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謝你的一篇文章,治好了我多年的壓迫神經痛。’這是一位僑居在美國的華僑徐女士離開北京前夕,我爲她送行時說的一句話。去年第三期,刊載了本人採寫的《捏骨正筋大夫王世民》一文,文中介紹的王世民是一位祖傳的骨科醫生,擅長治療扭傷、勞傷、損傷,頸部、肩部、腰部及腿痛病等多種疾病。接受治療的病人,不用吃藥,也不用牽引,全憑他手上的功夫,採用‘揑骨正筋法’的治療方法,病人多無痛苦,且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爲許許多多的病人解除了痛苦。此文刊出後,  相似文献   

2.
金啟祥醫生去年二月收到了一封病人的來信,信中寫道:‘由於您的高超醫療技術,使我的像花臉鬼一樣怕人的外觀得到了改變,恢復了本來的面貌,獲得了生活的樂趣?盅Y行間,流露出對醫生的感激之情。金啟祥是江蘇省南京鐵道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白癜風研究室的主任。來信的這位病人是他十四年來診治過的一萬五千名白癜風患者中的一個。由於他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白癜風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他的名字於一九八四年被收錄進《中國當代醫學家薈萃》一書中。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八年夏,私立福建華南女子學院首届一百六十二名女大學生畢業了。在近幾年來連公立大學女畢業生的分配工作也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要自謀出路的畢業生却全部被用人單位要走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福建華南女子學院是余寶笙博士於一九八五年創辦的。她親自擘劃,自任院長,經遇幾年的努力,終於培養出了第一批畢業生。余寶笙博士出生於福建省莆田縣,幾乎是二十世紀的同龄人。她的父母都是普通醫生,他们不信‘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說教,将  相似文献   

4.
書訊     
由著名中醫男科專家、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王琦副敎授領銜主編的大型綜合性《中華中醫男科學》叢書首批五種,九月由華夏出版社隆重推出。中醫界權威人士認為,這是中醫男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整套叢書共有十四種,先與讀者見面的五種是:《中醫男科臨床手册》(王琦編著)、《现代中醫男科薈萃》(王琦、秦國政編著)、《<醫心方>男科奇覽》(陳和亮編著)、《古今男科醫案選按》(戴西湖等編著)和《中醫男科名方  相似文献   

5.
孫中山先生名文,號逸仙。“逸仙”是他的中文老師、傳敎土區鳳墀為他取的。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博濟醫學院、香港雅麗氏醫學院,以及在澳門、廣州開業行醫,遊歷歐美諸國直至逝世前致電蘇聯的遺書,都是用“逸仙”之號。 孫中山幼名“帝象”。“孫帝象”這個名字一直用到一八七八年他十二歲往美國檀香山求學的時候。十八歲在香港人基督敎受洗禮,號“日新”,這是取《大學》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十九歲在家鄉廣東香山翠亨村完婚時取字“德明”。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上書清朝大臣李鴻章,這封信後來在《萬國公報》上發表時,署名“廣東香山來”。“中山”是孫先生的號。一八九七年,他  相似文献   

6.
汪氏減肥術——輕身功,是上海武當氣功研究會顧問、上海鐵路中心醫院主治醫師汪佩琴女士用多年心血,從數千例臨床實踐中總結而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減肥術。這套功法以理論爲指導,簡便易學,不禁飲食,減肥健身,效果顯著,老少皆宜,無副作用,一旦掌握,終身得益。即將由《今日中國》出版社聲像部出版的這套減肥輕身功錄像帶,收集了汪氏减肥術八種功  相似文献   

7.
我國南京有一位用螞蟻治療類風濕病的專家,名叫吳志成。幾年來,他為四萬多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作了治療,总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顯效率達百分之四十三點一。近兩千名因患類風濕而癱瘓數年及數十年的病人在服用了他研製的藥物後,又重新站立了起來。經臨床三百三十九例驗證,這些用螞蟻提取的藥物,藥性平穩,無毒副作用,療效显著。他的患者遍及大陸各地及一些海外國家和地區。吳志成教授因此獲得了“螞蟻王”的美譽。一九三七年,吳志成誕生在遼寧省昌圖縣城內。小時候,他聰明伶俐,好學上進。受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喜歡醫學。一九四  相似文献   

8.
上海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石四箴敎授,是中華醫學會兒童口腔學組組長,又是上海市台聯副會長。石教授說:“兒童口腔醫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十九世紀始建於歐美。我國起步較晚,一九八四年才從一般口腔學中分離出來,一九八五年開始在各主要醫科大  相似文献   

9.
四月十六至十八日,由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主辦的“張仲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仲景故里河南省南陽市隆重召開,來自日本、蘇聯、美國、意大利、法國、印尼及國內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包括台灣省)的二百二十七位學者出席。東漢名醫張仲景(一五○——二一九年)是我國古代無數哲人賢士中的一位,他在繼承和總結了前人的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博採衆方,大膽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學者曾經聲言要在三五年內,在中醫中藥方面超過中國。一旦在中醫中藥方面超過中國,就把‘漢醫漢方’(即中醫中藥)改稱‘東洋醫學’。這是今年三月十七日,中國一家發行頗爲廣泛的晚報在頭版以《一番並非危言聳聽的話,我國中醫研究當心别人趕上》爲題發表的消息,五天之後,該報又發表了兩位外籍華裔專家贊同這篇報道的清息,他們認爲,中醫的研究不跑步不得了。看來,中醫正面臨着挑戰。問題提出來的背景很早以前,中醫學就越出國界,爲許多國家的病人解除痛苦。近年來,中醫學傳播得更爲廣遠。國際上出現了一股‘中醫熱’。 許多人認識中醫是從針灸開始的。世界衛生組織就委託中國舉辦過三個國際針灸班。幾年來,我國已爲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培養了一千多名針灸醫生,大多數學員結業後,能按中醫理論和方法進行治病。目前,在中國學習自然科學的外國留學生中,攻讀中醫的人數佔第一位。此外,中國還不斷接受來考察、學習中醫的外國專家、學者。 據北京《光明日報》透露,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針麻的臨床運  相似文献   

