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代名将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首。他不但雄才伟略、骁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立德立言,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极为珍贵的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关于这部书,粟裕曾说过:"回忆录中记述的一切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是参与革命斗争的所有人们,特别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至于这本回忆录的能够成文,则是我与同志们的合作。"粟裕所说的"同志们的合作"就包括粟裕的夫人楚青的心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楚青就没有《粟裕战争回忆录》。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7,(8)
他是战士们心目中的"战神",是毛泽东赞誉的"第一功臣""常胜将军",他就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2017年8月,粟裕诞辰110周年,本刊特发《粟裕苏中抗战威震敌胆》,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3.
唐衡 《世纪风采》2006,(8):47-4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9周年前夕,一部由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组织编撰的力作《粟裕年谱》公开出版。7月24日,中共江苏省委和军事科学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共同举行了《粟裕年谱》出版座谈会。追忆粟裕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1980年前后,长篇小说《红日》的作家吴强和粟裕大将有段对话。吴强问:"粟司令,我打算写一部关于华东部队的长篇小说,除领导同志外还想写写师级干部。你看以谁为原型好?"粟裕考虑了一下,说:"你可以以廖政国同志作为一个典型。这个同志很有特色。他的头脑很聪明,能带部队,能打仗,作风顽强。他对部队非常熟悉,基层干部甚至士兵的情况都摸得透透  相似文献   

5.
粟裕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彪炳千古的功勋。毛泽东、刘少奇、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刘伯承元帅也赞扬说:“粟裕将军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之首,这是党和人民对他卓越功绩的充分肯定。面对荣誉,粟裕十分谦虚,从不居功自傲,常以“沧海一粟”来形容自己。解放战  相似文献   

6.
粟裕评戏     
1945年秋的一天,粟裕召集原苏浙军区的干部开会。粟裕问到会干部:"昨晚你们看了京剧团的慰问演出吗?""看了。""演得怎么样喁?"干部们议论纷纷,大家认为《断桥》这出戏演得不错,有的说白娘子演得好,有的说许仙演得好,多数认为小青演得特别好。  相似文献   

7.
对多年来社会上有关粟裕对授予他大将的军衔不满,受到毛泽东同志严肃批评的传说,粟裕大将身边的工作人员鞠开同志撰写了<粟裕大将授衔真相>一文,刊登在<北京日报>上作了澄清.实际情况是,1955年授衔时,党中央、毛泽东原本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衔主动让了.作者鞠开当时并不知情,得悉邵力子说粟裕应评元帅的消息后,当作一个喜讯兴冲冲报告粟裕,并把材料指给他看,以为他会高兴的,哪知他脸一沉,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相似文献   

8.
正《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战争片。为拍好这部电影,陈毅元帅与粟裕大将亲自担任顾问。电影取材于1947年解放战争中的华东战场。面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他们率领华东野战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其中要数莱芜战役最为传奇精彩。粟裕对战争中的细节非常熟悉。他特地邀请两位导演等主创人员到北京,给他们详细讲解了当时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在讲到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时,粟裕说:"这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总共打了63个小时,共歼敌5万多人,而我方伤亡6000余人。"  相似文献   

9.
凡读过《粟裕战争回忆录》的同志,无不为粟裕大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超指挥艺术和精湛的军事理论所折服。那么,这部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军事著作是怎样完成的呢?笔者有幸在粟裕晚年担任他的秘书,愿把耳闻目睹的一些片断整理成文,以飨读者。粟裕下决心写战争回忆录,有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粟裕大将同夫人楚青谈话,多是谈形势谈工作。楚青曾对他说:"你就不能谈点别的?"粟裕风趣地说:"我们是政治夫妻嘛。"粟裕长子粟戎生自从军以后,尤其是当了军队领导干部后,父子俩谈话从来都离不开军事,粟戎生想:"爸爸同我大概是‘军事父子’吧!"1942年,粟戎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那时,粟裕担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正率领部队在苏中一带进行频繁的反"扫荡"和艰苦的反"清乡"斗争。粟戎生的幼年是  相似文献   

