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正户籍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按照户籍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社保等一系列政策,造成二元制城乡差距。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一、户籍差异引起的问题与矛盾(一)本地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因  相似文献   

2.
倡议联盟框架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和利益因素来分析政策过程。在京沪粤三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变迁中,不同的利益团体基于各自的信仰体系组成了相应的联盟。从京沪粤三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形成和变迁来看,利益相关者对潜在利益的追求以及制度环境中某些外生性变量诱致了政策的变迁,形成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而一定的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和政策变迁路径。"异地高考"政策改革的深层次难点包括教育资源分配和现有的户籍等制度。同时,改变政策子系统的基本规则、权力结构、文化环境等变量也可以间接地促成政策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在户口管理制度中附加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功能,用以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一种工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制度体系变动没有根本改变户籍制度的原初性质与功能。当前惟一的出路是进行大户籍制改革,即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变迁推动制度体系的变动中,合理卸载特定历史时期赋予户口管理制度的各种额外功能。大户籍制改革面临的困境是,中央各部委的改革态度不一致,东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不一致,发达地区变相抵制改革。走出困境的政策建议是,采用中央统筹与地方创新相结合,省内统筹与省际协议相结合,政府、市场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回归户口管理的服务本位的"三结合一回归"的综合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4.
白永亮  张浅  王越  黄少良  严岩 《前沿》2011,(19):104-108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梳理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再生能源的政策变迁,重点分析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融资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价格政策、进出口政策、财税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调整和演变过程及其动因。从演变的视角,针对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形势为我国低碳政策的制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中三 《政策》2013,(4):76-78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2011]9号)以来,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建立在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上的生育政策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如何积极应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的挑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商鞅变法时所建立的户籍制度是其农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对西周、春秋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户籍制度的基础。商鞅进行了两次户籍制度改革;第一次是公元前359年。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什伍连坐制度;改革立户办法,强迫居民建立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改革户籍世袭制,实行按垦田和军功升降户籍的办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行农战政策。第二次是公元前350年。重点是进一步改革立户制度、变革社会风俗和改革宗法制。同时,也涉及到行政区划改革等问题。文章对商鞅这两次户籍改革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黄丹 《当代广西》2013,(11):14-15
【核心提示】 通过户籍改革,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可以根据户籍管理条件提出申请,转换城镇户籍之后,享受城镇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积极地探索户籍改革的新途径。2013年全国重点推进户籍改革制度的工作,一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户籍制度改革与相关配套改革同时进行,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降低落户门槛,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转换身份,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正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ZJBC01-2018-0031甬政办发[2018]13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就业援助政策,强化就业帮扶,根据省户籍制度改革和促进就业有关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宁波市就业援助政策有关内容调整如下:一、就业困难人员范围,由城镇户籍人员调整为本市户籍人员。二、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450元,原享受期限未满人员按每人每月787元享受  相似文献   

9.
吴显华  欧阳凤莲 《前沿》2012,(7):107-10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慈善事业政策经历了"整顿—禁锢—正名—倡导"的曲折变迁过程,慈善事业政策变迁具有随着国家形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变迁的特点,国家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是推动慈善事业政策变迁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就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慈善事业政策:政府必须逐步放松对慈善组织的管制;重新定位政府在发展慈善事业中的角色,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慈善事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结合实情和遵循政策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公共政策间各关联的环节结构已有了很大变化,已从原有单一政策的形成链条上的各环节关联,拓展到了不同层级间政策环节的关联,直至目前已形成了立体的、多维空间下的公共政策网络环节关联。为有效协调好多维公共政策网络中形成的相关政策环节,需要建立一种基于集成化思想的政策网络管理理论模型,进行政策执行创新,包括以整体的观念构筑公共政策网络、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健全适应政策网络管理的协作型执行团队、建立合理的公共政策执行绩效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基层实践     
重庆市发改委改革试点处处长陈继红:户籍制度改革,应该是一项综合配套的全面改革。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就户籍改户籍,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步推进一系列相关配套改革,关键是改革户籍背后的权益和待遇。嘉兴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施卫华:目前居民养老保险、就业服务等政策都与户籍挂钩,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罗静 《传承》2012,(2):90-91
