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刘铭传的重商思想及其实践李友林有“台湾近代化的先驱者”之称的刘铭传早年曾镇压过太平军和捻军,后来出任首任台湾巡抚,为保卫和建设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这段历史受到人们的称诵和敬戴。刘铭传不仅一生戎马,在洋务运动中也表现非凡,他陆续提出了一些“自...  相似文献   

2.
李登辉与台湾“民意”潜在冲突简析——从白晓燕案引发的抗议风潮谈起毛仲伟*在推动台湾政治转型过程中,李登辉是“民意”不离口的政治人物,“民之所欲、长在我心”几乎成了李的口头禅,他曾凭此历经朝野激烈权力斗争“无往不胜”。昔日“党内大总管”李焕、“末代军事...  相似文献   

3.
赵耀东先生是台湾经济界知名人士,曾在台湾筹建“中国钢铁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任台湾“经济部长”、“经建会主任”。本文是他在台湾大学机械系讲演的摘录,选自经济管理出版社《我们不能再等待》一书。  相似文献   

4.
表现台湾现代都市人的心态——漫谈马森的戏剧创作曹明一、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独幕剧马森是当代台湾一位知名作家、戏剧理论家、剧作家,他是山东济河人,1932年生。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曾在法国巴黎电影高级研究院研究电影、戏剧,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相似文献   

5.
戴永夏 《法制博览》2009,(13):52-53
据台湾一位老报人回忆,康有为是误信了移植类人猿的睾丸可以使人返老还童的谣传,请德国医生将一只年轻公猿的睾丸移植到自己身上,结果丧命……一九六六年八月,红卫兵“破四旧”,康墓遭毁,康有为的头骨被“红卫兵”绑在棍子上,抬着游街示众。  相似文献   

6.
当代台湾黑社会问题初探孔萍萍*在台湾,黑社会组织又称黑道。根据1996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通过的《组织犯罪防治条例》,“台湾黑社会组织”具体是指三人或三人以上,有内部管理结构,以犯罪为宗旨或以其成员从事犯罪活动,具有集团性、常习性、胁迫性或暴力性的...  相似文献   

7.
“100年润发”=周润发身价800万元! 最近,随着“100年润发”广告在全国各地传媒上的出现,“100年”洗发水与周润发之间便划上了这个等式。周润发,演艺好,更兼有个好名字,广告商不找他又会找谁?总之,周润发拍这个广告的酬金高达800万元。那么,周润发拍广告的身价算不算高?别的广告明星身价又如何?追寻一下其中秘密,的确是耐人寻味的。十万百万不嫌多在中国大陆,开明星广告先河的,大概要数曾成功地饰演过邓世昌的李默然了。电视荧屏上,只见他。手持南方制药厂出品的  相似文献   

8.
张刃 《工会博览》2023,(2):40-41
<正>近日翻检旧存,又一次读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裳先生给先父张高峰的来信,追忆前辈交往旧事,颇觉有趣。选择若干内容,略加注释,以飨读者。黄裳先生是著名报人、散文家、藏书家、版本学家,与张高峰本不相识,但由于曾为新闻界同行,熟知彼此文章。八十年代初拨乱反正,他们陆续恢复工作,由另一位老报人谢蔚明先生“牵线”,建立了联系。谢蔚明,1917年生人。  相似文献   

9.
饕餮者     
王海椿 《法制博览》2010,(12):80-80
在英国,曾有个“天才男孩”是在他人的宠爱中,庸碌无为、悲哀而终的。这名“天才男孩”叫勃兰威尔。他从小智力超群。特别在文学与绘画方面具有惊人的天赋。为了让其早日成才,全家人。特别是他的三个姐姐作出出极大的牺牲,对他宠爱有加,  相似文献   