11.
博览之窗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国第一大将的军衔。自那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的军衔问题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焦点。多数同志,包括党外的高层民主人士邵力子等人,认为粟裕战功很大,消灭的敌人很多,感到授他大将是低了,应该评他元帅。甚至有人还埋怨到毛泽东那里。也有人冤枉他,竟说他没授上元帅后,不满意,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他哭了。那么,粟裕授衔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粟裕是战功赫赫的军事家、战略家,按当时授衔的依据,毛泽东同大家的想法一样,是要给他授元帅军衔的。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  相似文献   

12.
正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发起的,他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11月,华东军区副参谋长王德专程到北京请示粟裕,与到南京了解淮海战役胜利原因的苏联大使尤金说些什么。粟裕告诉王德要有四个"突出":突出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突出总前委常委首长的正确指挥;突出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突出华东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全力支前。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90,(5)
1980年初,军事科学院为欢送一位领导同志到北京军区赴任,并欢迎两位领导同志来院工作,举办了一次宴会。当时,正是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著千准则》,粟裕作为军事科学院党委第一书记,以身作则,为改变多年来存在的用公款吃喝的歪风,指示身边工作人员:“那天迎送袁政委、刘副院长及李副主任会餐的钱,由我个人出。”身边人员到财务处交款时,会计说,这项费用已报销了。经再三说明粟裕的意见,财务处的领导说,那就只收酒钱吧。当他们回来说明情况后,粟裕马上指出:要交全部,包括  相似文献   

14.
1951年,粟裕离开了南京市军管会主任的岗位,就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繁忙的工作之余,想回湖南会同县枫木树脚村老家看看的念头不时地油然而生。他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离家出走是19岁的那年——1926年,从此,就从未回过家。那时他正在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粟裕在这里加入了共青团。这年假期,粟裕回到家里,不料有人向县政府告密,说他是共党分子。县政府立即派人来抓,幸亏他家里得到了消息让粟裕连夜离开会同,返回了学校。县政府抓不到粟裕,就抓了粟裕的父亲,限其半个月内交出粟裕。他父亲离开县政府后,不几日就得了重病,与世长辞了,年仅43…  相似文献   

15.
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身于会同县枫木树脚村一个破落的侗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不落第秀才.整年不出门,只是一心想培养儿子继承和振兴祖业。然而时移事易,粟裕走上了与父亲愿望截然相反的道路。投笔从戎粟裕少年时代正处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的进步潮流影响着少年粟裕的成长。他从小勤奋好学,热爱劳动。课余喜读《三侠五义》等剑侠小说,崇拜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市是孙克骥老将军的出生地,又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孙老将军是一位儒将,是《陈毅传》和《粟裕军事文集》的顾问,并主编有《夕拾集》等著作。他还收藏了大量名家书画佳品,1999年,他将珍藏的名家书  相似文献   

17.
神机粟裕     
开国第一大将粟裕的军旅人生波澜壮阔,军事斗争实践丰富多彩,而军事谋略艺术也极其精湛,其精髓多与《孙子兵法》意合。粟裕大将之所以具有高超的军事谋略,很重要的一条是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借鉴古兵法。当年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记得:“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大堆书,多数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还有《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8.
力救彭德清 1970年初,粟裕也无法避免林彪、江青的迫害,被挤出了部队。一天,周恩来召见粟裕说:“国防工业军管小组工作结束了,部队你也回不去了,就留在我身边工作吧。” 粟裕做为周恩来的助手,在国务院业务组分管铁路、交通和邮电等部门。不久,他收到了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爱人吴璇的求救信。 粟裕这才知道老部下彭德清已身陷囹圄4年多,至今下落、生死都不明,其母病困交加,呼喊着儿子的名字悲愤地离开了人世,子女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粟裕立刻通过各种关系打听彭德清的下落。数天后,消息有了,他立即让夫人楚青给吴璇复信:“人还在,请放心,虽然问题还未清楚,但要相信党,最后总能搞清楚。”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中的粟裕将军,虽身处逆境,却党性坚定、信念不移。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粟裕在“文革”中》写的是他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道与林彪、江青一伙进行斗争,保护无辜同志,减少工作中的损失,严格要求子女和亲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大将军衔的十人中,粟裕排名第一。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著名军事家、战略家粟裕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刘伯承曾说:“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的最优秀将领之一。”一生革命粟裕,侗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县一个地主家庭,6岁上私塾,后随家迁入县城上小学。据他回忆,“父亲一心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