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我国法定继承顺序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继承制度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实施二十多年的我国现行《继承法》,已逐渐显现出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继承关系需要之弊端,有必要对现行继承法进行修改和完善。本文试图就我国法定继承制度中有关法定继承顺序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力图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法学》1986,(10)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公民继承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定继承,二是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原位继承,二是代位继承,三是转位继承。为了识别这三种法定继承方式的特征,在审判实践中正确地执行继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人民法院的《贯彻意见》),拟从继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客体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来分析三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承作为财产取得的重要取得方式,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其中法定继承制度尤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个人财产的日益增多,现行《继承法》对于法定继承规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也日渐突出,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完善和发展继承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就法定继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法定继承制度关系到无数的家庭,是继承法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公民私有财产的日益增多,现行《继承法》对于法定继承规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也日益突出。对这一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当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吸收学界理论的同时,考虑我国的继承传统和实际情况。本文从法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等方面对比了中美两国的法定继承制度,以期从美国的法定继承立法中得以借鉴,从而修改和完善我国的法定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继承法》制定于刚刚改革开放的计划经济时代,目前已经出现诸多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容,亟需修改。针对现行《继承法》中法定继承的主体范围不合理、法定继承顺序过于僵化等问题,修改中应该适度扩大法定继承权的主体范围、不固定配偶的继承顺序、合理调整继承人的顺序。  相似文献   

6.
谈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的全部问题是遗产所有权的变更问题。继承关系从发生到消灭的过程,就是遗产所有权由被继承人转移到继承人的过程。遗产转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在本文中包括遗赠)是基本的两种。去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对此有明确规定。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只对法定继承表示理解,对遗嘱继承则或多或少持有偏见,有的甚至把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对立起来。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我国继承  相似文献   

7.
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及遗产分配的继承方式叫法定继承.在理解法定继承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程颖 《法学研究》1982,(4):54-56
我国继承制度包括两种继承方式,即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继承的,叫法定继承;依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内容进行继承的,叫遗嘱继承。  相似文献   

9.
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应当遵守男女平等的原则。据《民法典》第1120、1126条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根据法律规定或遗产性质不得继承的除外。据《民法典》第1122条继承开始后,没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相似文献   

10.
王歌雅 《法学论坛》2020,(1):115-125
《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关乎《民法典》编纂的体系与质量,牵涉我国现行《继承法》的理念传承与制度完善。若要编纂具有本国特色与本土情怀的《民法典·继承编》,则需关注继承民俗与继承习惯,回应继承需求与继承关切,借鉴域外继承立法的规范设计与制度走向。继承立法并非仅是单纯的制度架构与模式选择,而是融合了理念、传统、希冀、情怀的价值抉择与利益博弈。故《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应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即通过编纂定位,实现功用价值、追求内在价值;通过争议抉择,拓展法定继承顺序、调整直系姻亲的继承地位;通过制度补益,修正继承行为、更新继承习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当借着完成中国民法典的机遇,对《继承法》进行修改,以使之更加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物权法》的颁布,用新的物权理念和制度构建我们新的继承制度。其中特别要对于继承权的丧失制度、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关于法定继承顺序等进行必要的修改及完善。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制定的《继承法》,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和普遍贫穷的历史局限,存在较多缺陷,不能适应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下遗产流转的需要。在编纂民法典、将《继承法》修订为民法分则继承编时,应当抓住机遇,对我国现行继承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继承编入典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一是继承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原则,二是继承制度繁简与社会实际需要相一致原则,三是继承制度与遗产流转规律相一致原则,四是继承法改革与婚姻家庭制度等民法制度改革相一致原则,五是肃清"左"的思想与坚持民族习惯相一致原则。基于这些指导思想,继承编的制定应该妥当设计篇章结构、具体安排规范内容,对继承的一般规则、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继承协议、遗产的分割等制度全面作出具体规定,为自然人对其身后遗产的支配自由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褚莹 《中国公证》2016,(4):44-56
笔者从曾经承办的一起涉外案例引申出涉外法定继承公证的问题,讨论了公证机构申办涉外法定继承的依据和业务范围,公证机构在办理涉外法定继承中法律适用的选择问题,并着重从实践的角度解析含涉外因素的继承遗产的法定继承的办案思路。一、问题的提出笔者今年承办了一起涉外继承案件,案情如下:汪某于上世纪80年代和其妻子李某共赴澳大利亚留学并最终在  相似文献   

14.
李敏 《中国公证》2014,(5):27-29
一、日本有法定继承主义和遗嘱继承主义两个立场 日本现行继承法,对于权利义务的继承规定,遗嘱优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适用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但对于法定继承人,会事先对继承份额作出相应的规定,故遗嘱的自由被加以限制。对于法定继承的遗产,采取概括继承的原则,即即使有债务也不会清算,丽将其作为继承财产让继承人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6,(3)
现在有人认为继承的方式有五种,即: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继承和无人继承收归国有。也有人说只有两种: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那么,究竟什么是继承方式?又到底应是几种? 继承法第五条规定得很明确:“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继承法》把法定继承分成了两个顺序.在这两个顺序中都没有孙子女、外孙子女.人们不禁要问,孙子女、外孙子女在我国遗产继承中的法律地位如何呢?他(她)们是否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如果是,又应当把他们列入哪个顺序?  相似文献   

17.
继承法律制度由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共同组成,其中遗嘱继承是自然人处分自己死后个人财产的主要手段,优先于法定继承。适逢大陆民法典制定之际,比较港澳及大陆三法域遗嘱继承制度,大陆应在遗嘱有效条件、遗嘱形式、特留份等方面完善大陆遗嘱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党竹琴 《行政与法》2006,(6):109-112
我国继承法一方面在某些方面体现了中国大陆的特色,同时我们也能感到,在某些方面,比如我国继承法在设计法定继承制度时,受到前苏联继承法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继承制度人为地具有了社会保障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死者意志的不够尊重。随着我国公民财产数量不断增多,财产表现形式日趋丰富,加之中国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且大陆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健全,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我国的财产法定继承制度。本文试图立足于法定继承应该尽可能充分表达被继承人的意愿,从而在意思自治的基点上讨论法定继承制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内地与香港法定继承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地与香港法定继承之比较张迎秀继承制度是当代各国重要的法律制度,香港从七十年代开始颁布的继承法是单行成文法规,基本上以英国法为蓝本,许多英国继承制度在香港也都适用,故与内地的继承制度存在着许多差异,根据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将于...  相似文献   

20.
陈榕进 《法制与社会》2012,(18):233-234
遗嘱继承是公民继承遗产的一种重要方式,亦是公民取得财产或转移财产的一种重要途径.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重要区别在于,法定继承只要确认了继承权,就可以依法继承.而遗嘱继承显然要复杂得多,遗嘱继承的前提条件是遗嘱的真实有效性,也就是遗嘱的效力.本文就公证遗嘱效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