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均  曲福林 《奋斗》2003,(9):30-32
老工业基地改造不同以往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支持国有经济的改组改造,要达到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预期目标,就必须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体制、新机制和新举措,解决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化解前进中的新矛盾和风险,扫除深化改造中的障碍,努力实现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国家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这次全会的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视察时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研究确定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雄风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型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是导致改造效果缓慢、老工业基地持续衰退的根本原因,政府必须从认识、制度、结构及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创新,以打破锁定状态,从而彻底改变基地衰退的现状,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4.
一、技术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强大推动力 计划经济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它曾是新中国工业的骄傲。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囿于传统体制的束缚和沉重的历史包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机制僵化,技术老化,生产经营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05,(1):96-97
2003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明确提出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2004年是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1年,在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东北3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一年来,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揭开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序幕。文件明确指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深远。本文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提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得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着力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蒙辉 《奋斗》2004,(9):46-46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黑龙江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省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老工业基地改造、大项目建设、主辅换位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省委五届五次全会通过了《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振奋人心。新的形势带来新的任务,面对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各级党报如何调整思路,在经济发展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季国坤 《奋斗》2005,(6):32-32,4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又一战略决策。医药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及黑龙江经济建设中属支柱性产业,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03,(10):1-1
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发挥比较优势,把握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努力增创新优势,运用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机遇,实现我省发展的新跨越。其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搞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前提和先导。  相似文献   

11.
老工业基地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叔莲 《新视野》2004,(1):24-27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性、紧迫性是由它的地位、作用和现状决定的。导致我国老工业基地停滞和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即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导致一些老工业基地衰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长远来说,振兴老工业基地更应该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振兴老工业基地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纪委、省监察厅在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和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开展了“辽宁要振兴,纪检监察怎么办”为主题的大讨论,并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示精神,起草下发了《中共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辽宁省监察厅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有力政治和纪律保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张聚昌  李清均 《奋斗》2007,(10):9-10
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有企业改革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一硬仗。实践证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进军号角。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备受国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23日-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黑龙江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狄恒  宋加升 《奋斗》2005,(10):15-16
实施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对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加以强力推进,是贯彻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突出强调新思路、新体制和新方式,要求走出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决定后,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引起全省上下广泛重视,更引起全国的关注,成为社会普遍注视的热门话题。怎样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有哪些新思路?需要进行哪些新的实践?为此,本刊特邀请辽宁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金太元同志解答了人们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兰岚  史维英 《世纪桥》2008,(8):149-14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三省的广大人民群众,也鼓舞了我们档案工作者,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工作从多方面服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同时也是档案工作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是档案工作大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8,(16):41-42
21.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老工业基地普遍活力比较低,技术水平不高,以有形资产经营为主,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比例不高,对无形资产经营重视不够。目前,党和国家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非常重视,这对这些地区老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利时机,这些地区应该充分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改变经营思路,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使这些老企业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