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疆 《中国公证》2012,(11):4-7
2012年8月3113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正案”),修正案第14条将2007年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113民诉法”)第67条修改为2012年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诉法”)第69条,并对旧民诉法第67条有关公证客体的表述作出了修改: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修改决定》总结了民诉法实施16年来的民事审判实践经验,吸收了司法实务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重点对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做了修改。其中,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将对民事检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也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2011年以来,伴随着《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的公布,新一轮的民事诉讼法修改活动已全面展开。为了强化对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此次民诉法修改将对民事检察制度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必将成为激发民事检察工作活力、挖掘民事检察工作潜力的突破口。为更好地把握民诉法修改的立法方向,全方位推动民事检察工作向纵深推进,本刊特邀请专家学者,以"立足民事诉讼法修改,探寻民事检察工作新发展"为题,对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检察监督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12,(1):50-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管辖法工委草案在原法第二十五条之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因公司设立、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相似文献   

5.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本文针对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中的民事检察抗诉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潘劍鋒 《中国法律》2012,(5):9-15,65,71
2012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二)》)颁布,追一修正案的颁布,是中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总结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情况,对修改过程中一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思考,对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8,(11):2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制定于1991年。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年4月1日《决定》开始施行。《决定》对《民事诉讼法》共作了19处修改,主要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对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8.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共对《民事诉讼法》作出16处调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9.
再审制度修正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该修正案主要在再审制度和执行制度这两个方面进行较大的修改。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和执行制度在完善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和修改后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决定对司法解释等文件中涉及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序号予以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1.
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大幕拉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正案草案,这将是该法实施20年来进行的一次全面修改。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之首、民事诉讼领域的程序指南,民诉法与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于2013年1月1日施行。在审判监督程序领域,民事抗诉条款的修改或新增,无疑是此次修改的亮点。新《民事诉讼法》用第208条、209条、210条及211条4个条款,较为系统全面地完善了检察院民事抗诉的程序,新增检察建议的法律监督模式,确立了“法院纠错先行、检察监督断后”的顺位模式.明确了检察院的调查取证权,进一步理清了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检察院、  相似文献   

13.
石王磊 《法制与社会》2013,(17):125-126
为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也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补充。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在自一九九一年四月九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后,于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八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一次修正,于二零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进行了第二次修正,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对以前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编排修改,为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鉴定了强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張衛平 《中国法律》2012,(5):5-8,61,64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制定於1982年,1991年颁布正式的《民事诉讼法》,2007年第一次进行修正,主要涉及审判监督制度和执行制度。本次民事诉讼法有59处修改,涉及70多个条文的调整,略占整部法律四分之一,虽然还不是一次大修,但其中许多新制度的建立和对原有制度的修正反映了我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新发展,此次民事诉讼法的...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并公布,且于2008年4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立法机关首次对施行了十六年的民事诉讼法出台修改规定,《决定》共十九条,主要涉及审判监督和强制执行两部分内容,其中,关于审判监督制度的修正达到七个条文。本文针对《决定》关于审判监督方面的修改,结合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的职能以及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的创新做法,对《决定》施行后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职能的转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91年《民事诉讼法》做出了修改,但未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作出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改决定》)第55条对民事公益诉讼作出了规定,即"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比较,民事公益  相似文献   

17.
民事抗诉条件是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民事检察监督权,向法院提出抗诉的基本依据。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原法”)第185条规定了民事案件的4项抗诉条件;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明确、具体地规定了13项抗诉条件。这些抗诉条件的规定既是对检察机关进行抗诉的授权,  相似文献   

18.
吴萍 《法治纵横》2011,(22):10-11
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大幕即将拉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首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正案草案。这将是该法实施20年来进行的一次全面修改。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之首、民事诉讼领域的程序指南,民诉法与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并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在修改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将初步审议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其说明上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向律师界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检察院如何监督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这些规定还不够完善,实践中出现的民事抗诉案件再审准予申诉人撤诉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下面,笔者就民事抗诉案件再审准予撤诉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