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伟  凡春龙 《党建》2022,(8):14-16
<正>“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4年多前,习主席视察时的谆谆教诲,第71集团军某旅官兵们始终牢记在心间。王杰是上世纪60年代涌现出来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了保护身边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而光荣牺牲,成为全党全军全社会学习的模范。  相似文献   

2.
读了王杰同志的日记,我联想到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的一段话:“‘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这不是由于他们的个人的革命狂热或沽名钓誉,而是由于他们对于耻金发展的科学的了解和高度自觉。”王杰同志的伟大,就在于他“高度自觉”地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王杰同志这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用“高度自觉”的革命品质铸成的。他的一部日记,是他“高度  相似文献   

3.
正王杰是一名解放军战士。1965年7月14日,他在组织民兵进行实爆训练时,因炸药包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扑向炸点英勇牺牲。1965年11月,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同时,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王杰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现在,北京市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正在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学习。王杰同志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始终如一地、自觉地刻苦地进行思想改造。我们向王杰同志学习,必须学习他这种彻底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几乎与雷锋齐名的英雄,他就是被誉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战士”王杰。当年,雷锋、王杰常常并提。然而,王杰作为英雄,差一点被埋没。  相似文献   

6.
王杰,1942年10月出生,山东金乡县人.1961年8月应征入伍,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革命部队的大熔炉里,他以雷锋为榜样,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王杰热爱学习,注意世界观的改造,无论多忙多累,无论走到哪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毛泽东著作选读》认真学习,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他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人一生,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最快乐……”他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正又是一年的4月。"一年一度雨清明","细雨纷飞似泪痕"。每到这个时候,位于江苏邳州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王杰烈士陵园都会迎来如潮的扫墓人流。而在位于徐州市区王杰生前所在部队营区的王杰事迹陈列馆里,一批批前往参观的中小学生也是络绎不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种追思,一种敬仰,人们一直没有忘记王杰,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8.
十年是企业的坎,时间的累积使许多企业产生了惰性因素,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王杰在带领九鼎集团不断创造辉煌的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了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致命缺陷:家族式管理。他决定以广纳人才为起点,打破家族式企业传统、规范企业管理。今年年初,王杰董事长邀请自贡市商务局、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一起,对九鼎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考评后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由此拉开了九鼎集团改革整顿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正"国学"是近几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全民"国学热"的背景下,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提出,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学习国学,他认为国学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这对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政治生态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政治智慧,也可为今天的领导干部在施政、行政过程中提供一些智力支持。近日,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专访了王杰教授(以下简称"王"),对领导干部为什么需要学国学和该如何学国学等相关话题与王教授展  相似文献   

10.
提起王杰这个名字,20世纪60年代的许多人耳熟能详。可以说,他是中国的第二个雷锋。但是,许许多多的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英模,曾险些背上“给党和人民抹黑”的罪名。近期,南京军区在组织收集整理英模事迹中,一些参  相似文献   

11.
徐隽  刘博通 《奋斗》2023,(4):64-66
<正>铁甲轰鸣,硝烟弥漫。皖北某训练场,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装甲分队跨昼夜实弹射击考核。“全车注意!冲击!”战车轰鸣而动,向射击地域发起冲击。行进间,各乘员密切协同,一发发炮弹精准命中目标靶。“王杰班”打出了满堂彩,赢得官兵们的阵阵欢呼。“王杰班”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生前所在班,王杰同志用生命践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穿越时空、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视察驻江苏徐州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时,深有感触地说,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53年前,面对即将爆炸的炸药包,人民战士王杰用身体扑向炸点,保护了  相似文献   

13.
杰祖籍陕西韩城人,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到了三十七岁,终于中了状元。也是陕西省在科举年间唯一的一名状元。他当过五部侍郎、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直至一品宰相。也是最终把大贪官和判处死刑的主审官。对人民宽容:王杰的一个侄儿叫王仁,在家乡因和邻居为三尺宽的墙界争执不下,想借朝中叔父的权势压制对方,于是就给叔父写了一封信,王杰看罢信,当即回诗一首:“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王仁按叔父讲的让了三尺,对方很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这六尺地界成了村民通行的巷…  相似文献   

14.
提起王杰这个名字,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都耳熟能详。可以说,他是中国的第二个雷锋。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英模,曾险些背上“给党和人民抹黑”的罪名。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省金乡县——英雄王杰的故乡,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群体组成的"五老"带头学党史宣讲队伍表演的情景再现剧《英雄壮举》,还原王杰的英雄事迹,使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6.
张福宾 《求贤》2012,(2):45-46
兔年岁尾,由市教委、《中国教育报》社基础教育新闻中心主办的王杰、张福宾办学思想与实践成果展示、研讨交流会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张福宾站在培育人才的“制高点”.向他的同行介绍了20多年育人育才的成功秘诀。他倡导的潜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全面成长的办学思想受到教育专家的赏识。的确.近年来.张福宾带领他的团队在培育全面健康成...  相似文献   

17.
霞飞 《党史博览》2012,(3):45-50
生死关头,王杰舍己救人1942年10月,王杰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后过继给伯父.1961年8月入伍.1962年2月加入共青团.王杰年年被评为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爆破技术能手.1964年1月,王杰任副班长,后任班长.1958年毛泽东提出"大办民兵师"后,全国各地都办有民兵组织.1962年,毛泽东提出民兵工作要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后,各地民兵的训练也特别严格.解放军除了平时的训练外,还担负帮助地方武装部训练民兵的任务.1965年6月,王杰所在的工兵营来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野营,在运河里进行游泳训练.6月底,邳县人民武装部领导找到营长,请求工兵营选派教练员帮助训练张楼公社民兵地雷班.营长和教导员决定派王杰去当教练员.  相似文献   

18.
提起王杰这个名字,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都耳熟能详。可以说,他是中国的第二个雷锋。但是,许许多多的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英雄,曾险些背上“给党和人民抹黑”的罪名。自然,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枫宜 《前线》1965,(22)
反复读过王杰同志的日记,令人浮想联翩、激动不已。在王杰同志的日记里,字字行行都闪耀着忠诚于革命事业的精神,跳动着一颗纯正朴实的革命战士的心。而最触动我们的,还在于两个“实”字,那就是“干革命实心实意”,“听毛主席的话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20.
3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剖析了重庆市秀山县委原书记王杰的案例——王杰沉迷享受权力,作风专权霸道,"土皇帝""官老爷"的架势十足.他在忏悔中也反思道:"随着职位的升迁、权力的变大,我喜欢上当'官老爷'的滋味,忘了做'好公仆'的初心." 在近几年各地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例中,有不少"官老爷"的典型.比如,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贾小刚"贪图享乐,享受'管家式'服务";新疆乌鲁木齐市原副市长李伟自认高人一等,在接受老板宴请时,自己喝15年的"茅台",老板喝"水井坊",下属喝本地产的"三道坝"……可见,党员干部一旦当起"官老爷",追求就会"偏航",人生就会"翻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