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历史继承首先 ,“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乐相融的关系 ,它认为人的社会活动与自然条件相对应 ,有共同的运动周期 ;人的自然机体和人的社会功能属性与自然界有统一的结构 ,有对应性的联系。人和自然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庄子》所谓“人 ,天也 ;天 ,亦天也”,可以说是天人之间的自然联系与自然统一的一种表述。总之 ,人与自然是紧密地相联系的 ,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的。因此 ,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 ,不仅要实现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 ,而且要达到社会系统与其外…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创始者,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老子所著《道德经》中凸显和谐的哲学精神,体现于形而上的天道与形而下的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我们今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与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倡导天人合一,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人的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相统一,是人生存发展的现实法则;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是人利用自然界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媒介是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了"天然自然"不断向"人化自然"转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阐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5.
老子哲学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和谐理念,《老子》关于"道法自然"、"为而不争"、"损有余而补不足"、"大邦者下流"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哲学观中,他并没有刻意地去建立一个严谨的自然理论体系。但是,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这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是自成的,其中包括系统而完整的关于人与自然本质及其关系的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自然本质问题的深入研究,从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剖析人与自然分裂的真正原因——资本的出现。资本作为中介物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人无法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本质就不能完全实现出来。因此,只有消除资本中介物,人和自然才能够真正的统一起来,在这种统一中实现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接2005年第1期)(五)天人合一辩证思维的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问题,也是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之一,中华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华文化主张的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似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是因为人类确证自身的普遍性和自由性。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涵盖了自然、精神、社会等空间维度。其中,自然是最基本的视阈,是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根据。自然本质地体现人类的自由意识活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共处。探讨类本质的自然维度,为充分认可自然界的外部优先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上与现代环境伦理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契合点就是对自然界系统性、规律性及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环境伦理学的思考,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及树立科学发展观问题,能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自然人、经济人、生态人和自由人四个阶段。自然人是人的发展的初始阶段,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人依附于自然;经济人是人的发展的物化阶段,它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人成为自然的主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人却异化了;生态人是在扬弃经济人的基础上,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的发展的更高阶段;自由人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要求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确立为一种有机统一的道德关系,而"整合"的思想凸显了人类与自然界的互动性。我们与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有序的有机整体,就需要整合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理想的生态环境。我们需重点把握治理的方位,整合生态破坏和治理之间的关系——整合人类自身与自然其他物种现状及数量的对应关系、人的欲望与对自然的控制、人类的权利和对自然界的义务,从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实践关系,不仅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具有深刻的依赖性和能动的改造性,而且还表现在人与自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分化与统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资本利润、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置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中来考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实践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之间虽有对立的一面,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两者之间愈加明显地趋于统一:人生活在自然的整体之中,同时人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自然人化。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达到高度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正确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原则后,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批判继承,形成其自身的生态理论思想。通过剖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背景及其实践背景后,探析其主要内容,即自然界的重要性、在异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迁以及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终解决方法,进而领悟其对于当代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生态环境的伦理思想科学而全面地回答了自然的内涵与外延、为何保护以及如何全方位地保护好大自然这几个事关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自然与人的本质的统一和自然界的复活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两个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对指导当代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发展持续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和道家生态伦理观对解决环境危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科技、法律、决策等手段来努力克服环境危机是必要的,但仅仅具备这些条件还不足以最终克服环境危机。宗教的生态伦理观为人们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为最终解决环境危机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基督教认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自由是有限的;环境是上帝所创造的联合体的一部分。上帝的目的是拯救整个宇宙,而非仅只是人的灵魂;关怀地球是一项宗教使命。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是天地万物之宗。老子认为道源于自然,道即自然,亦即自然而然。探讨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探讨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显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深富远见,并为现代社会因片面追求征服自然、主宰万物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所证实。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和自然不可分割,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忽视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老子》中的政治、哲学和宗教等思想,而忽视了其中富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而这在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人在自然万物面前要自然无为;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进行战争;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慎重对待科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这个思想的要点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