔人,而其他族群则主要是游牧或半游牧的农民。达尔富尔的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向南逐步过渡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称萨瓦纳气候),降雨量也是自北向南递增,其中土壤最肥沃、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畜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各有150多年的历史,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77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全国现有17.4万个农场,面积为72亿商,占总面积的62.5%,而耕地只有3.29亿亩,占4.57%,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人口的2.4%。澳的绵羊品种以美利奴为主,占羊支总数70%以上,平均每只羊年产毛量为4.4公斤。1986年全澳有绵羊1.54亿只,牛2300万头,猪275万头。年产羊毛81.5万吨,肉类246.4万吨,牛奶60.38亿公升,蛋1.83亿打。畜牧业产值约为75亿澳元,占农牧渔林总产值的44.8%。澳羊毛产量占世界4/1。  相似文献   

17.
许亮 《西亚非洲》2007,26(11):75-78
一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分为3个省,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约占苏丹全国总面积的1/5;人口约为600万,占苏丹总人口的1/7。1600~1916年,该地区是独立的伊斯兰教君主国,受伊斯兰教影响很深。英国人于1916年征服了这一地区,杀死了国王,任命总督取而代之。1917年,英国统治者将达尔富尔地区并入苏丹,但并没有触动原来的行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从自然界摄取生活资料和某些生产资料的重要物资生产部门。农业在哥伦比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哥伦比亚全国有可耕地三千七百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2%。沿海平原和安第斯山区是主要农作物区,东科迪勒拉山以东是天然牧场,再往东是辽阔的亚诺斯平原,尚未开发,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1985年,农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其就业人口占国内直接就业的29.4%,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二。农业是实现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三世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全国耕地面积二千九百八十万公顷,占领土面积的10. 7%,其中水浇地约一百四十万至一百五十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 7-4. 9%。按人口平均的耕地面积为一点零七公顷,比世界人均占有耕地数零点五公顷高出一倍,仅次于澳大利亚(一点二七公顷),属于人均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86,(1)
农业是马来西亚的主要产业,对社会、政治、经济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马来西亚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很快,石油产量也大幅度增加,但农业仍然是大部分马来西亚人生计的最主要来源。1970年,农业产值(包括渔、林、牧)占马国内生产总值的32%;1979年占25%,1984年占22%;预计到1990年仍达20%。1984年农业的出口收入占出口总值的21%。1979年全国劳动力的40.2%(约200万人)从事农业。预计到1990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占总劳动力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