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声称,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前孔子”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自由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民族主义问题波及世界各地,民族分离主义在其中居于突出的位置。由各种民族主义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民族纷争和剧烈冲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阴影,阻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对现存的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提出挑战。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原则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认为,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自由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民族国家是自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以来组织人类政治生活的占据支配地位的政治共同体形式,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和法理论证。当今世界,历史终结的断言和人类进入后民族国家时代的论断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活跃又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民族主义是现代性的产物,在可预见的未来,民族国家仍是安排人类政治生活的最主要的政治共同体形式。民族主义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民族主义通过对自我与他者的认同与区分来凝聚和团结本国人民和本民族成员,发挥了政治黏合剂的功能;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又可能激发狭隘的排外倾向,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仇恨、冲突甚至战争。认识到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现代性生长之间的关联,承认其现代性的面向,同时寻求调和、冲抵民族主义内在的狭隘倾向,是现代中国民族构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越南与中国之间有着深渊悠长的关系历史,越南的文化形成深受中国的影响,然而中国对越南的这种影响,其结果,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越南对中国的态度是一种吸收和排斥的复杂情感。文章希望通过这种角度,分析越南对中国态度之下的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及社会运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深刻了解并分析民族主义的内涵,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理论,了解民族主义的作用以及在当今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周围国家保持和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特色”自然与中国民族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主义内在地包含着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合理内核。反思的民族主义,由于摆脱了朴素的民族主义局限性,可以提升为爱国主义,成为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创造中国模式道路、培育中华民族个性和体现中国特色的巨大精神法宝。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特色”就是“中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民族危机与周恩来民族意识的产生具有直接关系。周恩来的民族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大背景下,在东北这一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大空间里,经过在新式学校里接受新式教育,受进步教员影响,读革命书籍而逐步产生的,并由此形成了其民族观的内核,且在产生伊始就具有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受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和我国民族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种问题的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拟通过简要介绍冷战结束前后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分析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主义是当今国际政治研究中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并提出“民族主义”概念的基础上 ,从国际秩序变迁的视角简要梳理了 2 0世纪国际秩序变迁中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从理论上探讨了国际秩序变迁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论述了 2 0世纪民族主义浪潮对国际新秩序构建的影响 ,指出了广大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在新旧国际秩序交替之际应做出的有利于国际新秩序构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现代民族主义浪潮下 ,民族分离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分析了民族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 ;着力分析了“战后”民族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以及在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背景下 ,民族分离主义不仅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根源 ,而且成为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时也分析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民族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 ,以及我国反对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地区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以前,大多是以封建方国或者部族社会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向西欧社会那样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民族国家。二战结束以后,东南亚的民族主义思潮受到反抗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自由的影响,成为东南亚纷纷独立的重要动力因。但这种民族主义的形成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民族认同作为基础,只是作为反抗殖民主义的一种独立意识。而东南亚地区由于先天宗教、民族的巨大差异,使得这些地区在争取独立以后虽然在行政区域上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而存在,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民族认同,这成为了阻碍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困境。东南亚国家在面对这种困境的时候进行了调适来缓解这种认同危机,获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是一国一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是其最根本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群体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体体现。要将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民族精神熔铸成一体,引向深入,有必要对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文化事项——民俗予以正确的认识与深层的把握。本文从分析民俗的文化属性入手,从三个层面揭示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作者认为对于民俗,要有科学的分析,要对它重新全面地梳理,去粗取精,除芜存真,则是凝聚民心。重塑当代国民性,熔铸民族精神的一个有益步骤。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界定民族问题对于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先决条件,而民族矛盾不过是民族交往的负效应。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发展差距,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民族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冲突,其社会根源在于阶级压迫导致民族压迫。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民族问题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正确界定现实生活中的民族问题,不能把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说成是民族问题,不能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刑事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说成是民族问题,也不能把民族问题说成是少数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情感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力度,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体育教学朝体育与健康教学方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民族观既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民族观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反右斗争是建立阶段;1957年整风反右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曲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民族观既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民族观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反右斗争是建立阶段;1957年整风反右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曲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民族产业的发展需要外资的支持,外资一方面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现成的固定资产,新增加的生产能力与外资不成正比,使得我国民族产业在资产上对外资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有可能造成我国民族产业变质.因此,我们对外资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外资的作用朝着有利于民族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观是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与政策。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王朝,元世祖忽必烈的民族观是其实施民族政策的基础,忽必烈在位时期采取了许多改善民族关系的措施,解决了许多民族和地区间的矛盾,基本上把全国各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大业,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研究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就民族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刻探讨 ,并就原始社会史等人类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重要的贡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结果 ,苏维埃民族学派在苏联发展起来。在中国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主干和指导思想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研究学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