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丰华 《法制与社会》2012,(25):286+288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彰显公正的需求,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诉讼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和完善,有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贾元 《法制与社会》2011,(11):54-54
本文基于我国民事诉讼案件中证人作证难、出庭难的问题,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保障政策,寻求证人出庭率低的解决措施,以及鼓励证人出庭作证的方法作出探讨,以期达到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愿景,寻求民事诉讼案件的证人证言(证据)的真实、有效性,从而保证案件裁判的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对案件审理至关重要。我国证人出庭率很低。提高我国证人出庭率就要完善证人不出庭制度,强制证人出庭制度和证人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证人出庭制度在民事纠纷审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证人出庭率低的现状已成事实,本文分析了民事诉讼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证人不出庭作证、证人出庭率低已成为证人出庭制度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此,笔者将对这一困境存在的原因分别从立法、相关制度的层面以及证人个人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明确证人必须出庭,增加对证人不出庭的制裁措施;完善证人的权利保障制度以及提高证人的出庭作证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梁颉 《法制与社会》2013,(28):139-140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是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非常低,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实现审判公开公正和透明,损害了刑事审判程序正义,剥夺了被告人对证人进行当庭质证的权利,也损害了实体公正。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现状,同时学习借鉴域外先进立法,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率,保证案件审理透明公正。  相似文献   

7.
影响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审判活动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实,对现行立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在完善立法层次上提出了建立证人出庭适格、出庭强制、出庭证人补偿和出庭证人保护的新构思。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不仅是证人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和被追诉方充分行使质证权的需要,也是法庭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由于证人自身的原因,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司法部门的原因,我国刑事案件证人不出庭,只提供书面的证人证言成为常态,证人出庭率非常低,对司法活动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相应的立法,使证人走向法庭,让事实真相更加客观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证人证言是重要的证据形式,但在证据适用中因为证人出庭率低成为制约证人制度的瓶颈。本文通过从五个方面分析我国实践中证人拒证和证言采信不足的原因,得出在我国现阶段不应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而是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明确证人的法定范围,建立起有效的证人出庭补偿、保护等配套措施完善的制度构建上,使证人由畏惧出庭转由积极出庭,同时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提高证人证言采信率。  相似文献   

10.
黄萍 《法制与社会》2013,(26):41-42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造成困扰的一个痼疾就是证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而不愿意出庭,这就导致有着比较低的出庭率。由于在之前,司法机关与相关的人员针对证人出庭往往也仅仅只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做到争取,可是根据司法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法院在进行的一审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当中,只有不到一成的证人出庭,而在二审审判当中只有不到5%的证人出庭率。本文针对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把证人出庭当成作证制度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此次所做的修改,有着1/9的条文涉及到证人制度,如今我国高度重视刑事诉讼当中的证人出庭制度,可是,本次所做的修改对于证人出庭制度并没有做到完全完善,在之前过于笼统的的诉讼法对于证人保护的条款背景下,执行起来显得有着诸多不便,本文则对于证人出庭制度来对于我国证人出庭的利弊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行政诉讼中,证人一般情况不出庭作证,因此不利于法院公正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本文通过对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分析,提出几点建议,目的在与完善行政诉讼中的证人出庭制度。  相似文献   

12.
证人出庭作证对查明案件事实,保证审判公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立法上也有明确规定证人在无特殊情况下应当出庭。但是在我国刑事诉讼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普遍偏低,证人出庭制度仅仅是停留在法条上,无法得到实施。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针对这一难题,构建了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一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但证人出庭难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2,(11):128-129
证据是刑事诉讼中核心和灵魂,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查明案情、核实证据以及正确的定罪量刑,但司法实践中证人、鉴定人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审判的公正性,需要进一步予以规范。《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针对上述问题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完善,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规定强制出庭制度、完善了证人保护制度,本文结合我国刑事司法诉讼司法实践,分析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刑诉法修正案的规定,进一步提出部分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史炜 《法制与社会》2011,(17):29-30
证人出庭率低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大问题。证人不出庭不仅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不利于查明事实真相,也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及分析我国证人出庭制度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如何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李世清 《河北法学》2007,25(4):195-200
证人证言作为证据中的一种,对于查清案件事实十分的重要.但是在目前的诉讼中尤其是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认定案件事实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证人出庭率却十分低,从各地的统计数字来看,证人出庭率普遍不足5%.甚至在一些案件中,证言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作为陈述证言的证人却拒不出庭,其实就意味着证据没有经过质证.所以,在运用这种证据的时候,应该十分谨慎.要求证人出庭接受审查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试从刑事诉讼人手,分析解决证人在诉讼中出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丹阳 《法制与社会》2013,(13):131-132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公安司法机关准全查清案件事实、打击违法犯罪以及审案件公开、透明的有效保证。但是,由于民众自古以来的"以讼为耻"、担心打击报复等心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一直未能在我国得到有效的实行。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原有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在证人出庭与证人保护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本文从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等方面,针对证人出庭制度在我国的实行难的情况,为进一步保证法律的事实和证人出庭制度的落实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低,究其原因是立法上证人保护制度的缺失。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对如何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查清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权利、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保障庭审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有关证人出庭作证的人身利益和经济利益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刑事审判过程中证人出庭率普遍底下。虽然修订后的刑诉法增加了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促进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但这些规定还比较笼统,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周虹 《法制与社会》2015,(2):114-115
随着从“侦查中心主义”到“审判中心主义”的发展,证人出庭作证是一个趋势,在未来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证人站在法庭上,这势必影响公诉工作,作为公诉人应当转变思想,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应当证人出庭给公诉工作带来的调整,也应进一步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确保证人出庭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