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问题:一是包括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变革在内的巨大的社会变迁;二是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结构转型阶段并存;三是发展阶段的焦点问题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过去的平均主义过渡到现阶段的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进入21世纪,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必将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我们不能回避、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围绕化解农业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近年来,我们山东省诸城市瞄准国际市场,以发展创汇农业为突…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形成和迅速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场深刻的经济结构革命,它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立,从而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与工业经济构成新二元经济结构,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中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构成三元经济的新结构。因此,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面临的发展任务就是从工业化向知识化转型,也就是再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发展任务就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工业化和知识化同时发展,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探索三元经济新结构下的发展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为此,我们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辽宁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泰岩博士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培丽博士为我们解读各国如何选择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问题,希望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4.
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工业化为核心,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对实现工业化起推动作用。一、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所谓工业化,就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自18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270多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无不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的,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整体推进,最终走向现代化。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已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成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我国目前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主要表现在:我国现在人均GDP才接近1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  相似文献   

5.
吕凝 《新长征》2012,(1):20-22
"十二五"时期,长春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和结构转型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将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长春工业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春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迫切需要,同时也对我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的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7.
农业工业化,首先针对的是工业化前期,发展经济所面临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积累工业起飞需要的资金、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三项主要任务,这是农业国或者农业地区工业化的一般性。其次是针对江西近中期有可能广泛利用农业资源优势、相对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廉价优势,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到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世纪初,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制约因素看,依靠传统农业已无法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不断增收的目标,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推动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9.
三大改造对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两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我国于1953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与此同时,提出并实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作用如何?是否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这是探讨和评价三大改造的一个基本标准。本文试图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分析三大改造在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与之相辅相悖的两重作用,力求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作些探讨。一、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和三大改造的提出 1949年,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严重任务。在建国头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与此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分工合作,各  相似文献   

10.
曹玉华 《探索》2003,(4):135-137
地处我国西部内陆腹心地带的长江上游地区 ,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尾 ,又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驱动中心 ,是西部地区率先腾飞的希望所在。作为我国重要农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农村工业应走协调工业化道路 ,突破二元经济结构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一、协调工业化及其在农业现代转型中的贡献1.片面工业化和协调工业化的区分我国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在《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中对他在20世纪40年代哈佛博士论文中的工业化定义修改为 :“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从低级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走了一条低成本道路,低成本优势保证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但这一局面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始被加速打破。中国经济在经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工业化进入高成本期,表现为技术成本上升、企业支付物流成本高、生产资料成本抬升、土地价格上涨等等。在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转型之际,低成本优势就不复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工业化高成本之路能走多远?值此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再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赵丽娜 《理论学刊》2012,(5):42-47,12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和转型,全球化进程受阻,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给我国外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必须加快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从山东的情况看,要积极主动调整外向型经济结构,加快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等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外向型经济的竞争力,再创外向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进程中的湖南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省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阶段。 2000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1.1%,工业为 33.5%。但与全国相比,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近 4个百分点;工业则低 10.8个百分点。因此,为实现我省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促使经济的持续增长,加速工业化进程是"十五"湖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那么,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如何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发展规律及我省农业现状  工业化阶段是国民经济结构迅速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是党在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那么这种战略选择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是什么?在发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记者:吴老,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支持信息化。现在的发展情况怎么样?吴敬琏:进入21世纪以后实际的发展好像和原来预想得有所不同,我们了解到的关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另外一种选择。全国各地都认为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新时期的特点就是以重化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中央多次强调一个重要判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一判断无疑是准确的,是实是求是的。那么,这一重要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因为顺利实现了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可以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二是进入“矛…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3,(2):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自然和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特别是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要补上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尊重经济规律,总结基层经验,在改革发展中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村落经济进入全面发展、加速转型时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多村落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新阶段提高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产品短缺的困扰,农民收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艰难的“爬坡”阶段。这就需要我们理清农业发展新思路,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一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农产品的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与效益低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业…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发展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目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至少有1.5亿。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发展,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农业就业实际上已进入不增反降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价格压力,农民收入已不可能通过农业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60年来城乡关系经历了工业化初期典型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和城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和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面转向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创新,初步搭建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制度框架。这个过程,既反映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创性和丰富性。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并最终走向一体化,不仅要加快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而且必须突破两种不平等公有制的理论禁锢,加快涉及城乡之间根本关系的一系列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