11.
針灸這一中國古老的醫療技術,已遍及巴西的各個城鎮。巴西朋友除了喜歡中國菜之外,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國的功夫和針灸。在首都巴西利亞及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都有針灸醫師從事醫療工作。黄日輝先生是從台灣移居到巴西的華人,在米那斯州立大學醫學系執教。該校位於巴西  相似文献   

12.
我國海南省有一對中年夫婦,因婚後多年不育,求治無效,双双來到當地一家法院要求離婚。弄清原委之後,莊重威嚴的法官竟一反常態,打趣似地說道:“如果為要孩子闹离婚,本法官判你們找梁惠珍大夫去要!”果然,時隔不久,女方便奇迹般地懷孕了。現在,這對夫婦已經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廣東省湛江市的女大夫梁惠珍並非人們傳說中的“神醫”,然而,經她親手治癒的病人確也遠不止這一對夫婦。行醫三十多年,她給千家萬戶送去了幸福和歡樂。我們翻開醫院收存的部分報道和記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國內蒙古一家普通小醫院裏,一個骨瘦如柴的中年婦女,訴說她八年飲水即嗆、連稀飯水果都不能食用的病史。她患懸雍垂麻痹症,遍嘗藥物、注射針劑均無效,求用氣功治療。只見  相似文献   

14.
醫生村     
廣東省海南島瓊海縣萬泉河畔的長口村平均一點三戶就有一人行醫,因此被稱為‘醫生村’。 據六十三歲的老人張齊文說,他年輕時本村常常遭受洪水颱風的災害,隨後,天花、霍亂、瘧疾等許多病症蔓延、流行,有時全村只有少數人幸免,染病的村民因缺醫少藥而喪命的為數甚多。當時村裏有位名叫張家樂的青年,目睹這一慘狀,立志學醫,為民除病。他經過勤奮努力,考上了中山醫學院。他畢業後,回到家鄉,為民治病,受到鄉親們的敬重。如今這位村裏第一名醫生已是八十五歲高齡。  相似文献   

15.
那還是一九八七年的金秋十月,山東省濟南十二中語文高級教師趙延吉的岳父、在日本經商五十餘年的愛國華僑田敦誥老先生回國探親觀光,來到女兒家裏,一家人沉浸在歡樂之中勗捴?老華僑出於對女兒、女婿的關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日本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僅次於牙醫,居各種行業的第二位,一個普通小學敎師可以用三年的積蓄來華旅遊一次。對比這種情况,我國教師的工資是否低了些?”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底,北京中醫研究院院長、中華全國針灸學會會長魯之俊,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顧問汪絲益大夫和以治療小兒麻痺症聞名國內外的任守中教授,應全印第一次針灸學術討論會的邀請,赴印進行學術交流。任守中教授在討論會上所作的《針灸  相似文献   

17.
一位四十四歲的中國婦女以《紋身與美容》這新穎的題目,在一九八五年十月羅馬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皮膚外科會議上作了引人注目的學術演講。她就是國際皮膚外科協會顧問委員會四十名委員中唯一的中國代表陳綺綺。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皮膚科醫生,而且是擁有七百萬人口的廣州市副市長。  相似文献   

18.
汪氏減肥術——輕身功,是上海武當氣功研究會顧問、上海鐵路中心醫院主治醫師汪佩琴女士用多年心血,從數千例臨床實踐中總結而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減肥術。這套功法以理論為指導,簡便易學,不禁飲食,减肥健身,效果顯著,老  相似文献   

19.
一位患高位截癱的三十九歲的比利時婦女,在輪椅上已整整生活了十二個春秋。這些年来,她求過許多名醫診治,然而收效甚微。一九八八年九月,她找到了中國醫生劉恒順。劉大夫瞭解了患者的病情之後,便開始用氣功點穴法為她治病。大約二十分鐘的治療結束後,病人神奇地邁出了脚步,還足足站立了三分鐘。接着她揚起僵直了多年的隻手拍打兒子的身體,流下了眼淚。也是在去年,一名五十多歲的男性病人,患腰椎尖盤突出已六七年了,經常疼痛,嚴重時上不了班,臥在床上連身也翻不了。他到醫完求治過多次,沒絲毫好轉。最後,經劉大夫  相似文献   

20.
旅港同胞周月華(女),今年七十八高齡,原是廣西省藤縣濛江公社新城大隊獨松生產隊人。她從小失去父母,抗日戰爭之前,就離鄉背井,赴香港謀生,替資本家做保姆。幾十年來,她始終念念不忘家鄉。前幾年。她在勞動中,跌傷了腰骨,在香港醫院治療均無效。一九八一年夏,她回家鄉探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