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民网总结去年部分贪官的“忏悔录”评出十大“经典台词”后发现.2007年贪官第一大忏悔“经典台词”是“不懂得法律”。代表人物是宁夏国土资源厅前副厅长王英福,他在忏悔时说:“这是没有认真学习、严格守法的恶果。”  相似文献   

2.
接受廉政教育不能有特殊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言 《中国监察》2009,(4):45-45
大凡贪官们忏悔的时候,往往声泪俱下,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自己因为“放松了学习”,远离了廉洁从政教育,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扭曲,而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姑且不论贪官们的忏悔有无新意、是否深刻,单就“远离了廉洁从政教育”而言,还是令人颇多感触。  相似文献   

3.
方工说:“我也不赞成那种认为一个人犯了罪,注定永远是个坏人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犯罪后理当认罪忏悔,改过向善,真正这样做的人应该得到鼓励,但这不等于轻信。对待贪官的罪行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公正地处罚;对他们是否悔罪,也应听其言而观其行,根据事实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根绝那些被查处的贪官企图以虚假忏悔赢得社会同情进而骗得从轻处理的投机心理。”  相似文献   

4.
纵观见诸于媒体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经典名言”,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5.
我现在一见到有些贪官的所谓“忏悔书”就烦。 按说,贪官落马了,“痛定思痛”,作些思想上的反省,特别是对自己堕落的原因作些剖析,忏悔一下,应该要欢迎的。但我有时会觉得烦。那么,烦从何来? 这年头,由于比较讲究官员的知识水平,再加上一些学历低的干部,也往往  相似文献   

6.
贪官的眼泪     
陈国忠 《检察风云》2014,(22):29-29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笔者对媒体关于贪官忏悔的报道格外留意。他们“言辞恳切”,一把鼻涕一把泪痛心疾首的样子,颇能搅动人心。最近亲历的案件,引发了我对贪官所谓认罪、忏悔的更深思考。前阵子,宁夏固原市一名科级干部受审,大致案睛是:被告人利用掌管国家扶持项目及资金分配的便利大肆收受贿赂,受贿金额40多万元,获刑八年,这样的案情,在发达地区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国家级特困地区的固原也算得上“小老虎”了。  相似文献   

7.
卿裔 《政府法制》2006,(3):10-11
纵观2005年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经典名言”,值得玩味。这些“名言”有的是贪官们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的脱口而出, 有的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有感而发, 有的是在忏悔书中的真情流露。别看这些贪官的话有的令人捧腹,有的让人作呕,还有的使人啼笑皆非,但是,“言为心声”,听其言,可以观其行,这些话都折射出贪官们的心态和灵魂,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他们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贪官忏悔,是最具震撼效果的廉政教育体裁。近些年来,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警示教育片和案例剖析报告,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靳长根同志所著的《贪官忏悔告诉我们什么——党员干部的12堂警示教育课》一书一经问世,便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作者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通过多年对贪官忏悔材料  相似文献   

9.
多余的东西     
不少贪官在忏悔时都会说:“自己本不缺钱.可是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贪占这么多钱?”贪官的这一疑问让我想起了四个字:欲壑难填。在欲望面前.如何把握自己,不仅仅需要高远的境界.还要有过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大凡贪官,总因贪婪成性、欲壑难平而沦为囚徒。这些人平时看上去俨如正人君子,但却时常心如火烧汤煮,备受煎熬,害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落入法网。因受贿罪被判处死缓的广东省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同庆,在其“忏悔词”中曾这样陈述: “每每听到警笛呜叫,便会心惊肉跳,冷汗心颤,常常梦里惊醒。”这实在是贪官们惟妙惟肖的内心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