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贪官潜伏期     
<正>贪官潜伏期的长度与反腐机制的力度成反比。潜伏期变长,反衬出我们的预防和查处官员腐败工作的乏力,也反映了当下反腐败工作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2.
<正>贪没贪是分明的,贪多贪少是有数的,早发案晚发案有时是偶然的,贪官早晚被捉是必然的。2010年2月1日,山西省襄汾县公安局原局长韩春喜,以涉嫌受贿罪在法院受审。他是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件牵出的官员,被控收受新塔矿业公司大股东张佩亮4万元。  相似文献   

3.
冯江红 《党课》2010,(15):75-78
近年来,当众多贪官逐渐浮出水面、露出丑恶的本来面目时,人们往往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贪官基本上都是玩“潜伏”的高手,在被查出问题之前,他们其实已经腐败很多年了。他们一身“潜伏”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为何总能突破重重防线大肆敛财?一个贪官到底能隐藏多久?他们又是怎样露出马脚的?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4,(1):75-77
在党的十八大后汹涌澎湃的反腐潮下,我们将目光对准贪官出事前这一特殊而敏感的时间节点,梳理了从2003年4月到2013年4月,10年间曾引起广泛关注的10名外逃贪官事前准备情况,揭开“外逃贪官潜伏期”种种谜团,为进一步打击贪官外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3):33-33
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贪官在最后的反思中都会提到“放松了学习”。这并不完全是推脱之辞,事实上,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深入研究问题的习惯,不认真学习,几乎是所有腐败官员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昨日还在挥斥万遒,今朝已成阶下之囚。随菥我国打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这样戏剧性的人生,已在不少贪官身上发生,也将在更多的潜在贪官身上出现。  相似文献   

7.
近日,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落马,其贪腐3000多万元的数额、6000万元的受贿目标、以及长达20年的贪腐时间,令人惊讶,叶树养何以长腐不倒,他有什么诀窍?当地的监督机构怎么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贪官潜伏也一时成为流行语,众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10,(8):45-45
杜治洲、任建明在《人民论坛》上撰文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过程中,腐败潜伏期在逐渐加长。从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贪官的平均潜伏期在2至3年;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腐败潜伏期大幅度攀升,达到了5至6年。近年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犯罪案件中,平均潜伏期为6.31年,最长的达14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被查处的一些贪官,纷纷将封建迷信作为“护官符”。腐败阴影下形形色色的官员迷信现象,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贪官的胆子     
陆士华 《前线》2010,(1):56-56
<正>毫无疑问,只要是贪官,就是有胆子违法乱纪、无法无天的家伙。别以为他们真不懂法,全然不知贪赃属妄法行为。那不过是他们面对法律审判时的装糊涂之举。既然他们什么都明白,还敢铤而走险,岂非胆大乎?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4,(1):44-45
据2003年11月8日的《检察日报》报道:很多贪官现形,不是被查出来的,而是被偶然牵出来的。一、“离”出来的。每个贪官的背后至少有一个或几个贪婪的女人。河南省驻马店市某乡党委书记张学峰当了官以后,包养情妇,并要与妻子离婚。其妻一怒之  相似文献   

12.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之二、贪官官职越高潜伏期越长,小官的潜伏期则相应较短。官位越高,腐败手法越高明,背景越强大,查处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当代党员》2011,(10):5-5
广州市花都区委原书记潘潇最近被控受贿500多万元受审,2005年至2011年,潘潇每年都有精彩的反腐讲话。  相似文献   

14.
张和利 《党课》2010,(11):74-76
在反腐败过程中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许多贪污腐败案件并非由纪检部门或其他反腐败部门查出来的,而是意外“露馅”的。有人做过—个统计:有60%-70%的贪官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处的,而群众之所以能够发现贪官的蛛丝马迹,不少竟然是贪官自我曝光的,如二奶反目、小偷被抓、奸商败露等都成了导致贪官“露馅”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综观近年来官员腐败案件,发现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贪官的背后多有一个“贪内助”在帮助官员受贿或者直接受贿,以至于官员腐败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倒下一个官员,其家人,尤其是妻子也难逃其责,双双甚至更多的家人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7.
傅君 《党课》2010,(3):80-80
出身贫寒 苦读数年 刚进机关 谦虚勤勉 聪慧好学 精明能干 脱颖而出 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18.
李欣 《党课》2008,(6):70-7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挖出来。纵观众多贪官的落马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贪官们在台上虽然骄横一时,但其内心非常虚弱,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到底都怕谁呢?  相似文献   

19.
张卓桥 《廉政瞭望》2018,(12):42-42
一些贪官犯事儿后,总会为腐败堕落找各种理由.而不是认真深刻地反省病根并对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怨天尤人,愤懑不平。简单归纳,他们怪来怪去.主要还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王春 《廉政瞭望》2012,(11):24-25
一直以来,惩处贪官的问题一直是媒体、舆论和民众关注的焦点。那么,该如何让贪官真正得到惩处,且真正触及内心深处?如何让老百姓对法律和政府公信力信服?如何通过惩贪来震慑更多后来人,起到预防腐败的更好效果?这才是惩治的最终目的,也是现实的一道难题。 备拥立场的三方对峙 如前文所述,贪官的胡作非为让民众义愤填膺,切齿痛恨,主张对贪官们大刑伺候,也对中央严惩腐败官员的坚定决心和强力行动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