户籍改革势在必行,今年召开的十二届五中全会中不少提案都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焦点。本文在分析了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的不公平之后认为,取消户籍制度不能彻底消除社会,并分析了无效户籍制度不能消除社会公平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深化改革户籍制度的措施,即:第一,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化。第二,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第三,强化公民身份证制度,逐渐弱化户籍在城乡的不公平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呈现出中央主导下的政策选择与政策变迁特征。以政策过程理论为视角,通过集中关注国家权威决策共同体的政策意愿与能力两个要素,可以构建出一个理解长时期政策变迁的基本框架。以此为指导,在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合作医疗政策的过程特征,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政策变迁的因果逻辑,并对当前“新农合”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评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刘聪  尘兴邦 《前沿》2024,(1):113-126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切实可行的生育政策是解决人口问题的一大重要举措。在厘清新时代中国生育政策的逻辑走向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倡议联盟框架揭示并解释由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全面三孩政策迭代变迁的过程,从而助推生育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研究发现,生育政策迭代变迁是政策子系统、外部事件、相对稳定变量、政策学习、信念体系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深层内核信念是促进生育政策稳定迭代变迁的根本原因,政策学习是引发生育政策迭代变迁的重要机制,外部事件为生育政策迭代变迁提供直接动力。此外,印证倡议政策联盟分析中国公共政策问题适切性的同时,也需要对框架体系适当修正,构建本土化的倡议联盟框架,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红霞  江立华 《理论月刊》2022,(11):111-118
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城镇化方面效果不明显。户籍层级体系中落户政策的引导与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意愿错位,户籍改革的福利剥除与新生代农民工落户的关注点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的大量存在与户籍人口管理功能背离,落户障碍看似消除实质上却存在隐形壁垒。制度场域中户籍进行资源分配的制度惯性难以完全破除;行动者难以获得新的预期;户籍改革难以彻底改变户籍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嵌入惯性;大城市居民身份、资源、福利区隔再生产带来了户籍改革的体制锁定。如在制度上进行配套的综合改革,政策执行上激发地方政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的动力,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选择预期进行引导,将更好地达成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政策网络作为对社区治理研究的新理解,主张充分重视政府之外的社区其他社会行动者的资源、能力和作用,利用多元的社会资源积聚新的社区治理能力,以满足社区多元化的社会主体的社会需求,从而避免社区治理过程中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而忽视其他社会主体能力的情形。社区的政策网络既能描述社区主体间的关系方式和实现形式,也能成为社区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问题解决的路径及工具,为预测社区治理的良好结果或产出提供了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政策网络途径是解决社区治理危机的新思路,它的基本要素、关系结构和主要功能等方面构成了社区治理研究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7.
陈钊  陆铭 《传承》2011,(3):56-5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跨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增长,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方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当前户籍改革的做法主要是放松中小城镇的落户条件,但大城市仍然在用户籍政策限制人口规模的增长,而限制的对象主要是低技能劳动力。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以加快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赢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运用定量方法对社会政策执行力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2010至2015年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为案例,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市户籍改革政策执行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71.193分,说明重庆市户籍改革政策执行力一般。其次从政策执行者角度,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户籍改革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户籍改革政策执行力的因子主要是领导与执行组织因子、执行者态度因子、政策本身因子、目标群体因子和执行者素质因子。最后分析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启示和对于我国提升社会政策执行力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政策是推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也是影响社会治理质量的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社会治理政策。以1987—2022年国家层面出台的95份关于社会治理的权威政策文件为分析样本,借助扎根理论与Nvivo软件,编码并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变迁的政策表达理论模型,通过政策文本内容所呈现的“故事线”对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变迁进行解读,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演变的四个阶段,即1949—1978年以“社会管控”为主的政策萌芽阶段、1978—2002年以“社会改革”为主的政策发展阶段、2002—2012年以“社会管理”为主的政策转型调整阶段、2012年以后以“社会治理”为主的政策完善提质阶段,并利用政策表达模型诠释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政策演化的四重逻辑,即政策理念——从单一化的“社会管理”迈向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政策结构——从权威主体包揽的“管控型结构”迈向权威主体引导的“元治理结构”过渡;政策内容——从中微观的“经验治理”迈向宏观的“制度建设”;政策过程——从当前的“问题导向”迈向长远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模式的制度创新与战略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问题、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工作同样处于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时期。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口问题已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运用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首次全面评估、分析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计划生育政策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存在诸多理念性、结构性、体制性缺陷,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社会后果或新型的社会问题。从社会现代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看,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笔者从传统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世界人口变迁普遍规律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重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框架的战略目标.首次提出宏观的"以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为基础"(social policy-based)的新型人口政策框架,以取代传统微观的"以计划生育为基础"(family plannjng-based)的人口政策,为改善国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全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奠定制度化基础,旨在用现代制度安排与政策框架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