10.
第三“宝”?     
浙江省及杭州市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8家新闻单位曾连续3天出现同样的一则广告, 杭州第二中药厂敬请用户注意: 本厂即将推出第三“宝”这广告把江浙地区的读者听众吸引住了,人们好奇地打电话到报社、电台探听消息。说起来,该厂厂长冯根生利用广告心理学出的这一招,可谓一箭双雕。知道该厂前两“宝”的人在想:这第三“宝”是什么呢?不了解该厂的人更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的洋浦风波,为海南做了一次世界性的广告。”前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在他生前曾幽默地说。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洋浦这块“世界性的广告”又如何呢? 海南省负责人最近宣布:国务院今年3月已正式批准海南省的洋浦开发方案,同意把洋浦开发区办成“自由经济工业贸易区”。他说,洋浦将建成中国大陆上第一个“自由港”。在“洋浦风波”中大名鼎鼎的“熊谷组”又如何呢?据最新消息,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将与三菱、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虽已从大陆回台,但余波荡漾,留下太多的伏笔。虽然江丙坤的大陆行有诸多亮点:高规格的接待、破冰之旅、打开1949年以来国共隔海对立的僵局、为国民党在岛内敢喊出“未来一中”增加了一些自信,但是江此行也不是“有求必应”。譬如他跟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说,希望“东盟加三”(“三”即中日韩)变成“东盟加四”(即把台湾也加进去),陈云林就没有正面响应。台湾历来有希望加入  相似文献   

13.
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问题之探讨张冠华在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公营事业”曾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象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物。直到今天,公营事业对台湾的社会经济仍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力。但自80年代中期台湾进...  相似文献   

14.
台湾“政党合作”问题初探洪明自80年代后期,台湾反对势力突破“党禁”之后,岛内各种政党纷纷成立。但经近十年来分化、组合,发展到今天真正具有实力、能对台湾政局产生举足轻重影响者,只有国民党、民进党和新党三党而已。在这“三党鼎立”之中,执政的国民党在过去...  相似文献   

15.
1974年3月26日,台湾的两家主要的日报上,同时刊出了一则奇怪的广告,广告上端是一幅漫画式的机车插图,没有注明厂牌:广告下端是几行字: “今天不要买机车,请您稍候六天。买机车您必须慎重地考虑。有一部意想不到的好车,就要来了。”第二天,广告继续刊出,内容只换了一个字:“请您稍候五天……”第三天,又改一个字,“稍候四天”。第四天,取消了“今天不要买”,改为:“请再稍候三天,要买机车,您必须考虑到外型、耗油量、马力、耐用度等等。有一部与众不同的好车就要来了。”第五天,“让您久候的这部,无论外型、冲力、耐用度、省油等,都能令您满意的野狼一二五机车,就要来了。烦您再稍候二天。”  相似文献   

16.
“台湾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专用名词。由来久矣。远在日本统治期间,它曾作为与“皇民意识”相区别和相对立的一种意识,是有积极和进步意义的,它本质上仍属“中国意识”的一部分。惟近年的“台湾意识”已演变为对内进行族群斗争、对外反抗祖国大陆的一种斗争工具。远的就不说了,本文只想着重就最近若干年来,有关“台湾意识”的发展变化及相关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和台湾经济魏萼*原著李义虎*译刘国奋校译者说明:魏萼教授是台湾著名的经济学家。多年来,他关于儒家文化与台湾经济,儒家文化与大陆经济的许多思想在海内外引人瞩目。特别是近来他关于“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的著述和讲演,再度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对我们...  相似文献   

18.
日据时期台湾新诗的抗议和隐忍朱双一(一)林载爵在比较杨逵和钟理和时,曾概括出他们各自代表台湾新文学的两种主要精神──“抗议”和“隐忍”①。这一概括是颇为精到的,它也可以在日据时期台湾新诗创作得到印证。台湾诗人的抗议,有时发为对殖民者的直接痛斥,或以昂...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连横对推动郑成功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是最早开始研究郑成功的史学家,也是最早高度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历史功绩的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除了在卷二“建国纪”和卷二十九“列传一”中专门记载郑成功和明郑有关人物的事迹外,在全书其它各卷中,也有大量的篇幅记载郑成功的事迹。  相似文献   

20.
儒学自清初由中国大陆传入台湾以后,一直没有出现过断裂现象,哪怕是在日本占领时期,在占领当局的民族同化政策压制之下,儒家思想仍然在民间社会中顽强地存在着。1949年国民党去台后,曾在台湾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此举虽然有其十分明确的维护政治统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