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起点,是红四军的"加油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之间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两块根据地建立的时间也几乎相同,所以,对这两块根据地进行比较研究也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陈弘君 《广东党史》2016,(12):39-40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点。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屏障,粤东北苏区更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红军长征首先顺利经过的省份。广东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东曾是中国大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粤东北部分区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是在1931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后,由毛泽东、朱德等直接领导下开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4.
黄道是"东南半壁江山"著名人物,曾镜冰是"东南一旗帜"著名人物,他们在闽赣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情怀,生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黄道和曾镜冰于1933年4月,分别从中央苏区和闽北苏区调到隶属中央苏区的闽赣省工作。黄道任闽赣省委宣传部长,曾镜冰任闽赣省团委宣传部长。从此,他们就在一起共事。这年10月,闽赣省委驻地黎川失守,此时闽北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被敌军切断。1934年2月,黄道和曾镜冰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保卫和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央苏区的革命中心地位,树立了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典范,扩大了红军和根据地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1934年5月至1936年1月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同黔东各族人民共同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在云贵高原上竖起了第一面红旗.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处于不利的形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完全丧失,红军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红三军转战湘鄂川边地区,数次准备建立根据地未果而进入黔东地区的背景下建立的.  相似文献   

7.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时期,朱德承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对红军游击战争进行了可贵探索,确立了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领导了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的成功实践,为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德游击战争思想与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古田会议奠定了红军宣传工作基础.中央苏区红军按古田会议决议要求,编印了一批革命书籍,居当时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红军之首.红军图书在宣传贯彻古田会议决议以及在建设红军中,充分发挥着"宣传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前,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上杭才溪作调查,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明确地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中,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篇光辉著作不仅为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而且对整个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1933年,当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和其它革命根据地得到大力贯彻的时候,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自任总司令,以50万兵力,分四路“围剿”中央苏区。他采用了步步为营、层层包围的碉堡政  相似文献   

12.
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并非事先就有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也不仅仅着眼于摆脱经济和军事的困局,而是综合考虑了经济上解决"给养匮乏"的问题、军事上实现"围魏救赵"的策略、政治上贯彻"向赣南发展"的指示、客观上以"出击赣南"比较可行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客观上促成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以及中央苏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邱笑宸 《党史文苑》2012,(24):37-38
苏区红歌是中国老革命根据地尤其是中央苏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有的革命歌谣。以《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为视角,透视苏区红歌鲜明的样式特征、独特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的现代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实践是充满坎坷的,走过了一条极不寻常的道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方式,在白色力量包围下生存、发展、壮大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些根据地被称为苏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称为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期间,带领苏区民众,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凝结成了伟大的中央苏区精神。中央苏区精神既是对第二次革命失败后长征开始之前,中国共产党执政作风的总体概括,也是我党优秀革命传统的延续和体现。时至今日,重新翻开历史,学习苏区精神、体会其深刻内涵,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在根据地的发展与革命的实践中铸就了以听党指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在根据地发展的各个时期,苏区革命精神为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撑。作为苏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集中体现,鄂豫皖苏区革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埔县是广东省最早认定的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苏区与赣南、闽西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对大埔籍革命人物参加革命的的历史背景、教育程度、主要活动和革命精神等群体特征的深入分析,不但会加深对梅州革命人物的研究力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央苏区史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三)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中,毛泽东解决了怎样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初具雏形。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毛泽东已经认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并以此指导了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这两个时期是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萌芽并取得实际效果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以及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终于取得了武装割据的生存空间,并于1931年建立了临时中央政府.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军事及经济的多维封锁之中,中央苏区的经济环境十分艰难.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解除苏区军民生活的困苦,中央苏区政府毅然地开展对外贸易,即苏区与白区之间盼贸易活动,以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革命从挫折转向复兴,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获得很大发展,到1930年夏,主力部队发展到10多个军7万余人,形成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毛泽东带领部队运用诱敌深入的方针,在中央苏区取得了对国民党军第一、  相似文献   

20.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开辟了中华法系的新纪元。研究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是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本质的前提。1932年红军进漳后,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完政、土地、婚姻、法律实施方面的法制建设活动。一方面,宣传和贯彻了中央苏区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根据地法制建设步伐。今天,我们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的红色法律传统精华,借鉴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经验,对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法治不断完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