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价值追求和实践形式,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立足现实实践,社会和高校应当通过健全机制、积极宣传和精心组织,继续探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大学生认同、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柳春清  刘玲灵 《学理论》2014,(23):279-281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结合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对策如下:高校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文史哲类的经典研读课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大学生自身应选择读经典文献,摒弃垃圾书籍;大学生还应增加读书数量,培养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0)
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的生活自信心;树立自利利他观念,克服自私自利心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互爱互助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既是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1)
许多大学生不爱读书,对于读书存在认识误区,如,读书无用,要读只读"有用"的书,读书不如实践等,时间和精力更多地被手机网媒占用,对这些现象应加以纠正,并警惕网媒娱乐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为此,大学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回归读书生活,使大学重新成为读书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5)
价值观是指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和判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树立正确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充分重视互联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呈多元、多样、多变态势。青年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状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这是当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6)
党的十八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人力资源持续发展,归根到底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任娃 《学理论》2010,(19):258-259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教育资源。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成长离不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初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入的论述,并就如何应用传统道德文化对大学生党员开展价值观教育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着道德价值观分化与冲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与行为的落差、传统与现代的割裂、群体与个性的冲撞等方面。引起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和断层、西方道德价值观借鉴过程中的模糊和迷茫、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现实障碍和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不到位和低效。要针对实际,有的放矢,重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孟国芳  张二丽 《学理论》2014,(8):289-290
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垦和索取,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类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类的行动,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问题。以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为载体,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态问题,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学理论》2014,(9):288-289,296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强化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和各族群众共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承认、尊重各民族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价值观,是"多元"和"一体"完整和完善的结合,是建设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举措。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弘扬各族群众先进的价值观,对实现民族和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5)
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成因,提出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如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改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形式,优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有利于引领当代大学生担当未来社会的重任、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解丹 《学理论》2011,(3):217-218
当前,受西方外来文化,国内社会变革等因素影响,使得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很多问题,比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周青 《学理论》2010,(29):207-208
多种社会思潮影响及大学生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匮乏,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校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以顺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构筑和谐校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闫海强 《学理论》2011,(10):342-343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大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引导,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工作转向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关注社会的重要步骤。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通过在基层的生活达到受教育、长才干目的,同时能够在感性上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所需、农村所需,激发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能力,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塑造和完善自己,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个体化、现实化和功利化等一些特点。针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的分析,试探地提出一些加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1)
大学生作为当代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影视作品对其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影视作品的内涵进行界定,探析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下: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导致大学生历史观的混乱;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偏离正轨;庸俗作品的盛行诱发大学生泛娱乐化的倾向;影视作品导致大学生充斥着崇洋媚外的心理;反映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导致大学生婚恋观的畸变。要规范国内影视文化市场,使其成为正能量传播的良好平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龚文静 《学理论》2013,(22):205-206
高职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建构。部分高职大学生文化的自发状态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对流行文化的盲动、对意识形态文化的淡化等,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认为必须在爱国、敬业中实现文化的自信、在自由平等中实现文化的自主,在文明、和谐中实现文化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问题,总结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缺乏的重要原因,分析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以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模式,从而积极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